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流行樂壇颳起「英語風」 受青年人追捧(圖)

2020-12-14 搜狐網

  英美元素融入音樂創作 年輕一代聽英文歌長大

  法國流行樂擋不住「英語風」

  章磊 國際周刊專稿

  法國人一向以法語為傲,無論是政府高官還是平民百姓,無不竭力維護法語在世界上的地位,更別說在法國國內。然而,法國流行樂壇卻颳起一股「英語風」,越來越多的流行歌手使用英語創作歌曲,而且得到許多年輕人的追捧。

  法歌手唱英文歌參賽惹爭議

  一年前,當法國的電視三臺選擇電音流行歌手塞巴斯蒂安·泰利耶代表法國參加「2008歐洲電視網歌曲大賽」後,法國政界的反響十分迅速且強烈,許多政客十分生氣。

  弗朗索瓦-米歇爾·戈諾是來自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所在中右政黨人民運動聯盟的議員,他當時要求文化部就此事展開調查。戈諾在呼籲信中宣稱,他對法國電視三臺的選擇感到「震驚」,希望電視臺能重新考慮。

  其他議員也附和戈諾的意見,部分議員甚至認為讓泰利耶代表法國參加演唱比賽可能涉嫌違憲。不久後,惱羞成怒的法國網民也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展開論戰,一時間網上許多論壇、聊天室充斥的都是泰利耶是否能代表法國參賽的激烈辯論。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個歌手參加演唱比賽這麼簡單的事,在法國引起如此激烈的討論?問題就出在泰利耶自己創作的參賽歌曲《神聖》上,那首歌的歌詞幾乎都是英文。迫於壓力,泰利耶在比賽前將《神聖》中的部分歌詞改成了母語法語。

  流行樂壇開始盛行英語

  其實,泰利耶並不是唯一一個違背法國「語言愛國」傳統的歌手,如今越來越多的法國流行歌手和音樂人開始用英語寫歌唱歌,並且吸引了更多的聽眾和支持者。

  法國許多樂隊,例如AaRON樂隊、可酷樂隊、The D覬樂隊等在法國流行歌手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他們的制勝法寶之一就是用英語演唱的歌曲。其他已經得到公眾認可和喜愛的法國歌手,如埃米莉·西蒙和卡米耶等也開始鍾情於英語。創作型歌手卡米耶曾發表了兩張法語專輯,都大獲成功,而她的第三張專輯《MusicHole》則完全用英語創作。

  使用英語創作歌曲,能夠讓法國歌手的專輯在國外賣得更好,獲得更多的國外歌迷支持。然而在法國本土,用英語演唱可能引發嚴重的問題,因為法國法律規定電臺或電視臺上播出的歌曲中,至少40%必須使用法語。法國國內的主要唱片公司都明白這一配額制度的重要性,也經常提醒公司的歌手,如果希望儘快獲得成功,「最好還是堅持使用法語」。

  對此,泰利耶的唱片公司負責人馬克·泰西耶·迪克羅評論說:「法國電臺非常固步自封。如果你用英語唱歌,那麼你需要與麥當娜和碧昂斯等歌星競爭;如果你唱法語歌,那麼你的競爭對手只是約翰尼·阿利代(法國歌壇代表人物)。 」

  年輕一代受英美音樂薰陶

  迪克羅在2000年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倡議法國歌手用法語以外的語言創作並演唱。 「我們在法國的目標聽眾人數眾多,但其他國家的卻很少,」迪克羅說,「這種情況下,歌手不得不使用他們(聽眾)認為合適的語言。 」

  使用英語創作歌曲引發的爭議僅僅是法國與全球化趨勢抗爭的一部分。無論是商界或是文藝界,法國政府和民眾對於英語都有一種矛盾的態度。一方面,法國承認懂英語是從商者能夠獲得成功的關鍵之一,並且也在教育體系中提早引進英語教學的時間;另一方面,法國社會仍然拒絕將英語作為國際通信的首選語言,還強行要求各公司和廣告商將所有文件和廣告語全部翻譯成法語。

