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金控趙偉平被證監會調查,銀湖網等網貸平臺何去何從

2020-12-20 新京報

3月11日晚間,熊貓金控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熊貓金控」,600599)發布公告稱,實控人趙偉平於近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趙偉平因涉嫌洩露內幕信息,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截至3月11日,熊貓金控股價收於14.09元,漲3.22%,60日內漲幅為27.17%,當前總市值為23.39億元。同日,滬深兩市均指數上揚,其中上證指數上漲幅度為1.92%,收復3000點關口至3026.99點。

趙偉平旗下有兩家網貸平臺——銀湖網和熊貓金庫,此番被調查會對兩家平臺產生怎樣的影響?對此,律師等專業人士稱,這有導致網貸平臺法律風險出現的可能。實控人如果被處罰,會影響整個公司的品牌與信譽,並對出借人的信心及整個平臺的資金流動性產生影響。

趙偉平旗下兩家網貸平臺借貸餘額規模近55億元

熊貓金控3月11日晚間的公告表示,本次立案調查事項系針對趙偉平個人的調查,不涉及上市公司,不會對上市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趙偉平同時還是網貸平臺銀湖網與熊貓金庫的實控人,前者還在熊貓金控體系內,後者已經剝離出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兩家P2P平臺出借人數合計近6萬人,涉及借貸餘額規模近55億元。

據官網及公告信息顯示,銀湖網成立於2014年4月15日,同年7月1日平臺正式上線,註冊資本金為2億元(實繳),工商註冊地在北京市東城區。成立三年後,2017年銀湖網上線廈門銀行資金存管系統。另外,銀湖網擁有P2P網貸備案所必須的三級等保及ICP許可證。

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11日,銀湖網借款餘額為32.21億元,當前出借人數為3.87萬人,人均出借金額為8.32萬元,當前借款人數為2.00萬人。

趙偉平手上還有一家網貸平臺熊貓金控,該平臺在去年9月已被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熊貓金控借貸餘額規模約為22億元。2018年9月15日,趙偉平從上市公司熊貓金控手中收購了熊貓金庫的運營平臺湖南銀港諮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湖南銀港」)70%股權,價格為5712.3萬元。

不同於銀湖網目前歸於北京市屬地化監管,熊貓金庫被剝離後,工商註冊地從湖南省瀏陽市變更為西藏米林縣。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官網數據顯示,熊貓金庫出借人數為1.99萬人,借款人數為1.16萬人。

趙偉平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會對其控制的網貸平臺產生哪些影響?對此,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告訴新京報記者,「網貸平臺的股東或股東的實控人被監管機關調查,從法律角度來看,並不影響其投資的公司之法律責任。」

不過,肖颯表示,在實踐中可以發現,網貸平臺外部(依賴)性極強,且處於「剛性兌付」壓力之下。對於平臺出借人而言,這可能會引發一系列聯想。對於借款企業而言,這容易導致 「逃廢債」行為。如此一來,便有可能危及整個平臺的正常運營,從而導致法律風險的出現。

盈科全球合伙人律師郭韌在採訪中表示,「實控人被調查,公司經營很可能也會被相關(部門)調查,有未來經營受限的風險,出借人的錢也可能發生無法兌付等風險」。但是,郭韌認為,要根據調查結果才能最終確定。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認為,上市公司實控人涉嫌洩露內幕信息,被證監會立案,要視最終的調查結果而論。如果違規情況屬實,實控人將面臨處罰。「證券層面的處罰,並不像刑事處罰那麼嚴厲。」

同時,於百程指出,熊貓金控因網貸業務而比較特殊,屬於類金融公司,這類公司比較在意「信用」,「實控人如果被處罰,會影響整個公司的品牌與信譽,並對出借人的信心及整個平臺的資金流動性產生影響」。

