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的故事

2021-02-19 重慶考古
童恩正先生,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四川大學博物館前館長,德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通訊院士,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先後受聘於美國加州大學、賓州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匹茨堡大學、威斯裡安大學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同時,童先生又是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其《珊瑚島上的死光》被拍成電影搬上銀幕,《古峽迷霧》《西遊新記》等作品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影響了很大一批人,被日本人評為中國科幻小說四大天王之一。1997年4月20日,童先生病逝於美國,享年62歲。

童恩正先生攝於匹茨堡家中書房 楊老師供圖

作為先生的學生,童老師的離世引來我極大的悲慟。當時我剛剛調來重慶出版社文史編輯室,還算是一個新編輯。在我的建議下,文史編輯室主任周定國老師大力支持我出版他的學生們編輯整理的《童恩正文集》學術卷和文學卷,共6冊。接到書稿後,我與編輯部幾位同仁一起認真審稿,於1998年12月正式出版。

《童恩正文集》的出版,也深深牽動了他的一些摯友的心,這其中,就包括兩位世界級的歷史學者,一位是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主任、世界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教授,一位是匹茨堡大學榮休歷史學教授許倬雲先生,他們先後為《文集》寫序。張光直先生是臺灣「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長、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他與童老師的交往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童老師到哈佛大學訪學時相識。二位先生一見如故,策劃在四川大學籌辦當時在中國還非常前衛的石器微痕研究室,但由於時代的原因,種種努力最終化為一片輕風,卻由此開始了他們長達近二十年的友誼。

張光直先生

童老師去逝時,張光直先生已經臥病在床。當年,師母楊亮升老師去醫院看望張光直先生,說到重慶出版社擬出版《童恩正文集》後,張光直先生當即表示,這部《文集》的序言由他來撰寫。然而,當張光直先生開始寫作時,卻遇到了極大的困難。當時,張先生已病重無法下地,只能教人扶起坐在床頭。他用顫抖的手想要握筆,卻幾次脫手掉落。無奈之下,張先生只能教人記錄,由他口述。即便如此,氣喘不已的張光直先生也不能一口氣述完,而是分幾次完成。張光直先生的序言,雖然只有700餘字,卻見證了那一代學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兩年以後,張光直先生病逝於麻薩諸塞州。二位摯友在天國相會時,想必也一定會有一番感嘆吧。《童恩正文集》出版6年後,重慶出版社決定再版重印,這一次,我們決定只再版其學術部分,更名為《童恩正學術文集》,改32開本為16開本,整體裝幀設計重新調整,由設計室頗富才情的王多女士負責。雖然只過去了6年,可中國的圖書設計裝幀風格出現了很大改變。新設計的《童恩正學術文集》典雅大氣,同第一版比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望著電腦中的封面和版式設計,我突然想,能否再請一位世界知名歷史學者寫一篇再版序言,由此才可與新《文集》相匹配?我把想法寫信告知了身在美國的師母楊亮升老師。師母非常贊同我的想法,當即回信表示,她出面請童老師的好友許倬雲先生寫一篇再版序言。我不由得大喜過望。

許倬雲先生,著名歷史學者,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等職,1970年赴美,1986年當選為美國人文學社榮譽會士。上世紀九十年代後,他先後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夏威夷大學講座教授、杜克大學講座教授、匹茨堡大學歷史系教授,退休後授予退休名譽教授等職。