  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大多數是20多歲到30歲出點頭的年輕人,接觸的大多是英語的流行音樂。這一代人,無論是歌手還是聽眾,大多是聽著麥可·傑克遜、普林斯、艾拉妮絲·莫莉塞特等國際巨星的歌成長起來的。

  他們聽歌的渠道並不僅僅是電臺或電視,更多的是通過網際網路上的各種信息,包括各樂團在MySpace網站上的主頁、YouTube網站上的視頻等。他們還會與朋友們交換ipod存儲卡上的音樂。

  除了對英語歌曲的喜愛,80年代出生的法國人也對英語國家的潮流十分感興趣,包括美國風格的服飾、星巴克等。

  法國歌手嘗試用英文創作

  而法國的歌手和樂隊在裝扮方面,絲毫不會落後於紐約、倫敦或柏林的潮流。例如The D覬樂隊的主唱奧利維婭·梅裡拉赫蒂,她在歌曲《在我肩上》的音樂電視中中穿著短款的吊帶裙,留著直劉海,耳朵上戴著附有羽毛的耳環,有著獨特的潮流,受到年青人的追捧。

  在巴黎出生長大的梅裡拉赫蒂是個混血兒,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法國人。她學英語的方式就是聽皇后樂隊、瑪麗亞·凱莉及「後裔」樂隊的歌,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查字典。 「這(英語)是我的音樂語言,」梅裡拉赫蒂說,「是我一生都在聽的音樂語言。 」

  2004年,梅裡拉赫蒂遇到了達恩·萊維,兩人隨後創立了The D覬樂隊,並在萊維的小工作室內開始創作。當時,梅裡拉赫蒂並沒有期望自己能夠獲得多大的成功。她回憶說:「當時許多人對我說,『如果你用英語演唱,你永遠無法達到排行榜第一的位置,甚至無法上榜。 』」

  然而,事實卻並不像人們說的那樣。 2007年秋天,一家製作筆記本的商家挑選了The D覬樂隊的歌曲作為廣告音樂,此後不到幾天,這個組合的MySpace網頁點擊率飛速上升。幾個月後,The D覬樂隊推出了專輯《AMouthful》,這張專輯後來成為首張登上法國音樂排行榜第一位的由法國樂隊創作的英語專輯。

  音樂文化更加多元化

  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音樂發行及傳播的方式。藉助YouTube、MySpace等社交網站,法國的歌手可以向眾多網民宣傳展示自己的音樂和照片,並藉此跳過仍在遵循40%以上音樂使用法語 「配額制」的大型唱片公司和電臺。

  與此同時,法國文化的多元化趨勢也逐漸加強。在過去半個世紀,許多新移民和旅居國外的法國後裔來到法國,與此同時法國民眾出國旅遊觀光的頻率也增多了。

  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歐盟的大學交換項目前往國外讀書的法國學生人數增加了超過20倍。除德國外,歐盟成員國中派遣學生出國人數最多的就是法國,而且大多數學生被派遣到了英語國家學習。此外,還有許多學生在大學或中學期間前往美國、加拿大或澳大利亞學習一學期或一年。

  對許多出國留學的法國學生來說,祖國給予他們的自豪感已經不再與「伏爾泰和雨果所使用的」語言聯繫在一起。談到法國國內對語言的保護以及「法語歌曲配額制度」,現年22歲的學生克萊芒特·巴爾比埃認為,「法國仍希望能保有一些與眾不同」。

  作為一個英語樂團的成員,巴爾比埃表示他對政府支持音樂多樣化的想法十分讚賞,「但法國目前使用的方式有點傻」。 「如果繼續支持那些已經過時的、脫離實際的國家象徵,那麼就有點愚蠢了,」他說。

