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新聞網訊(記者鄭陽)日前,記者在我省「推動生態建設和糧食生產、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專題網絡媒體、網絡名人採訪活動中了解到,鐵嶺市蓮花湖的生態恢復工作使溼地周邊已受汙染、不能耕種的土地逐步恢復成溼地生態系統,不僅極大改善了生態環境,依託溼地建設的蓮花湖溼地公園夏季荷香滿園、景色怡人,還成為鐵嶺發展文化旅遊業的重要支撐。
蓮花湖溼地生態逐漸恢復有效淨化鐵嶺地表水質
溼地享有「地球之腎」美譽,在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徑流、改善水質、調節小氣候、提供食物及工業原料、形成旅遊資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綜合功能。鐵嶺蓮花湖溼地在有效淨化地表水質、逐漸降解土壤中汙染物的同時,經溼地淨化後的中水進入鐵嶺城市內河,作為生態景觀用水,不僅提高了蓮花湖溼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對逐步實現鐵嶺城市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異質性和穩定性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介紹,2006年以前,由於歷史原因及環境變遷,鐵嶺市原有蓮花湖溼地功能明顯退化。一方面人們長期盲目開墾荒地、圍湖造田,使溼地面積逐年減少,溼地水質不斷下降;另一方面,由於多年接納鐵嶺市銀州區南部的城市汙水,加之周邊農民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使蓮花湖溼地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湖水、底泥中汙染物指標明顯超標,達到嚴重汙染程度。溼地的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溼地水質已不能適應農業灌溉和漁業生產的需要,湖內水生生物種類與數量銳減,導致蓮花湖生態系統日益脆弱、功能退化。
2006年,蓮花湖城市溼地公園正式開始進行恢復性建設。2009年該公園獲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榮譽稱號。蓮花湖城市溼地公園位於鐵嶺市新老城區之間,綠化面積293公頃,水域面積289公頃。現有237種植物和200多種野生動物,僅鳥類就達123種之多,其中有國家Ⅰ、Ⅱ級保護鳥類10種。
鐵嶺蓮花湖城市溼地公園的人工溼地接納鐵嶺市汙水處理廠一級A出水,日處理規模5萬噸,城市中水通過提升泵站提升後經5.1公裡輸水管線送至人工溼地,整個溼地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5.9天,通過潛流溼地內碎石、石灰石、沸石填料以及表流溼地土壤、水生植物後,經填料、土壤、微生物共同作用使城市中水深度淨化,排入蓮花湖中,大幅度削減了汙染。人工溼地出水給蓮花湖補水的同時,也切實改善了該湖下遊遼河鐵嶺段出境水質。
接天蓮葉無窮碧——鐵嶺蓮花溼地景區滿園荷香、景色怡人
依託生態系統逐步恢復的蓮花湖溼地,鐵嶺蓮花溼地景區現已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每到夏季,荷香滿園、遊人如織。
據介紹,該景區鳥類資源豐富。作為近123種鳥類棲息地和遷徙通道,遊客在這裡有機會看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種——東方白鸛;國家二級保護鳥類9種——大天鵝、鴛鴦、鳶、紅腳隼等。每年春、夏、秋三季,蓮花湖湖面鶴舞鶯飛,成千上萬的鳥類在這裡棲息繁衍。
該景區種植各類品種荷花、蓮花1200多畝。2013年以來,景區依託蓮花溼地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地理優勢成功舉辦了六屆「中國·鐵嶺荷花文化旅遊節」、三屆迎春燈會、三屆秋季菊花節和首屆「中國鐵嶺雪域花燈冬季旅遊節」。其中,2016年的第五屆全國荷花品種展暨第四屆「中國·鐵嶺荷花文化旅遊節」成功創造了新的金氏世界紀錄——最多荷花品種同時展出紀錄,當時,由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認證成功的荷花品種共有619種。
「怡神水鄉無需南,荷塘月色咫尺間。園建銀州新天地,讚美亭亭出水蓮。」該景區的怡荷園薈萃了鐵嶺本地紅蓮系鄉土品種和從武漢東湖中國荷花研究所引進的共550多個品種的精品荷花,是景區的荷花精品區。
溼地與森林、海洋一起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在該景區的溼地探秘景點,建有人工溼地微縮模型一座,集中展示了人工溼地的構造和人工溼地處理、淨化城市中水的功能及過程。該景區的人工溼地功能區位於蓮花溼地北部,佔地面積67.68公頃,由潛流溼地和表流溼地組成,主要功能是淨化水質。鐵嶺老城區的汙水經汙水處理廠處理後,流經潛流溼地和表流溼地再進入蓮花湖。其中潛流溼地分3個獨立單元,每個單元分又為12個細小的單元,各小單元內填充碎石、石灰石、沸石等填料。當水流經填裝的填料時,填料中的孔隙對水中的磷、氨氮、懸浮物等汙染物進行吸附、過濾。此外,景區建設者在潛流溼地和表流溼地栽植了香蒲、茭草、蘆葦、水蔥、荷花等十五種水生植物910萬株。當水流經潛流溼地和表流溼地種植的植物時,填料、土壤及植物根系中的微生物的生物化學反應也可以進一步去除汙染物。深度淨化的中水有效減少了蓮花湖水體水質汙染。經過淨化的中水COD含量由進入蓮花湖溼地前的每升60毫克下降到每升20毫克。此舉每年可減少有機汙染物500噸,基本實現了老城區汙水對遼河的零排放,可有效改善遼河幹流水質。
除怡荷園和溼地探秘景觀區外,鐵嶺蓮花溼地景區還有柳堤花島、鳥島、曲苑荷風等景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