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楊希林
圖片來源:台州市愛鳥協會供圖
最近,台州灣集聚區溼地迎來一位神秘的「天外來客」:它身著潔白的羽衣,鼻子前一抹亮色分外矚目。它就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疣鼻天鵝。
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這隻疣鼻天鵝,是台州市愛鳥會會員雷電11月18日拍攝到的。這名愛鳥客注意到,這隻天鵝長相和大天鵝、小天鵝有明顯差異:它的脖子更加修長,還有一雙漂亮的「紅唇」與潔白的羽毛相襯,鮮豔動人。而且,和其他天鵝不同,這隻天鵝略顯「高冷」,在水面上行動時略顯拙笨,很少發出叫聲。
經浙江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野鳥分會確認,這隻天鵝正是疣鼻天鵝,也是浙江省內首次記錄到的越冬個體。
先給讀者來個小科普:
疣鼻天鵝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中國繁殖於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地,是一種大型的遊禽,棲息於湖泊、江河或沼澤地帶。和大、小天鵝不同,疣鼻天鵝因前額有一塊瘤疣的突起而得名,不但嘴的顏色特殊,體型也更大,飛行的時候不像大天鵝一樣喜歡叫,而是非常安靜,有「無聲天鵝」的稱號。疣鼻天鵝在陸地上行動笨拙,遊起泳來卻非常快。疣鼻天鵝羽毛潔白,遊泳時脖子比大天鵝更彎曲,是體態最優美的天鵝。因此最早的《醜小鴨》故事插圖上,畫的都是疣鼻天鵝。
疣鼻天鵝少部分遠東種群冬季會南遷到黃河三角洲越冬,極少出現在長江以南地區,在浙江為罕見迷鳥。值得一提的是,疣鼻天鵝是非常忠貞的鳥類,配偶終生生活在一起。因此,這隻「落單」的天鵝,也讓不少愛鳥客擔心。
不過,這次疣鼻天鵝從西亞線跑到東亞線上來,跟氣候變化有關,但也從側面說明,台州灣集聚區溼地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適合鳥類生存。
隨著近年來台州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在台州「驚鴻一現」。一起來看下台州都曾吸引過哪些美麗又罕見的生物: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也是一種瀕危珍稀鳥類,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由於對環境十分敏感,黑臉琵鷺被視為溼地環境質量的指示性物種。2013年10月31日,中科院生態學專家趙江波在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首次觀測到黑臉琵鷺,此後每年冬季,漩門灣溼地公園都能監測到黑臉琵鷺80隻左右,根據鳥類專家評估,漩門灣溼地公園已經成為全球黑臉琵鷺越冬種群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
黑鸛
2016年以來的每個冬季,世界瀕危珍禽、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都會準時相約台州玉環漩門灣,該地的黑鸛是目前浙江唯一穩定的越冬種群。
卷羽鵜鶘
在台州灣濱海溼地發現的這些鳥類中,最珍稀的,就是2016年春萌翻微信朋友圈的大嘴鵜鶘。這種學名為卷羽鵜鶘的珍稀鳥類來自遙遠的西伯利亞,在東亞的種群不足百隻。2016年春節,有愛鳥客在台州灣濱海溼地就發現了37隻,此後這幾年,它們一直將台州當成了在南方越冬的家園,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飛行到中國南方過冬。想去一睹卷羽鵜鶘風採的讀者,可以抽個時間,帶上相機,去台州記錄它們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