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區委書記董國喜,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殷俊,區關工委主任葛志勝一行先後來到吳城小學、韓橋中心小學、銀川路實驗小學視察「校站結合」暑期輔導站工作開展情況。區委辦、教體局、民政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活動。
吳城小學中心輔導站自2016年正式開班以來,5個暑期裡共開辦 「校站結合」輔導班32個,參與老師68名,受益兒童近千人,連續四年被市、區關工委評為「校站結合」工作先進集體。
董國喜翻開教師自編的暑期輔導教材,稱讚教材內容既具有淮陰特色,又貼合教學實際。版畫班是吳城小學中心輔導站的特色教學項目之一。教室裡,孩子們在一絲不苟地製作自己的創意作品,有的畫稿、有的刻版、有的磨印。董國喜走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親切交流,並為孩子們的想像力、創造力點讚。
董國喜說,讓留守兒童和建檔立卡特困家庭學生在暑期得到溫暖和照顧是「校站結合」輔導站的重要職責,學校要做好特色教育課程安排,既保證教學內容的正規、規範,也要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開拓視野、增長才幹、快樂成長。
韓橋中心小學暑期輔導站內,一張張彩紙在摺紙社團的孩子們手中變幻出各種造型。8歲的狄梓萱將自己製作的房屋造型的手工作品送給董國喜,董國喜勉勵小姑娘堅持自己的愛好,長大以後爭取當一名建築師,能夠設計、建造更多漂亮實用的房子。
在兒童關愛之家,志願者老師正在陪同留守兒童和遠在外地工作的母親進行視頻連線。董國喜對學校安排孩子們和父母親視頻聊天的貼心、暖心做法予以肯定。同時,董國喜也對參與暑期課外輔導活動的教幹教師、「五老」人員和志願者們表示感謝和慰問,希望他們用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藝術積累為農村偏遠地區的孩子們提供良好的教育。
創客、編程、建模、機器人、3D列印……銀川路實驗小學的各種科技教育培訓特色課程深受孩子們歡迎。小創客們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創意作品。當得知學校為三年級以上學生普及計算機課程、多名學生在省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時,董國喜對學校富有前瞻性的課程設置表示肯定,希望學校用好這一平臺載體,激發孩子們無窮的創造力。
除了特色鮮明的科技課程外,學校還開設了電子琴、古箏、二胡等藝術課程和足球、籃球、輪滑等體育課程。董國喜叮囑學校負責人在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同時,要充分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確保孩子們在輔導站學得開心、安全。
融媒體記者:蔣佳佳 劉須連
本期編輯:李小堃
審校:居付晴 楊劍鋒
審核:李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