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感受貝類世界!「三千玲瓏——中國海洋貝類展」今日在山東博物館...

2020-12-15 湘湘愛旅行

7月16日上午,山東博物館2020年首個原創自然類展覽「三千玲瓏——中國海洋貝類展」在三樓20號展廳開展,展覽集中展示了3000餘件珍貴的貝類標本及貝文化相關文物,是山東博物館有史以來展出標本數量最多的自然類展覽。

提到貝殼,您首先會想到什麼?是美味可口的鮑魚、聲音嘹亮的螺號還是潔白如玉的硨磲?其實,貝類家族的成員遠遠不止這些,它們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從貨幣到美食,從醫藥到藝術,可以說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小貝殼們的身影。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三千玲瓏——中國海洋貝類展」通過對中國海域貝類標本的展示,全面反映中國四大海域貝類的基本情況,帶領觀眾朋友們了解貝類的億萬年歷史及其相關海洋文化。

本次展覽分為六個單元,全方位展示了貝類背後蘊藏的文學、歷史、醫藥、飲食、郵票等知識。小小的貝殼背後,蘊藏著人類認識自然的偉大曆程。正值暑假期間,展廳現場有許多帶著孩子認識學習貝類知識的家長朋友,大家紛紛表示,對於貝殼這種海洋文化符號有了全新的深入了解,受益匪淺。

記者在現場看到,「三千玲瓏——中國海洋貝類展」在展廳設計與教育活動周邊安排上都極具創新。一走進展廳,主題深藍色調的設計風格令人如同置身大海中心,天花板上懸吊的各色燈飾與大型魚類標本共同營造出童話世界般的夢幻效果。

在展廳深處,一面精心打造的「海洋主題打卡地」吸引著遊客的圍觀,許多遊客在這裡自發排隊拍照留念,現場熱鬧非凡,在光與影的交錯中將孩子們夢中的海洋天堂變為現實,瑰麗絢爛的布景吸引前來參觀的觀眾們駐足,紛紛留下自己與奇幻海洋世界的合影。

「除了精美的陳列設計與珍貴的文物外,本次展覽還為前來參觀的小朋友們搭配設計了豐富的文化大餐。觀賞貝燈、認識生活中的貝類、製作貝殼手工皂、繪製海洋粘土畫等好玩有趣的互動遊戲和兒童教育活動。」記者在現場看到,有工作人員在兒童教育活動區域帶領孩子們認識海洋,動手參與互動遊戲。「我覺得這個區域非常好,能讓孩子們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學習到深奧的海洋貝殼知識,自己動手製作粘土畫,更加深對海洋知識的認知。」孩子家長馬女士說。

小小的貝殼化石,蘊藏著生命的偉大奧秘。探索海洋貝類的秘密,我們可以了解人類來時的方向,思索未來前進的道路。走進山東博物館「三千玲瓏——中國海洋貝類展」,一起揭開埋藏億萬年的歷史,赴一場跨越萬世滄桑的約會。

