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溼地」居延海溼地迎來疣鼻天鵝 數量創紀錄

2020-12-19 杭州網

央視網消息:近段時間,正是大量過境候鳥南遷的高峰期,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居延海溼地迎來了大批過境候鳥。這些候鳥做客居延海溼地,在這裡覓食、嬉戲、逗留。

在居延海溼地的水面上分布著成群的水鳥,或棲息覓食,或低空飛翔,鳥鳴聲此起彼伏。當地保護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為保護過境候鳥安全南遷,加強了日常巡護和監測工作,密切關注鳥類遷徙變化情況。在監測中,工作人員發現溼地中出現了數量較多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疣鼻天鵝。

居延海溼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 範建利:現在是居延海溼地鳥類遷徙的高峰期,鳥類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尤其是疣鼻天鵝目前數量已經達到了400隻左右,這也是我們近十年來發現疣鼻天鵝種群和數量最多的一次。

目前,遷徙至居延海溼地棲息覓食的鳥類主要有白骨頂雞、赤嘴潛鴨等,數量多達三至四萬隻。近期,還會陸續有各種鳥類將「攜家帶口」飛抵這裡,待補充體力後繼續踏上南遷的徵途。

相關焦點

  • 伊寧縣天鵝泉溼地公園迎來越冬疣鼻天鵝
    伊寧縣天鵝泉溼地公園疣鼻天鵝覓食嬉戲 天山網訊(文/記者沈祖嘯 圖/視頻 韓新林)「現在這裡的環境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疣鼻天鵝選擇在此越冬。「11月17日,剛剛給疣鼻天鵝投放完食物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天鵝泉溼地公園管理員韓新林告訴記者。 5隻、8隻……28隻,近年來,來這裡過冬的天鵝越來越多,韓新林每天觀察也越來越細,記錄的天鵝的數量越來越精確。「今天有28隻,自10月27日迎來今年第一批天鵝後,我每天登記當天的天鵝數量。」他說,自己認得這裡的每隻天鵝。
  • 台州灣溼地迎來疣鼻天鵝,《醜小鴨》原型就是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楊希林圖片來源:台州市愛鳥協會供圖最近,台州灣集聚區溼地迎來一位神秘的「天外來客」:它身著潔白的羽衣,鼻子前一抹亮色分外矚目和大、小天鵝不同,疣鼻天鵝因前額有一塊瘤疣的突起而得名,不但嘴的顏色特殊,體型也更大,飛行的時候不像大天鵝一樣喜歡叫,而是非常安靜,有「無聲天鵝」的稱號。疣鼻天鵝在陸地上行動笨拙,遊起泳來卻非常快。疣鼻天鵝羽毛潔白,遊泳時脖子比大天鵝更彎曲,是體態最優美的天鵝。因此最早的《醜小鴨》故事插圖上,畫的都是疣鼻天鵝。
  • 新疆迎來大批疣鼻天鵝「回家」越冬
    進入11月中旬,新疆伊寧縣天鵝泉溼地公園陸續飛來疣鼻天鵝,回到這裡越冬。 陳詠梅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13日電(陳詠梅)進入11月中旬,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天鵝泉溼地公園陸續飛來疣鼻天鵝。受氣候影響,與往年相比,今年天鵝遷徙時略遲。
  • 鄭州北龍湖溼地公園迎來6個新生命
    近日,此前「落戶」鄭東新區北龍湖的兩隻疣鼻天鵝,成功孵化出了6隻天鵝寶寶。從過客到「落戶」鄭州,是什麼讓它們最終選擇在北龍湖安家?驚喜北龍湖溼地公園迎來6個新生命5月15日下午,鳥類攝影愛好者武女士頂著炎炎烈日來到北龍湖溼地公園秋葉島(心形島)對岸架好機位,靜靜地觀察著。
  • 生態環境優良 新疆伊寧又添一處疣鼻天鵝棲息地
    跟隨「雙節」到來的腳步,新疆伊寧縣第二處天鵝棲息地迎來60隻疣鼻天鵝。伊寧縣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新疆伊寧10月4日電(覃峰 陳詠梅)跟隨「雙節」的到來,新疆伊寧縣第二處天鵝棲息地迎來60隻疣鼻天鵝。該處棲息地位於伊犁州伊寧縣薩木於孜鎮撒拉村伊犁河邊的一處魚塘,與第一處棲息地伊寧縣天鵝泉溼地公園僅距60公裡。記者在魚塘水面上看到,疣鼻天鵝或互相打鬧撕咬,或扎進水裡覓食。馬順國和其他幾位村民自發組成了護鵝隊,每天至少4次來查看天鵝遷徙數量,還會根據天氣情況給天鵝補飼。
  • 2019樓市壓軸大片:三垟溼地裡,首座高端住宅發布,定名「龍湖·天鉅」