熊貓金控剝離銀湖網「行動」,

被監管方與出借人「阻止」

春節前一天,2月2日熊貓金控發布轉讓銀湖網股權關聯交易的公告,不同於剝離熊貓金庫時的「平靜」,銀湖網出借人進入「反剝離」狀態。

2月18日晚間,熊貓金控就剝離旗下銀湖網相關事宜,回復上交所此前下發的《關於對公司向實控人出售銀湖網100%股權事項問詢函》。據回復函,銀湖網股權將過戶至實控人趙偉平名下。從2018年10月1日至協議股權過戶至趙偉平名下的期間為過渡期,過渡期損益歸屬於熊貓金控所有。2019年2月2日,熊貓金控擬與實控人趙偉平籤訂銀湖網股權轉讓協議,轉讓熊貓金控持有的銀湖網100%股權,轉讓價格以銀湖網截至 2018年9月30日經審計的淨資產2.19億元作價。

2月22日,熊貓金控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告就「是否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聲明,經上市公司自查並向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核實,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2月28日,熊貓金控發布公告稱,取消原定於3月6日召開的、關於剝離旗下P2P網貸平臺銀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銀湖網」)的股東表決大會(暨熊貓金控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就在此前一天,熊貓金控還曾發布臨時股東大會的提示公告及會議資料。

在熊貓金控為剝離銀湖網努力的同時,監管方對此事的介入與阻止態度顯現。

2月15日據媒體報導,北京東城區金融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根據《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的要求,「銀湖網不能完成股權變更信息,不會完成從熊貓金控的剝離。」

2月18日晚間,新京報記者從接近北京監管方人士處證實,該信息內容屬實,為保護出借人權益,銀湖網股權處於凍結狀態,無法進行工商信息變更。

另一方面,由於銀湖網兌付逾期,阻止上市公司剝離行動的還包括銀湖網的出借人。一位互金行業資深人士對此解釋稱,「趙偉平目前最有價值的資產就是上市公司,一旦剝離,對於銀湖網的出借人而言,兌付的保障將面臨挑戰。」

3月1日,銀湖網出借人委員會向記者出示的《關於銀湖網後期方案延遲的公告》顯示,銀湖網2月28日提交的兌付方案因不清晰、關鍵項缺失,為維護出借人權益,北京監管方駁回原兌付方案,並要求銀湖網於3月25日前重新遞交方案。

據銀湖網官網信息顯示,其最近一次「公司法定代表人、持股5%以上的股東、實際控制人、主要負責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工商變更時間是在2018年10月15日。當日,銀湖網完成了「經理」從王新明到趙偉平的信息變更。

熊貓金控跨界互金失利,

主要互金業務接近「清倉」

截至目前,上市公司熊貓金控已相繼剝離P2P、小貸等互金業務。若成功出售銀湖網,那麼熊貓金控在互金領域的主要業務布局接近「清倉」。

熊貓金控在回復函中披露,目前剩餘四家主要孫、子公司為熊貓大數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熊貓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熊貓眾籌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江西熊貓煙花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9月30日,四家主要孫、子公司中的前三者營收均為0元,虧損額共計近4000萬元;其中,北京熊貓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虧損額最高為2151.27萬元;三者中虧損最低者為熊貓眾籌科技有限公司,為643.52萬元。四家孫、子公司中僅江西熊貓煙花有限公司盈利275.63萬元。

而煙花業務之於熊貓金控有著特殊的意義。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當晚的「大腳印」、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的「火樹銀花」以及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上的特型煙花演出,都給大眾留下深刻印象。趙偉平及熊貓金控就是這些深刻印象的創造者。據新華網及金羊網報導,在這三場煙花盛況中,熊貓金控的董事長趙偉平均擔任了焰火燃放的實施總指揮。

「近年來,各地的禁鞭令,讓熊貓金控主營不振,開始轉型互金之路」,一位互金行業人士向記者介紹了熊貓金控的過往。

2019年1月31日,熊貓金控發布2018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8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2017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利潤虧損4116萬元到5763萬元。上年同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05.68萬元。