【來源:大眾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觀賞貝燈、製作貝殼手工皂……中國海洋貝類展開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南報導\\n\\n7月16日上午,山東博物館2020年首個原創自然類展覽「三千玲瓏——中國海洋貝類展」在三樓20號展廳開展,展覽集中展示了3000餘件珍貴的貝類標本及貝文化相關文物,是山東博物館有史以來展出標本數量最多的自然類展覽
  • 海洋資訊 |《貝殼博物館》——詳解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600種海洋貝類
    本文來自動物世界(ID:iltawcom)600幅地理分布圖,再現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600種海洋貝類及其近似種。詳解棲息環境、大小尺寸、習性食性、發育過程,以及採集、收藏和鑑定方法。1800餘幅高清原色彩圖,真實再現各種貝類美麗的藝術形態。
  • 書薦|《貝殼博物館》詳解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600種海洋貝類
    600幅地理分布圖,再現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600種海洋貝類及其近似種。
  • 世界著名貝類食材大全
    全世界的貝類有20多萬種,它是自然界生物中僅次於昆蟲類的第二大族類。僅僅在中國,就有超過2萬多種的貝類。如果是僅從目前的餐桌上去了解貝類,是遠遠不夠的。貝類,是小編一直決心要深度探索的食材之一。硨磲(拼音chequ),中國共有6種,分布於臺灣和南海各島礁。在日本的主要產地:衝繩。在日本的食用方法:刺身。在日本天然野生硨磲的珍貝度為4星級,最高為5星級。硨磲日語名:ヒレシャコガイ。硨磲全部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全部種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級保護動物。中國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裡也將庫氏硨磲貝列為一級國家保護海洋生物。
  •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蛤仔分會成立,這種養殖貝類中國產量佔全球...
    、大連海洋大學承辦,並得到了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的支持。蛤仔是世界性養殖貝類,也是我國單種產量最高的養殖貝類和四大養殖貝類之一,年產量超過&nbsp300&nbsp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nbsp90%以上。近年來產業發展迅速,市場前景廣闊,在增加就業機會、提高漁民收入、生物碳匯、改良水體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產業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苗種繁育、高值化利用等方面的問題。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48:貝類分為哪幾類
    http://edu.china.com.cn/2011hyzsjs/node_7127310.htm 310.海洋貝類(軟體動物)有多少種?貝類(軟體動物)是動物界中的第二大類動物(節肢動物是第一大類),目前已記載的有13萬種以上,但其中不少已經滅絕,成為化石種類。貝類中的大多數為海產,海洋貝類是奇妙的海洋生物世界的一大種族。
  • 貝類中最貴的原來不是鮑魚?盤點市面上我們可以吃到的幾種貝類
    第二貴的貝類:鮑魚鮑魚,屬於單殼軟體動物,其只有半面外殼,殼堅厚、扁而寬,鮑魚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材,位居四大海味之首。直至現今,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多次國宴及大型宴會中,鮑魚經常榜上有名,成為中國經典國宴菜之一。被人們稱為"海洋的耳朵"。鮑魚肉質柔嫩細滑,滋味極其鮮美,非其它海味所能比擬,歷來被稱為 『海味珍品之冠』,素有『一口鮑魚一口金』之說,價格昂貴。
  • 尋找老物件裡的舊時光,把回憶留在山東博物館——山東博物館邀您...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為進一步保管、展示、研究,呈現山東社會的變化,形成有特色的山東記憶,山東博物館將於2021年舉辦《好客山東——居民生活變遷展》。現特向社會各界發出徵集老物件的邀請,如果您家有標誌時代印記的老物件,或是帶有屬於山東地方特色的傳統物件,請積極與我們聯繫。
  • 挪威蝦蟹貝類海產進軍中國高端海產市場
    同時,挪威蝦蟹貝類的捕撈過程非常小心並全程受到精心照料,然後一路運送至世界各地的餐廳。這也是挪威蝦蟹貝類,尤其是挪威紅帝王蟹,廣受世界名廚和頂級餐廳歡迎的原因。「來自挪威的蝦蟹貝類海產深受世界各地廚師的喜愛,而且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頂級餐廳你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挪威漁業海產部長Odd Ingebrigtsen在歡迎視頻中介紹道,「我深信挪威為確保挪威蝦蟹貝類海產的可持續捕撈所做的努力,既增強了產品的獨特性,也確保了其卓越品質。」