    對於樓市來說,三垟溼地是一個自帶光環的板塊。自2005年起開發建設,這塊自然寶地的商品房卻一直「斷供」,直至2019年6月,這裡終於迎來了第一塊、也是目前唯一一塊宅地的出讓,而該地塊最終由龍湖競得。11月1日,隨著一條溼地風光大片的公映,龍湖的這部溼地作品也正式揭開了面紗,命名「龍湖·天鉅」。
  • 「溼地課堂」溼地知識小百科第七期:挺水植物之蘆葦
    那麼,蘆葦屬於溼地植物的哪個類別呢?( )A.浮葉植物B.沉水植物C.挺水植物D.漂浮植物認識蘆葦蘆葦是溼地環境中生長的主要植物之一。生態價值1蘆葦根莖四布,有固堤之效;蘆葦能吸收水中的磷,可以抑制藍藻的生長。大面積的蘆葦不僅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所形成的良好溼地生態環境,為魚、蝦等野生動物提供賴以為生的養分,也為鳥類提供棲息、覓食、繁殖的家園。蘆葦的葉、莖、根狀莖都具有通氣組織,有淨化汙水的作用。
  • 【生態文明@溼地】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人工築巢請來「鳥醫生...
    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何川 攝)央視網消息(記者 何川)近日,「生態文明@溼地」記者團一行走進貴陽市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深入了解溼地生態系統如何環環相扣,相依相存。工作人員安裝人工鳥巢。貴陽市政府通過『世界眼光、國內一流、貴陽特色』的要求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企業捐資』的模式打造溼地公園,走出了一條超常規發展之路。」張海波說,公園的建成,改變了周邊棚戶區垃圾成堆、汙水橫流的現象,融合多種自然景觀與別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於一體,成為喧囂的城區內市民體驗自然之美的一處理想場所。鳥類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溼地生態系統健康程度的指示物種。
  • 杭州打造"溼地水城" 讓生態文明之光更璀璨
    如今,杭州正以打造「重要窗口」的領頭雁標準,按照「山水相融、湖城合璧、擁江枕河、人水相親」的理念,以高水平打造「溼地水城」為建設新時代美麗杭州的主抓手,推動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深入推進大運河保護、傳承和利用,推進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提升三江兩岸生態人文景觀,努力打造更多人民群眾共享美好生活的綠色空間,努力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彰顯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為生態文明之都書寫更加絢麗的詩篇
  • 又是一年觀鳥時 天津北大港溼地迎接大批「遠方來客」
    北大港水庫西部就是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又是大港城區與大港油田的天然分界,而這塊溼地的核心區域還同時充當著工業生產汙染「過濾池」的作用,調解著大港整個生態系統和地區小氣候,再加之大港溼地公園的建設,建立在大港生活區和工業區之間的生態屏障已逐漸成形,周圍人們生活環境得到大力改善。起飛、降落時的反嘴鷸形態格外優美。
  • 鐵嶺蓮花湖溼地生態恢復成效顯著 溼地公園荷香滿園景色怡人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鄭陽)日前,記者在我省「推動生態建設和糧食生產、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專題網絡媒體、網絡名人採訪活動中了解到,鐵嶺市蓮花湖的生態恢復工作使溼地周邊已受汙染、不能耕種的土地逐步恢復成溼地生態系統,不僅極大改善了生態環境,依託溼地建設的蓮花湖溼地公園夏季荷香滿園
  • 福建農林大學溼地公園:在人聲鼎沸處展現生態文明風採
    校內人聲鼎沸,恢復性溼地公園成了野生鳥類的「天堂」,也成了向3萬多名師生實地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課堂。看著充滿靈性的「溼地公園」,誰也不曾想,這曾經是一片面臨水體富營養化威脅的荒蕪魚塘。 「這是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俞孔堅帶給我們的啟發。前幾年,《中國青年報》報導了他主持設計的中山岐江溼地公園,我們現場考察後被震撼了。於是下決心回來也大膽試驗。」