  英美元素融入音樂創作

  對於許多法國歌手來說,用英語演唱的原因並不只是為了增加聽眾的人數。從另一方面來說,當前歌手創作和演唱的歌曲已經不完全是「純法國」風格了。

  具體地說,法國的音樂界也已經受到了其他文化和音樂類型的影響,尤其是來自英國和美國的元素。這種情況下,儘管英語不是法國歌手的母語,但更加適合創作歌曲。

  音樂創作人埃米莉·西蒙同時用英語和法語創作歌曲,她說:「大多數時候,我從樂曲開始,然後就會有歌詞自然而然冒出來。很簡單:如果冒出來的是法語,那麼就是因為那首歌需要用法語;如果冒出來的是英語,……我只是跟著樂曲靈感,然後將冒出來的歌詞記下來。 」

  西蒙目前正在錄製自己的第三張專輯,同時還在為電影《帝企鵝日記》的歐洲版創作歌曲。大約一年前,西蒙為了尋找創作靈感,專程從巴黎搬到紐約。她說,在紐約的生活讓她吸收到了除語言方面的其他元素,讓她此後創作的新歌中都帶上了這段生活的痕跡。

  西蒙解釋自己的創作過程說:「我把所有東西分成部分看待,就好像色彩,你用它們畫畫。創作歌曲也是如此,你需要一些法語、一些英語,然後將它們排好序。到最後,有價值的是整體的大圖片,以及你欣賞它時的感受。 」

  用英語來傳播「法國精神」

  泰利耶的英文歌風波過去已經快一年了,迪克羅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說:「這太瘋狂了。他(泰利耶)甚至被人當做了一個反法國分子。 」

  回憶起他參加2008歐洲電視網歌曲大賽前引發的騷動,泰利耶依然覺得有點滑稽。他最終參賽的那首改編歌曲在比賽前得到了評論家的好評,但在正式比賽中卻表現得差強人意。

  泰利耶認為,使用英語演唱並不會讓他絲毫失去法國人的特徵,反而會讓他的歌能夠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認同,以便傳播「法國精神」。

  「我們這一代必須要懂英語,」泰利耶說,「對我們來說,英語是個好東西。」泰利耶承認已經在學校專門學習英語了,但他的的英語口音還有點奇怪。

  「對我來說,我不可能創作完全的英國歌曲,」泰利耶說,「我的結論是:要想做個好法國人,我必須會用英語唱歌。 」

  ◆泰利耶用英文歌代表法國參賽,一度在法國引發激烈爭論▲TheD覬樂隊主唱梅裡拉赫蒂無論是音樂還是著裝,都受到英美文化的影響卡米耶新專輯《MusicHole》完全用英語TheD覬樂隊的英語專輯《A Mouthful》