許倬雲先生

楊老師聯繫好許倬雲先生以後,便把後面的聯絡工作直接交給了我。
那個時代,沒有網際網路傳送信息,而且作為老派學者,許先生也不慣於使用這些,我們的聯絡,僅靠一部傳真機進行。我收到許先生傳過來的序文稿,是他用手寫的,字跡歪歪扭扭,一多半我都不識得。楊老師告訴我,許先生幼年患病,手有殘疾,所以用手書寫的文字頗難辨識。為了準確識讀手稿中的每一個文字,我只能反覆發傳真請教。許先生年事已高,作為後學,理當盡一切可能為先生作想。鑑於匹茨堡與重慶的時差關係,我理當在許先生一天最好的時間段給他去傳真請教。因此,每天出版社下班以後,我就一個人待在辦公室裡等待時光。那時我們還在袁家崗出版大樓辦公。大樓中靜悄悄的,窗戶下面,是來來往往不斷的車流聲。漸漸地華燈初上了,一溜燈帶串起重慶的夜景來,對面重醫的大樓上燈火閃爍。這時,我拿起早已列印好的文稿送入傳真機中。傳真機的對面,一縷陽光透過華盛頓山頂薄薄的雲層斜照而下,阿勒格尼河與莫農加希拉河交匯處的河水泛起金色的微瀾,坐在傳真機前的許倬雲先生,此時一定沐在一片上午的陽光裡氣定神閒吧——我總是這樣想著。面對我的反覆請教,許先生總是不厭其煩地認真解答。與許先生的這些交往,雖然隔著一部機器,卻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那一代學人,儘管早已功成名就,卻絕無分毫虛浮之氣,更無半分傲人的頤指氣使。學問做到一定等級的人,應當都持有一種道者的風度,許倬雲先生如此,張光直先生如此,童恩正先生亦復如此。《童恩正文集》是研究中國西南部古代史與民族學內容最為豐富、觀念最為新穎的一個文集。童先生的老師是馮漢驥先生,從馮先生那裡童先生受得的教育是廣泛的,是人類學的,但是童先生比起他的老師來,做了進一步的質的突破。《童恩正文集》三卷各有特色。第一卷講古代的巴蜀。四川東部的巴和西部成都平原的蜀,是構成日後四川文明的兩大分支。近年來,尤其是成都的嶄新考古發現,使我們對蜀的文明增加了很多新的問題,怎樣解決這些新的問題,童先生近年來是一直放在心裏面的。第二卷西南民族考古研究,是童先生近十多年來集中力量研究的主題,他在這方面最重要的貢獻,和對中國南方古代文明重要性的認識,是蘇秉琦先生區系類型的中國文明起源新理論的一個最重要的礎石。中國南方的文明立基於它的農業,童先生在本書第三卷對中國南方農業已有的資料重要性作了詳實的討論。第三卷對文化人類學研究,除了對摩爾根批評以外,中國古代酋邦制度、巫和酒與商代滅亡的關係,都是很有意思的文章,令人屢讀不倦。讀了這本文集,沒有一個人不為這個62歲身體,32歲精神的中國少有學者的早逝而嘆息。童先生在文化革命期間被迫浪費了很多時間,自從1982年以來就拼命工作,似乎是想要用「拚命」來彌補失去的時間,也許因此,他過早地結束了人生的旅程,但是《童恩正文集》被留下來作為證人,證明這一代人之中有像童先生這樣的學者。童恩正先生是中國考古學界的才子,不僅學術工作甚為卓熟,還能出其緒餘,發為文學作品,其科幻小說還攝為電影。我在1982年初識恩正,即深佩其才思敏捷,學問淵博。與恩正談話,是十分愉快的事,完全是舉一反三、聞一知十的境界。1989年,恩正旅居海外,他棲居匹茨堡5年之久,到1995年才赴威斯裡安大學講學。其實,在此時以前,他也曾慨允我校邀請,來匹城講演多次,屈指數來,我們訂交不下15年。尤其在匹城時期,有時在研究室中,有時在校區草地上,也有時在他家或舍下,我們頗多長談。談的題目,古今中外,隨興所至。今日回想,人生一世,能夠劇談而不倦的朋友,其實難得。中國俗諺「談何容易」,也無妨有此條別解。走筆至此,不禁泣下!恩正著作甚多,在專著範圍內,其探討所及,大都為中國西南考古與民族學的研究等文。以我外行人的觀察,恩正中心思想是以中國西南地區當作一個文化區。這一文化區內,其文化特徵具有相當的共相,而各地分區又有表現特色的殊相。對外而言,中國西南地區,上通草原,下達緬越。在緬甸方面,中國西南地區可以與印度洋地區交接;而在越南方面,又與華南及南海相通。上述恩正的理念,可與蘇秉琦先生文化區系類型的觀念互相發明。80年度,恩正曾有西南絲道的研究計劃,當然也是為了探索中國西南對外的通道。自從漢代張騫注意到蜀中與身毒(印度)的貿易,漢人開通西南夷以來,這條通道雖然從未阻斷,「中原中心論」的學術界卻也從未認真研究這一通道的具體情形!最近四川金沙遺址所出土的文物,填滿了三星堆文化與滇文化兩者之間的聯繫。恩正地下有靈,當又會為之浮一大白。中國西南的南北溪谷,民族繁多,各地文化之間關係也錯綜複雜。費孝通先生曾謂,這一藏緬走廊,具有關鍵性的意義。邇來,現代人類的非洲起源論,十分引人注意,或謂現代人種,由此線移入中國。我們在此雖然不必有所論斷,然而,這條通道的確有不可忽視之處。不論族群移動,或者文化交流,中國西南萬山重疊,這幾條河川的縱谷,當是南北來往頻繁的通道。恩正的理念,應為後學繼續探索的指南。我盼望中國考古學、民族學、歷史學的同人,藉助基因研究與語言分歧斷代的新工具,為恩正已發軔的課題,更進一步,庶幾發千古未解之覆。恩正曾有一篇長文,討論由中國東北延伸到西南的半月形地帶,及其生活方式與中國本部農業文化的差異。他特別注意到中國北方高緯度與西南高海拔之間,具有類似的生態條件,為此東北與西南的農牧二業有其相應的生活形態。恩正這一長文,在中國考古學界,當是注意生態的重要文獻。中國考古學數十年的累積,於地層學及分類學,都有可以稱道的成績,但是微觀考古學的成就之上,還須有宏觀的視野,作為比較與整合的理念。恩正半月形地帶的大文,應為今後學者研讀的經典,庶幾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恩正文集中,各類論文,時見珠璣,勝義頻現。上述兩點,只是舉出其中一二而已!仍昐讀者多多採擷,必有所獲。恩正棄世,也已8年。若仍活著,今日他也還未過70歲。高明鬼瞰,英才天妒,這也是自古以來常常令人扼腕長嘆之憾事。所幸他的理念,長存於著作,足以啟發後人。學術本是一代人一代人接力的工作,恩正文集再版,即是等待後來的接棒人。