  • 臺南溼地,原始又多樣化的溼地生態,素有迷你版亞馬遜之稱
    臺南溼地,原始又多樣化的溼地生態,素有迷你版亞馬遜之稱臺南是臺灣最早期開始發展的地方,至今仍保存珍貴的歷史遺蹟如十七世紀荷蘭人建造的城牆,以及十九世紀末日本人開始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的無數建築遺物。其實,臺南市除了是一個歷史名城外,也是生態旅遊的不錯選擇。其中有「臺灣迷你版亞馬遜河」之稱的四草綠色隧道,最為知名。搭乘小船漫遊其中,恍如走進南美洲的亞馬遜河,一嘗南美風情。四草位於臺南市安南區,濱臨臺灣海峽,以明朝鄭成功時期的歷史遺蹟和生態景點而著名。四草擁有紅樹林形成的綠色隧道,是臺南市最佳的紅樹林自然觀察區。
  • 最美溼地公園在哪裡?舍臺灣臺中的高美溼地其誰!
    高美溼地,全稱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它是臺灣西海岸一處生態保護區,位於臺中市清水區西側,綜合淡水注水與潮汐交替所構成的海岸溼地。具體位置介於大甲溪與臺中港之間,其行政區劃跨越高北、高西、高南三裡,皆轄屬清水區。
  • 歷來「斷供」的三垟溼地,首座高端住宅上新,定名「龍湖·天鉅」
    自2005年起開發建設,這塊自然寶地的商品房卻一直「斷供」,直至2019年6月,這裡終於迎來了第一塊、也是目前唯一一塊宅地的出讓,而該地塊最終由龍湖競得。 11月1日,隨著一條溼地風光大片的公映,龍湖的這部溼地作品也正式揭開了面紗,命名「龍湖·天鉅」。溫州的視線,再一次被聚焦在了這片寶貴的溼地資源上。
  • 晉寧滇池溼地迎來最佳觀賞期
    掌上春城訊近日,昆明晉寧南滇池溼地迎來最佳觀賞期,色彩斑斕,景色迷人。晉寧南滇池溼地位於滇池南岸的昆明市晉寧區,坐擁53公裡滇池湖岸線,歷史悠久,山川秀美。晉寧區南滇池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滇池最南端,是昆明市最大的河口溼地。
  • 「佛山」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棲息鳥類超60種
    展翼能達2米寬的蒼鷺、婀娜多姿的白鷺……今年,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組織了多場觀鳥科普活動,揭開了這個鳥類天堂的神秘面紗。目前,該溼地公園共有鳥類62種,鳥類資源豐富,其中不乏國家級和省級保護物種。該溼地公園位於佛山三水新城核心區,卻保留著優異的溼地環境和生態資源,與快節奏的都市生活相得益彰。
  • 鹹寧向陽湖溼地公園迎來今冬第一批「客人」
    (通訊員:呂勇)11月19日,鹹寧向陽湖溼地公園迎來今冬第一批「客人」,成群結隊的小天鵝從遙遠的北方,長途跋涉,抵達溼地公園。向陽湖溼地公園位於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主線上,是候鳥遷徙的重要一站。這裡水草豐美,生態良好,生物多樣性豐富,每年12月至來年3月,大量候鳥前來過冬,繁衍生息。近年來區政府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採取拆除圍欄、圍網養殖,退漁還湖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各種鳥類種群數量逐年增加,2018年1月17日在公園內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黑鸛。2019年12月21日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 規範溼地利用行為 發揮溼地生態功能
    本報訊(記者 盧小龍)昨日,記者在市林業局採訪時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我市淮河流域溼地的保護修復,規範溼地利用行為,充分發揮溼地生態功能,近日我市出臺了《關於淮河流域溼地保護修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河南省溼地保護率過半 生態如畫 鳥兒安家
    12月20日,幾千隻大雁、野鴨等候鳥在寧陵縣黃河故道溼地五屯水面自由嬉戲。記者 聶冬晗 攝  溼地公園綠意空間  截至目前全省受保護溼地面積為489萬畝溼地保護率由2015年的37%增加到51.93%  今年申報的27個省級溼地公園批覆後全省國家級、省級溼地保護區和溼地公園數量將達到115個溼地保護體系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