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要嚴把案件『質量關』,牢牢繃緊程序和質量的弦,努力把每起案件都辦成『鐵案』。」作為所在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南開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焦光旭始終秉承這樣的「鐵律」,時刻踐行著。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焦光旭不但努力優化人員配置,組建涉黑涉惡案件審理專業隊伍,而且想方設法創新舉措,竭盡所能保證案件的審理效率和質量。
其中,南開區首例「套路貸」涉黑案件原定於今年春節後開庭審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整體安排。「那時候,提押、訊問、開庭等審判活動都受到嚴格限制,但案件還要推進,如何在保證疫情防控基礎上審理好案件,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焦光旭說,當時他們參考了其他省市做法,想了各種辦法,最終確定了司法機關協作、所內設庭審理、網絡技術護航、法警入駐保障的案件「雲審理」方案。
審理方式問題解決了,緊接著面臨的就是案件難題。「『套路貸』是近年來基於民間借貸而出現的新類型違法犯罪,犯罪活動較為複雜,審理難度較大。」焦光旭主動擔任該案審判長,帶著團隊一起埋頭鑽研。
經過前期充分調研了解,合議庭根據案件涉及的17名被告人、23起犯罪事實,制定了幾套庭審預案,並通過5天的庭前會議,明確了控辯雙方的爭議焦點,理清了審理方向。
「涉黑涉惡案件中比較困難的,就是在事實認定及案件定性上。」正因為始終繃著這根弦,焦光旭堅持確保在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基礎上,準確認定涉黑涉惡犯罪,既不「拔高」,也不「降格」,要求每位辦案人員嚴格貫徹落實法律要求,堅決做到不枉不縱,把每一起案件辦成「鐵案」。
在葛某某等13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審理中,辦案法官對其中一名被告人提出了「不構成犯罪」的意見,經反覆研究,該意見最終被採納,充分維護了司法公信力。
在發現該案中涉及開設賭場的犯罪事實存在重大疑點時,焦光旭更是針對匯款證據迅速組織並指導督促進行補證,最終,認定的賭資由起訴時的7萬餘元調整為70餘萬元,檢察機關對該犯罪事實予以追訴。
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焦光旭始終堅持打深打透、深挖徹查──
他組織全庭幹警對近三年刑事案件翻查起底,並對排查出的線索逐條分析研判,提出處理意見。
一天傍晚,他得知某在押被告人可能掌握相關涉黑涉惡線索並有揭發舉報的意願後,與承辦法官一起趕至看守所,對該名被告人進行提訊,獲得重要信息線索。提訊結束時,已近凌晨,他沒有休息,隨即趕回單位對相關線索信息進行梳理並撰寫報告,使線索在第一時間得以有效轉遞、核查。目前,線索反映的人員涉及惡勢力犯罪集團犯罪,已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黑惡不除,百姓難安。焦光旭勇於擔當、衝鋒在前,團結帶領刑事審判庭全體幹警,堅持依法辦案,推動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全力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