許倬雲謹序

2004年於匹城

文稿:劉   嘉

審核:林必忠

責編:徐   進

編務:劉   微

請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序言(一)
    並且通常情況下,都是以講故事形式展現。這一部分,在文章中叫序言(引言),在演講中叫開場白為什麼這些作者都選擇了這種講故事的形式呢?講故事形式,能提高構思文章的效率,同時文章可讀性更強,更容易被讀者接受。那麼,序言有哪些模式呢?
  • 家譜序言怎麼撰寫
    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出版物的序言也很重視。馬克思和恩格斯就為《共產黨宣言》這一部革命文獻的不同版本寫過七篇序言。毛澤東同志也為自己的著作或其他出版物撰寫序言或修改序言。為保持出版物必須序言的傳統,早在1950年11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出版物會議就通過了《關於改進和發展全國出版物事業的五項決議》,決議明確規定:  「出版物應儘可能有序言、前言一類的文字,向讀者介紹內容及版本情況,著評情況。」家譜也是一種族人內部發行的出版物,因此,編修家譜必須有序言。一篇好的序言在譜書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 【讀書心得】《金字塔原理》:序言的具體寫法
    2020年8月18日章繼餘讀書心得:專注於你的文章,要達到這一目的,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即利用未講完的故事所產生的懸念效果。作者給了我們一個例子:「深夜,兩個愛爾蘭人在一座古怪的城堡中相遇...」不管之前你在想什麼,當你讀完這句話時,你的思想已經被這個例子帶到了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並被這兩個愛爾蘭人的言行控制住了思想。
  • 關於家譜序言的寫法
    轉載:九親文化 http://yunpu.99qin.com/html/article/2153.html一、關於家譜序言
  • 憲法序言同樣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憲法修正案草案中,對於憲法序言部分的修改十分重要。我國憲法序言法律效力如何?記者採訪了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原所長李林。  記者:如何看待憲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這個問題?  李林:有人認為,我國現行憲法序言是政治宣示,沒有任何法律效力。
  • 寫真集周六在京首發 李宇春寫序言僅一行字(圖)
    書中,李宇春親自操刀,以4萬字的篇幅,寫下了自己臺前幕後、旅行故事、扮美秘訣、自述獨白等工作和生活的細節。一向酷酷的李宇春,在寫真集中,不僅首次以裙裝造型示人,連自寫序言,也不忘玩酷一把。記者昨日從接力出版社獲悉,原本怕字寫得太醜,而拒絕手寫題記的李宇春,最終還是答應手寫序言獻給「玉米」,但這個手寫體的序言,李宇春可謂是惜墨如金,落筆僅有一行字,「經典,只屬於懂得的人。
  • 如何理解我國憲法序言及其法律效力
    幾乎每次修改憲法時,總有人對我國憲法序言及其法律效力提出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同看法。例如,有的人認為,我國憲法不應當有序言。但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憲法都是有序言的(只是有的叫序言、有的叫序文、有的叫前言等)。據一項對1997年前後的107個國家憲法有無序言的統計,其中有序言的憲法為79部,佔73.8%;沒有序言的憲法為28部,佔26.2%。
  • 《我不是潘金蓮》:李雪蓮的告狀史只是小說的序言
    表面看起來它們是錯誤的、不合理的、不合情的,但是隨著故事的一步步展開,你又會覺得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一分鐘說二十年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李雪蓮,李雪蓮的丈夫說李雪蓮是潘金蓮。李雪蓮對所有人說:我不是潘金蓮。」馮小剛用一分鐘平靜地講完了這個橫亙了二十年的故事。雨中青山,江上漁船,天空白鷺,兩岸綠樹,色澤鮮明卻又柔和,氣氛寧靜卻有生機。李雪蓮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再配上古風鑼鼓的音樂,既有山間的空靈澄澈,又有一種遙不可及的距離感。而故事卻在這圓形畫幅的寫意山水畫之間陡然變了風格。
  • 案例分享:如何分析別人的序言以及自己如何寫序言
    一、分析一篇文章的序言       1.年輕人口斷崖式下跌
  • 引言、前言、序言、緒論、摘要