熊貓金控對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歸於兩點,首先,受互金網貸平臺行業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影響,熊貓金控對期末應收服務費及債轉資金進行減值測試後,計提了大額壞帳準備;其次,國內證券市場持續低迷,使報告期內熊貓金控證券投資出現較大持有損失。

新京報記者 黃鑫宇 編輯 王宇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深陷網貸泥潭抽身難 熊貓金控何去何從
    深陷網貸泥潭抽身難 熊貓金控何去何從3月25日,熊貓金控(600599)旗下網貸平臺銀湖網公布了「出借人債權處理建議」。在大量問題平臺失聯跑路的背景下,銀湖網的態度無疑值得肯定,但隨之而來的是兌付方案投資者是否買單,能否順利執行。
  • 熊貓金控趙偉平因旗下網貸平臺信息披露問題收到上交所監管函
    據公告,趙偉平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通過非法定信息披露渠道發布主營業務之一的熊貓金庫、銀湖網經營情況信息,違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以下簡稱《股票上市規則》)第2.1條、第2.4條、第2.14條等規定,上交所對熊貓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趙偉平予以監管關注。
  • 熊貓金控旗下網貸平臺被立案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鄭曉慧) 昨日,上市公司熊貓金控發布公告稱,公司得知銀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銀湖網」)已被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經偵支隊立案,截至目前,公司及銀湖網尚未收到相關部門出具的與銀湖網被立案有關的法律文件。
  • 熊貓金控擬剝離旗下網貸業務
    熊貓資本的核心資產為銀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銀湖網」),銀湖網從事網貸業務,是熊貓金控從一家煙花製造企業(舊名:熊貓煙花)轉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重要平臺。早在十個月之前的2019年2月,熊貓金控試圖以2.19億元的價格,向公司實際控制人趙偉平出售銀湖網100%的股權。熊貓金控在公告中稱,受P2P網貸行業危機影響,宏觀環境持續惡化,以P2P網貸為主要業務模式的銀湖網受到不利影響,競爭優勢逐漸減弱;隨著監管趨嚴及行業「爆雷事件」頻發,P2P平臺的經營業務將進一步收緊,持續盈利能力受到影響,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
  • 旗下網貸平臺被立案 熊貓金控夢碎互金
    於2014年、2016年現後成立銀湖網和熊貓金庫兩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主營業務向P2P轉移。然後,隨著2018年的p2p行業「爆雷潮」的到來,熊貓金控也難倖免於難,實控人趙偉平遂剝離p2p業務以自救。據熊貓金控公告顯示,去年9月擬作價5712.30萬將上述「熊貓金庫」平臺所屬的原湖南銀港諮詢管理有限公司70%股權轉讓給熊貓金控實控人趙偉平後,緊接著又在去年10月,擬以2.10億元的價格向深圳正前方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轉讓旗下廣州市熊貓網際網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100%股權;今年2月2日,計劃將子公司銀湖網100%股權作價2.19億元轉讓給趙偉平,但最後都不了了之。
  • 熊貓金控暴雷背後:創始人從教師變煙花大王頻繁轉型騰挪資本
    事實上,早在8月份,熊貓金控就連續收到兩封來自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核實公司、銀湖網或相關方是否收到公安部門立案的相關文件,並向公安部門正式核實銀湖網是否被立案偵辦。而在核實了近一個半月後,熊貓金控才最終確認,旗下網貸平臺銀湖網的命運塵埃落定,已被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經偵支隊立案。
