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家長們會通過做一些動作來表達對孩子的關心。
可很多人卻不知道,你愛做的事情,其實已經不知不覺地將你的孩子置於險境,甚至有些危險的動作,還會威脅到寶寶的生命。
希望看了這篇文章,寶爸寶媽們都能反思一下自己對寶寶的『』有心之舉」和「無心之舉」,但也不用過分擔心,只要別心太大了就好~
☂☂☂
一個舉動,寶寶推車秒變「奪命車」!
夏天使用嬰兒推車時,很多家長會陷入一個誤區:擋住太陽,寶寶就會涼快一點。
✘錯誤示範
本來是好心為孩子「防曬降溫」,殊不知這麼做反而會害了孩子。
還記得今年6月20日,廣州市花都區2名男童,被鎖在轎車內的新聞嗎?
圖片來源:三峽晚報
兩名男童,一名5歲、另一名4歲,都因長時間處於高溫悶熱環境導致脫水性休剋死亡!
密閉的汽車有危險,而「被蓋住的嬰兒車」的危險係數也不低。
把推車包起來(遮擋)後能有多悶熱?
瑞典報紙《Svenska Dagbladet》做了一些實驗:
千萬別覺得小題大做,嬰兒的生理特徵和我們還是很大不同,很多身體機能都沒有發展完善。
北京急救中心資深急救專家賈大成,在接受人民網的採訪時說:相較成年人,嬰幼兒體溫調節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基礎代謝率高,身體會不斷從環境中吸熱,而又無法及時散熱。
一旦推車內空氣循環受阻、溫度升高,寶寶身體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容易中暑,嚴重時還會昏迷,甚至死亡。
借用老子的話:「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們的版本是:「你不是娃,你都不知道娃在裡頭有多熱多悶。」
比起拿毯子、衣服、各類材質的罩子遮擋住推車裡的寶寶,嬰兒推車自帶的遮陽篷才是最佳的選擇。
還記得之前這個熱搜嗎?
圖片來源:微博
看到大家都在誇寶寶可可愛愛,小編真是又急又氣:寶寶都憋成口呼吸了啊!
雖然知道大家都想給寶寶萬全的防護,但是防護性強的N95,透氣性最差,就算給大孩子戴,也要不時檢查孩子的呼吸情況,每隔 2 小時左右摘下來休息一會兒。
1歲以下的小寶寶,就更不推薦了。原因請往下看:
◆ 小寶寶呼吸系統發育還不成熟,戴口罩後很容易憋悶,喘不過氣。
◆ 更糟糕的是,小寶寶沒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戴上口罩後難受了也不會講,只能被迫張大嘴巴呼吸。
明明是求救的信號,卻還被大家當做可可愛愛???
要知道,寶寶憋悶缺氧,輕則喘息,重則窒息!最受傷的還是寶寶的大腦,大腦對氧氣非常敏感,稍有缺氧,就會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疲倦。
如果持續長時間缺氧,神經細胞就會慢慢死掉,沒法再生,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所以啊,可別再給 1 歲以下寶寶戴口罩了!
✄✄✄
一句話,姐姐將弟弟生殖器剪掉!
大人一句無心的玩笑,就可能會釀成大錯。有位媽媽生了兩個寶寶,姐姐已經3歲多了,二胎弟弟還不滿1歲。
一天,媽媽正跟朋友在客廳打麻將,聽見在臥室的兒子哭鬧不停,就讓姐姐去看看是不是拉尿了。
旁邊的大人開玩笑說:
如果弟弟拉尿了,就把他」小雞雞」剪掉。
過了不久,臥室裡突然傳來小孩的慘叫聲。大家跑進臥室一看,差點嚇暈:小兒子襠部血流如注,姐姐拿著剪刀哆哆嗦嗦地縮在牆角,看樣也是嚇壞了。
圖片來源:網絡
氣急敗壞的媽媽隨手抄起東西,像瘋了一樣打姐姐,眾人根本拉不住,結果一時手重,竟將姐姐打死。
突然清醒的媽媽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內心崩潰,跑出門服了毒藥,不久斃命。一家三口就這樣悲劇地離開了...
除了調侃小孩,每個大人都有自己逗小孩的絕招,從捏臉到嚇唬,從拋舉到騙小孩喝酒。這些情況在我們生活中總是猝不及防,而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威脅到孩子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