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菜,在我們兒時記憶中留下濃重的一筆。多少日日夜夜,鹹菜、白粥、新聞聯播陪伴我們走過快樂的童年…
過去農村晚飯做好,老人們第一件事會端出來一碗自己家醃製的鹹菜就著鹹菜吃著饅頭、麵條看著新聞聯播結束了一天的勞作生活。小時候鹹菜經常吃到,最經常吃的就是芥菜疙瘩一毛錢一大個,切成細絲用油一炒也香的很哩!尤其到了農忙季節,一直忙農活沒時間炒菜鹹菜可就派上大用處,當時生活條件雖然艱苦可是民風淳樸老百姓一天天幹勁十足。
其實,醃鹹菜這種風俗全國各地都有,而且每個地區的醃製方法都有所不同,比如東北人喜歡吃酸菜,山東人喜歡醃製辣疙瘩,南方人喜歡梅乾菜、筍乾等。
農村人為什麼喜歡醃製鹹菜呢?
首先,醃製鹹菜是現實的需要,過去生活條件有限,普通老百姓人家很少有冰箱保鮮。農村種植的時令蔬菜保質期又很短,尤其夏天茄子豆角一旦成熟放不了幾天很快就會腐爛變質。把它們用鹽醃製起來,能很好的儲存起來,就算到了冬天醃製的蘿蔔青菜拿出來依然能拿出來食用。
二,以前大多數人都在家種地,當時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很多農活都需要人工完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勞作的生活都是體力活,經常是汗流浹背鹽分隨著汗水消失。吃鹽是身體的需要,大家都知道幹體力活的人鹽頭都特別重,醃製的鹹菜能更好的補充鹽分更有力氣幹活。
三,全國各地對食物儲存都有不同的風俗愛好,現在很多醃製食物都已經成為當地的美食。很多時候,人們會把新鮮蔬菜進行加工醃製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直接食用十分方便。
四,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魚大肉都已經吃膩了,醃製鹹菜也成為了老百姓的調劑小菜。而且很多人年輕時候吃鹹菜已經養成了習慣,不容易改變。同時現在的鹹菜品種豐富,蘿蔔、白菜、辣椒等還有韓國的泡菜,辣白菜也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鹹菜出現在我們餐桌上的機會越來越少,幾年前,老媽還是一直保持著醃鹹菜的習慣,家裡有個大缸自家小菜園夏天蔬菜很多,茄子、豆角、辣椒吃都吃不完。家裡養的土雞、大鵝也都下蛋了,老媽把能醃的都會醃起來,秋收時候收玉米忙起來時候吃,又方便又美味。
鹹菜,現在很多人覺得不是健康菜,都不怎麼吃了,而我對它還是鍾愛有加。朋友聚餐,酒過三巡,上碗清湯麵,叫上一盤「老虎菜」,清爽可口。
自己在家做飯時,也會買上一點,芥菜疙瘩、胡蘿蔔……切成細絲,加點辣椒、蔥花、香菜、醋、碎花生、麻油,拌一拌一盤開胃小菜便大功告成。再配上一道蔥、辣椒、炒幾個雞蛋。尤其是配上一碗棒子麵糊糊,那自是一番美味了。
「望的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遠離家鄉異鄉漂泊的遊子,小小鹹菜是家的味道,老媽的思念,吃在嘴裡不僅僅是美味品嘗,更有一股股暖流在心中流淌。
家,永遠魂牽夢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