相關焦點

  • 流行樂壇又颳起了80年代的disco風-復古迪斯科舞
    作者:Sylvia 來源微信公眾號: QQ音樂 (ID:qqmusic) 潮流是個圈,近年,流行樂壇又颳起了80年代的disco風。
  • 新農村颳起的仿古風,你看到了什麼?
    新農村颳起的仿古風,你看到了什麼?想有個院子很容易,農村幾乎家家戶戶有院子,但是想要有個漂亮的院子,就需要花點功夫了。近幾年來,仿古中式庭院是愈發受到國人的親睞,仿古瓦也跟著流行起來。小小的一方院子飽含文化底蘊,代表著中國人對四合院的喜愛,就像大家對蘇州園林風格庭院的嚮往由來已久,這兩種風格的建築歷史悠久,各有特色。用傳統古瓦建造這種園子太費事,仿古瓦的出現恰好解決了人們的這種顧慮。
  • 金門颳起「免稅店風」(圖)
    臺海網10月3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蘭文 林江琳/文 資料圖)最近,廈門市民陳先生從金門返回,在金門水頭碼頭免稅店買了4瓶金門高粱酒,買金酒已成了他每次途經金門的習慣。
  • 時尚圈颳起一陣「復古運動風」 國潮崛起了(圖)
    時尚圈颳起一陣「復古運動風」,國潮崛起了…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射擊運動員許海峰以566環成績拿下男子自選手槍60發漫射冠軍。  這是該屆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國奧運史上的首枚金牌。國際時尚圈也颳起了復古風,最近,有國際品牌就把復古風玩得很6。
  • 2009歐美流行樂壇回眸:話題多於經典
    單純就音樂而言,2009年的歐美樂壇並不算突出,英國一邊經過去年的「格萊美」大豐收後進入低潮期;美國一邊則是四平八穩地看著大牌們陸續亮相,加之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的突然離世,人們的目光早就不在當下歌手身上,包括《Thriller》在內天王生前的多張經典專輯紛紛成為緊俏商品,登上銷量排行前列,造就了2009年專輯銷量的一大歷史記錄。
  • 濟寧文玩市場颳起「珠珠風」 門檻低受年輕人追捧
    記者走訪發現,最近兩年,上述材料製作出來的手串、念珠、掛珠備受收藏者追捧,行內人士將其統稱為「多寶珠」,並在濟寧文玩市場掀起旺銷局面,每逢周末收藏者如同趕集一般前往「淘寶」。  調查:準入門檻低,深受年輕人追捧  談及為何手串在「一夜之間」成為市場追逐熱點,從事珠寶經營十多年的劉女士道出了其中原委:「和田玉、翡翠、瓷器、青銅器、字畫一直是收藏界主要追捧對象,但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這些藝術品受原材料緊缺以及雕刻工錢猛漲等因素,價值一路高飛,成為高收入人群收藏熱點,尋常老百姓罕有涉及。
  • 動動筋骨查健康 上海科技館內颳起「運動風」(圖)
    動動筋骨查健康 上海科技館內颳起「運動風」(圖)   文/本報記者任荃  梅雨過後,申城的氣溫「噌噌」上躥,而位於浦東的上海科技館內卻颳起了「運動風」。
  • 周董之後,華語樂壇再無中國風
    說到中國風,你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歌手是誰?恐怕十有八九都是周杰倫吧。眾所周知,周董在中國風歌曲這方面的造詣,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恐怕也是沒有來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周董的中國風歌曲無論是作詞還是作曲,無論是演唱還是編曲等等,都是華語樂壇最頂級水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周董之後,再無中國風!我簡單給大家列舉一下周董的音樂製作陣容有多麼強大吧。
  • 周杰倫音樂系列,流行樂壇最重要的音樂人
    新世紀華語歌壇領軍人物,中國風歌曲始祖,被時代周刊譽為"亞洲貓王",是2000年後亞洲流行樂壇最具革命性與指標性的創作歌手,亞洲銷量超過3100萬張,有"亞洲流行天王"之稱,開啟華語樂壇"R&B時代"與"流行樂中國風"的先河,周杰倫的出現打破了亞洲流行樂壇長年停滯不前的局面,為亞洲流行樂壇翻開了新的一頁,是華語樂壇真正把R&B提升到主流高度的人物,引領華語樂壇革命整十年,改寫了華語樂壇的流行方向
  • 法國輕奢品牌受追捧 Lacoste和The Kooples將成一家
    法國輕奢品牌受追捧 Lacoste和The Kooples將成一家來源:聯商網2019-03-23 10:29法國輕奢時尚品牌The Kooples 計劃向瑞士最大連鎖百貨集團Manor AG 的擁有者Maus Frères