  • [天眼]熊貓金控深陷「網貸門」 4萬投資者33億資金去向不明
    3月11日晚間證監會出手,就熊貓金控及銀湖網實控人趙偉平涉嫌洩露內幕信息展開調查。 銀湖網系A股上市公司熊貓金控全資控股的P2P平臺,去年末開始出現兌付困難。作為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全資控股的P2P平臺,銀湖網一直以此為背書,但出現危機後熊貓金控卻欲剝離銀湖網實現「金蟬脫殼」,令投資者難以接受。
  • 又一網貸平臺被查,2年虧損1.4億、債務33.76億,三萬人夜難眠!
    如果有網貸平臺涉及到了一些違規行為,肯定會面臨著監管部門的查處,而負責人也會面臨著各項處罰。近期熊貓金融旗下的銀湖網也被調查,作為上市公司,熊貓金融可以說是在金融圈裡赫赫有名的存在。他是我國最大的煙花公司,憑藉煙花賺夠資本之後,熊貓金融就開始利用市場和平臺優勢進行轉型。
  • 熊貓金控:旗下P2P網貸銀湖網已被北京警方立案
    熊貓金控表示,前期,有部分投資者和媒體報導稱該公司旗下銀湖網已被公安機關立案,針對上述情況,熊貓金控經核實後,於2019年6月15日發布了《關於媒體有關報導的澄清公告》,根據當時熊貓金控披露的澄清公告,該公司已將持有的「熊貓金庫」平臺所屬的原湖南銀港諮詢管理有限公司70%股權進行出讓,並於2018年10月18日辦理了相關股權過戶手續。
  • 傳熊貓金庫、銀湖網被立案 熊貓金控:未收到公安相關法律文書
    對此,6月14日晚間,熊貓金控(600599.SH)發布《關於媒體有關報導的澄清公告》,公告中熊貓金控首先對熊貓金庫的部分股權的所屬情況進行了解釋。熊貓金控指出,經公司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已將持有的「熊貓金庫」平臺所屬的原湖南銀港諮詢管理有限公司70%股權進行出讓,並於2018年10月18日辦理了相關股權過戶手續。
  • 網貸天眼早報:熊貓金控「賣子」生變 美股第二次熔斷
    來源:網貸天眼新聞每天都在發生,行業日新月異。每天清晨,網貸天眼讀早報,為您帶來最新鮮、勁爆的行業新聞,伴您開啟美好一天!因隱瞞銀湖網被立案 熊貓金控1元賤賣子公司股權遭失敗關於熊貓金控計劃1元「賤賣」銀湖網母公司,最近又有新進展。3月12日,熊貓金控發布了《關於轉讓子公司股權的提示性公告》。內容顯示,因為辦理登記隱瞞銀湖網被北京市東城區分局經偵支隊立案情況等,此次股權轉讓被撤銷變更登記。
  • 暴雷的網貸平臺高管,清華北大畢業生佔50%,連校友的韭菜也割
    要麼按照6.5折拿回本金,要麼等三年之後再看,這就是人人貸給予出借人的方案,作為曾經規模最大的P2P網貸平臺之一,人人貸總算是正式暴雷了,其實這早就在意料之中,全國的P2P網貸平臺從最高峰的5000家清退至0家,暴雷的平臺太多太多了。
  • 加碼金融剝離煙花 「煙花第一股」熊貓金控去意已決
    近日,熊貓金控發布公告稱,擬對旗下的廣東熊貓鎮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貓鎮)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持有熊貓鎮註冊資本的70%。公告顯示,熊貓鎮是熊貓金控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熊貓金庫」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正由其獨立開發運營。
  • 【Do說】證監會對長生生物立案調查|騰訊推出記帳小程序|熊貓直播...
    證監會:對長生生物立案調查據證監會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對深交所上市公司長生生物立案調查。熊貓直播擬作價30億元尋求買手遊戲直播平臺熊貓直播正在尋求買手,作價30億人民幣左右,部分現金,部分以股權交換形式兌現。目前,鬥魚、虎牙正在觀望,而更早之前,熊貓直播還與網易有過接洽,不過和網易的交易並未談成。
  • 財華洞察|P2P消亡史:從P2P到消費貸,網貸逃不出的割韭菜怪圈
    2006年,P2P網貸起步,一直到2015年的十年間,監管層對其意見都是包容與支持。2014年,支付寶推出餘額寶,網際網路理財在移動網際網路用戶中得到普及,P2P網貸行業也因此出現爆發式增長。2013年,全國P2P網貸平臺數量只有800家左右,但到了2015年數量就已暴增至384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