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種水果開始大量上市,十分受到百姓的喜愛。這就是被譽為「水果界維c之王」的冬棗。
但有人一邊吃著一邊就納悶了,這個時候正是夏天開始的時候,怎麼會被叫為「冬棗」了,也應該叫「夏棗」啊!
還有網友說:「怎麼現在冬棗就有得吃了,不是冬天才有的嗎?」
咳咳,大叔今天就要科普一個小知識了。
這種清脆的棗子品種名就叫冬棗。並不是因為冬天成熟才被稱為冬棗喲~
過去是秋冬季成熟的,一般早熟一點的冬棗是在8月、9月份上市,有的地方甚至在10月才能上市。因著成熟較晚,北方這個時節已經降溫入寒,所以叫「冬棗」。
但現在近幾年由於產地的轉移以及種植技術日漸成熟,人為打破了冬棗的休眠期,通過人為控制棚內的溫、溼度,使棗樹逐漸提前萌芽、開花、結果的時間。所以,在酷熱的6月中下旬開始就能嘗鮮啦!
6月份上的通常是早期果,不同產地生長、成熟時間會有差異,因此咱們通常可以從6月一直吃到11月。
現在你知道冬棗名稱的來歷了吧!
「水果界維c之王」冬棗
別看冬棗個頭小,它的優點卻有很多,冬棗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
冬棗果實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E、鉀、鈉、鐵、銅等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稱。
冬棗維生素C含量也極高,每100克果肉維生素C含量高達380~600毫克,是蘋果的70倍,柑橘的16倍,連以往被認為富含維生素C的山楂和獼猴桃也甘拜下風~
最最重要的是,它含糖量適中,具有清腸胃,促消化的功效,是美容和減肥的上上之選,尤其對女性來說,還能補氣血、延緩衰老。
中國的棗鄉-陝西大荔,產品遠銷國外
話說冬棗可就不得不提中國的棗鄉-陝西大荔。陝西大荔縣地處秦嶺腹地,境內渭、洛、黃三河交匯,年平均氣溫13度。
大荔縣向來有「冬棗第一縣」之稱,民間有著「先有冬棗樹,後有大荔縣」之說,大荔棗樹栽培時間悠長,果農經驗世代傳承!早在2000年前,大荔縣沙苑一帶就種植有棗樹。明朝年間大荔冬棗已成為皇室貢品。
這裡背靠黃土高原,面朝滾滾黃河,土壤以粘質壤土為主,有機質豐富。光照時間長,雨量較少,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冬棗生長,連年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陝西省著名商標」等殊榮。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特的生長條件。也使得自然成熟後的冬棗汁多無渣,飽滿香甜。因此,產自這裡的冬棗全國獨一無二,難有任何一個地方能與之媲美。
為了確保最好的口感,當地人一直堅持綠色種植,不用化肥,完全自然成熟、無公害。這樣結出的棗子湊近一聞,就有濃濃的棗香撲鼻而來。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款大荔冬棗,產地現摘現發,大荔冬棗棗肉細嫩,口感細嫩酥脆,味道香甜。皮薄肉脆核小,關鍵可食率達到95%。
咬一口嘎嘣脆,吃起來口感香脆,汁多無渣,一個接一個停不下來!
人生實苦,輾轉百年。在最好的年紀,一定要去做最正確的事情。
正如大荔冬棗,經過數個月陽光的洗禮與溫差的沉澱,脆甜如蜜,正是享用的最好時間。
傍晚下班回家,和老婆孩子同吃一盤冬棗,清爽怡人,沁人心脾。
父親節要到了,去看望下父母,提一箱大荔冬棗,陪著老人一起吃棗,願他們青春不老,身體健康;
朋友聚會,順便提一箱大荔冬棗,願我們深情厚誼,風雨同舟;
去拜訪領導,提一箱大荔冬棗,望彼此關係更親,事業更旺。
大荔冬棗,脆甜多汁居家閒暇小吃。不管是追劇,還是學習的間暇。來上三顆,能讓你精神倍增!
點擊下方商品卡連結,給家人一份愛的關懷,點擊購買:
關注我@三有大叔,歡迎轉發、留言、點讚,希望每天可以給你帶來更多好看、好玩、好吃的文章!-原創文章,圖片部分源自網絡,禁止搬運、抄襲!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閱讀
外國人眼中黑蛋,被評世界黑暗料理之首,網友:就不能加點醬油
澳大利亞總理一句話打臉美國,惹眾怒後道歉,網友:給你上歷史課
包粽子時,千萬別包進去「毒」紅棗,記住這3點,紅棗香甜大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