  • 《越獄》具中國本土特色流行符號 受到空前追捧
    美劇中國內地隱性流行揭秘    繼日劇韓劇之後以《越獄》為代表的美國電視劇迅速俘獲大批中國白領 其流行帶有鮮明本土文化特色    文/圖記者 嚴利、李穎    2007年1月22日,「休假」已久的美國電視連續劇《越獄》即將重登螢屏。
  • 「開學經濟」颳起「節儉風」,看看萊州家長的表現吧
    「老開學三件套」持續受追捧 家長孩子來「撿漏」「今年比較流行這款流沙筆盒,可自己拼裝也可擦洗,十分便捷。」店內工作人員介紹,隨著生活多元化元素的加入,單一類產品已經被個性化、創新化產品取代,如「發洩」中性筆、摺疊主題筆記本、專屬應援禮物等產品成為學生群新寵兒。此外,她們還利用開學季,針對不同受眾群體喜好,推出「全套」服務模式,根據學生包裝、書寫工具、文具小物等分類,列出小學必備、中學必備用品清單。
  • 周杰倫得到眾人追捧是合理的,因為他改變了華語樂壇格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問題就是他現在安樂也「死」不了,他地位已經在那裡,關於華語流行樂壇他就是繞不開的標誌性人物。就算現在又出一個音樂天才,那也是屬於新時代的標誌性人物了。創作型流行歌手的黃金年齡通常介於20-30歲,除非是那種開創時代的怪物,或者是那種全身投入音樂的偏執狂,不然等到30歲後都不可能回到之前達到的高峰。
  • 童話電影受追捧 迪士尼為《灰姑娘》選女主角(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新片推薦>正文童話電影受追捧 迪士尼為《灰姑娘》選女主角(圖) 2012-12-03 10:11 來源:人人影視 作者:
  • 最受追捧的10大手環 你叫得出名字麼?
    最受追捧的10大手環 你叫得出名字麼?時下最為流行的腕錶與手環多個疊戴的方式早已深入人心,頗受到「白富美」與「高富帥」的追捧。可他們手腕上那些層層疊疊的手環,你都能認出多少?時髦不一定非要「大包小包」,從這些精緻小物下手,同樣出彩。無論是珠寶大牌的金屬手鐲,還是時尚品牌的皮質手環,今天編輯就為你獨家揭開這些大熱款的面紗。
  • 運動場上颳起「民族風」
    原標題:運動場上颳起「民族風」  本報訊 趙文輝、趙迎旭報導:孔雀拳、霸王鞭、「跳南澗」……是不是很像少數民族運動會?但在雲南省南澗縣人武部,這些項目已成為軍營運動場的一大特色。   近日,筆者走進該人武部的運動場,一股「民族風」撲面而來。在場地一側,官兵們正在練習健身操「跳南澗」。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鄧麗君對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者至少現在也暫時還沒出現,鄧麗君出現之後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華語流行音樂,還為亞洲不同流行音樂間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鄧麗君也是華語樂壇第一位具國際影響力的巨星,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人氣都非常高。
  • 對華語樂壇影響很大的日本國寶級歌姬
    她對華語樂壇的影響力很大,有人統計,大概有六十九首歌被華語樂壇翻唱,一共有一百三十二歌手翻唱過。>徐小鳳 人生滿希望 中島美雪 雨が空を舍てる日はRURU 美麗心情 中島美雪 帰省以上只是大家所熟悉的10首有代表性的歌曲,以前聽範瑋琪《最初的的夢想》時只覺得好聽,後來聽朋友介紹去聽聽原唱,而後一發不可收拾,才知道中島美雪這位樂壇大才
  • 童軍總會十萬大軍 「制服團體」緣何受港人追捧?
    童軍總會十萬大軍 「制服團體」緣何受港人追捧?圖為參加會操的童軍成員。 新華社發   1月18日,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成立儀式在解放軍駐港部隊昂船洲軍營舉行。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夫人梁唐青儀出任青少年軍總會司令員。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是香港唯一以中式軍事步操為訓練基礎的自願性制服團體。香港青少年軍總會的成立,再次將「制服團體」——這一香港文化中不能不提的重要元素拉入人們視線。
  • 颳起白毛風 能見度幾乎為零 明天天氣是這樣的…
    颳起白毛風 能見度幾乎為零 明天天氣是這樣的… 2020-12-12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