    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導言,序言,緒論,它是一篇科技論文的開場白,有他引出文章,它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範圍,即為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以及要解決什麼問題。序言說明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寫作經過,也有他人代寫的,多用來介紹和評論本書內容。
  • 神的詩歌本序言
    (詩篇 1:1-6 和合本)你們教堂裡所用的詩歌本,你曾讀過它的序言嗎?很少有人這麼作。詩篇就是神的詩歌本,而第一篇就是它的序言。它的原文是用我們常用的一個字開始的——福。聖經中從來沒有說過,神會賜福給節目或推銷活動。但聖經確實說神賜福給個人。祂賜福給亞伯拉罕,好讓他成為別人的祝福。祂賜福給我們,好叫我們成為別人的祝福。
  • 英語美文:夢的序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英語美文:夢的序言 2011-11-22 14:22 來源:可可英語 作者:   In the
  • Maeander | 序言
    本期為新欄目「Maeander」的序言,旨在解釋新欄目開設的原因以及漫談名稱的由來。米安德河(Meander)也是《伊索寓言》中《米安德邊的狐狸》中故事發生的背景地,是一條穿過土耳其的Izmir,以其蜿蜒曲折而聞名的河流。古希臘地理學家Strabo曾說過:「 米安德河實在曲折得出奇,所以所有彎彎曲曲的東西都應該被叫做米安德。」這樣筆者在「Maeander」中想怎麼彎曲(meander)就怎麼彎曲(meander)了。
  • 解讀透特翡翠石板 | 序言
    亞特蘭蒂斯島透特的翡翠石板一共包含十六個部分:譯者序言、十三個章節、兩個補充章節。
  • 物理教材教法:激趣與物理序言課的教學建模
    1 物理序言課的主要任務1.1 激發學習興趣 儘管序言一般不涉及具體的知識內容,但從激發學生興趣的角度看,它是喚起學生求知的欲望、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認知過程的開端。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積極的意向活動,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堅定性。同時,學生的興趣又影響著他們的注意力,而注意力又是保證聽好課的首要條件。
  • 在家如何教英語:序言
    序言大家好,感謝各位家長對楓葉英語課程的各種支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孩子們也都有明顯的進步,在此我們把一些教學經驗分享給大家。不僅有助於家長更了解我們,了解孩子的狀態,也有助於家長自主對孩子進行英語教學。
  • 【王正華】出新書,序言誰寫?
    序,序言、引言、前言,放在著作的前邊。意指寫作的緣由、過程及旨趣。自己寫為「自序」,他人寫為「代序」。據曾在讀書館做事的摯友提供的相關數據看,過往「代序」者為盛。目的借他人身價,揚自身薄名。求人代序往往是要苦費一番心神口舌的。        但近年朋友圈出書,無論薄厚,開本大小,平裝精版,「自序」的多了,甚至成為一種潮。為什麼?
  • 中國人族譜序言造假面面觀
    ,偽託名人題跋現象嚴重,絕大多數名人序言有作假嫌疑,現舉出幾則例子,以饗讀者。每個姓氏的序言都一樣,只是改了個姓氏名稱而已。您再以「世以譜傳而不能以像傳」為關鍵詞檢索,則會有更大的豐收感了: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了解到章舍王氏一脈事跡後,欣然為《王氏宗譜》寫下了《題王氏像讚引》:「世以譜傳而不能以像傳。像譜能並傳者,必先人動業著於當時,盛德垂於後世,乃能傳其像與譜爾。凡俗雖盛不久,未必非以無譜之故也。
  • 學習習近平同志「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時代意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範  ——學習習近平同志「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時代意義」理論札記  作者:韓毓海   「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時代意義」一文,初刊於1997年第1期《福建論壇》雜誌,作者是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
  •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序言
    何帆研究札記微信號:hefancass********************************************寫在前面的話文/何帆阿西莫格羅和羅賓森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序言 文/Daron Acemoglu 本書探討了世界上像美國、英國和德國這樣的富國以及像撒哈拉以南非洲、中美和南亞這樣的窮國之間收入和生活水平之巨大差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