說起基督教大學,對於一直在國內接受教育的我們來說,是不是覺得很遙遠?
如果你經常關注日本的院校信息,就會發現日本很多知名大學都是由教會創立,並且很多都以教育水平高、國際化聞名。
其實教會大學不僅日本有,我國在近代時期也曾有很多的教會大學矗立在教育之巔。
燕京大學
是近代時期中國規模最大、教育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曾經和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在國內外名聲大噪。
後來文理科併入北京大學,工科併入清華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併入中國政法大學。現在的北京大學部分建築仍保留燕京大學的古蹟。
震旦大學
1903年由中國神父馬相伯在上海創辦,後來各科分別併入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
這些國內的教會大學大都是在1952年的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進行了拆分重組,即使不見當年,現在說起併入的大學名稱,依然如雷貫耳,足見教育水平之高。
那這些教會大學是由何而來的,又是為什麼日本的教會大學那麼多?
了解歷史的同學應該知道,由於歐洲的文化制度體系,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神權凌駕於王權。
這個時期的教會學校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是接受教育最重要的途徑,教會又可以通過學校宣傳自己的思想,增長權威性,能夠有效的控制經濟。
當時的外國教會大學要做的就是掌握教育權,傳播自己的教義,擴大群眾基礎。
到了近代,我國飽受侵略之苦,教會學校和租界一樣,是在華外國人的組織中心。
創立教會學校可以影響一部分受教育人群的思想,進而影響近代中國的政策,達到思想上的同化。
對於創立教會的人而言,創立學校傳播思想在道德層面是十分光榮的事情。
在未開發地區傳教成功的人可以用較低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成為神父、牧師甚至是地區主教,這在宗教組織已經非常成熟的歐洲是幾乎難以實現的事。
所以在近代時期,中國和日本都興建了許多教會大學,出於種種原因,新中國成立後,教會學校經過整頓、合併與壓縮,變成了如今我們認識的這些大學。
歐洲、日本依然保留著這些教會學校,比如法國歷史悠久的巴黎大學,日本的國際基督教大學、立智大學、青山學院大學。
今天要為大家重點介紹的就是日本教會大學中的代表,TA是一所位於日本東京的世界級頂尖私立大學——上智大學。
1913年,由世界最大的教育機構運營組織——天主教耶穌會創立。
圖丨教皇在上智大學發表演講
上智注重外語與國際化教育,以多數的交換留學生、歸國子女和外籍教師而聞名,其國際教養學部課程採用全程英語教學。
TA與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被稱為全日本「最難關私立三校」。
「早慶上」,代表了全日本私立大學最頂尖水平;而與早大和慶應不同,上智大學在日本以少人數精英化教育而聞名,畢業生包括前日本首相細川護熙、前法務大臣巖城光英以及前外務大臣玄葉光一郎等多名日本各界精英。
《中二病也要談戀愛》中凸守早苗的聲優上坂堇也畢業於上智大學留學指導、擇校申請、找資料
↑請添加留學小助手↑
老師1v1免費留學規劃
↑請掃描二維碼填寫基本信息↑
前程日本有十餘年的日本國公私立大學研究生申請經驗,服務覆蓋英文項目、語言學校、修士、博士申請、短期遊學、赴日就職等服務。東京設有海外學生支持服務中心,為海外學生提供生活學習需求。留學諮詢請添加微信:jiemo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