  • 貝類鮮味怎麼來的?讓我們一起認識潮間帶的美味食材與知識!
    貝類鮮味怎麼來的?讓我們一起認識潮間帶的美味食材與知識!蛤蠣湯、蚵仔煎、燒酒螺、九孔、鮑魚,不論是夜市或辦桌,各種傳統美食絕對不會少了充滿鮮味的貝類料理。今天小編為您分享貝類與潮間帶的知識,讓我們平常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對食材、生態多一份了解。
  • 為什麼四五月份海虹等貝類要少吃?來聽專家怎麼說
    來聽專家怎麼說 2020-04-23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貝類產品獲歐盟復關 大連水產品企業迎來利好
    >   中新網大連3月10日電 (記者 楊毅)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官方網站10日對外發布通知,歐盟近日正式解除對中國扇貝產品輸歐禁令,被拒19年之久的中國雙殼貝類產品正式獲準重返歐盟市場。  歐盟是全球最大的扇貝產品消費市場之一,也是中國扇貝類產品的主要市場。1997年7月,歐盟委員會以發現在中國某企業出口到歐盟的冷凍熟貽貝肉中發現副溶血性弧菌為由,全面禁止中國水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此後,歐盟於2002年12月恢復了中國絕大多數野生魚類產品,但是貝類產品的出口仍在禁止之列。
  • 貝類的養殖是指根據貝類的形態結構、分布等生物學及生態學原理
    2.貝類養殖貝類的養殖是指根據貝類的形態結構、分布、繁殖、生長規律、生活習性及環境等生物學及生態學原理,採用各種人工生產措施來改善貝類的生長、繁殖等條件,並對貝類進行繁殖、培育生產,最終獲得商品規格的貝類的過程。貝類養殖生產過程主要包括貝類苗種生產和貝類養成兩大階段。貝類養殖可分為半人工養殖和全人工養殖。
  • 春夏季如何保證貝類食用安全——訪貝類研究專家、中國水產科學...
    春夏季如何保證貝類食用安全——訪貝類研究專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傑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4日 23:59 來源: 來源:農業部  春季到來,各種貝類水產品陸續上市。
  • 歐盟對我國部分雙殼貝類產品解禁 獐子島將受益
    據了解,近10年我國來連續與歐盟進行磋商,兩次迎接歐盟專家團來大連現場檢查,最終促成歐盟對我國部分雙殼貝類產品解禁。   1997年7月,歐盟委員會以發現在中國某企業出口到歐盟的冷凍熟貽貝肉中發現副溶血性弧菌為由,全面禁止中國水產品進入歐盟市場。
  • 「圈養」愛跑的「中國蛤蜊」 青島海域有雙殼貝類40多種
    記者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獲悉,從2014年開始,海洋所與丹東永明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實施了「中國蛤蜊人工繁育與增養殖技術」研發,已經初步建立了中國蛤蜊規模化苗種繁育技術,並發布《中國蛤蜊苗種繁育技術規範》,中國蛤蜊的規模化養殖有望逐步實現。
  • 國家海洋博物館,天津旅遊的新地標,試運行期間免費參觀
    國家海洋博物館,一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座國家級的博物館,它與很多地方建設的海洋館、海底世界有著顯著的不同,它是一座展現我國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博物館,是一座與我國海洋大國地位相匹配的綜合性國家級的博物館。
  • 擁有3處省級貝類底播型海洋牧場,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現代海洋牧場...
    貝類作為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有減碳固碳、淨化水質、調控赤潮、維繫生態平衡的作用。濱州淺海灘涂面積廣闊、近海餌料生物豐富,適宜發展底播貝類養殖。此外,2017年在濱州新發現了野生近江牡蠣礁群,從而創建起國家級貝類產業體系濱州實驗站,成為山東省唯一一家國家級貝類產業體系實驗站。 良好的基礎激發著企業建設貝類底播型海洋牧場的信心。
  • 多吃貝類的好處? 貝類海鮮如何挑選 ?
    貝類海鮮營養高 如何正確選購食用貝類海鮮的種類有很多,要怎樣挑選呢?無論是挑選還是吃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多吃貝類的好處有: 1、健腦:富含碳水化合物,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 2、明目:富含鈣,增加眼球壁的彈力,防治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 貝類為何如此多樣?還要問問ta
    扇貝、海螺、蝸牛乃至鸚鵡螺都是極常見的貝類代表。稍微專業一點的讀者還知道章魚、烏賊、海兔、蛞蝓這些沒有貝殼的動物也屬於貝類,它們均是由有貝殼的祖先演變而來的。但是,貝類實際上遠不止上面提到的這些種類。一些小類群,比如角貝、石鱉、無板類等,想必大部分讀者就不甚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