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閣寺的枯山水
實驗數據採集設備按照編好的程序自動工作,例如多次測量取平均值這件事情,自動進行的話每分鐘大概能測100次,比手動測量效率高得多
出了吉田神社,沿著今出川通(Imadegawa)向東走1000米左右,就到了著名的銀閣寺(Gingakuji),寺內的景色最特別的是沙子擺成的灘與向月臺,以及象徵日本文化的鳳凰殿(其實金閣寺的更有名,留著下次拜訪),日本園林多數依山而建,其特色主要是造型別致的松樹,誇張的飛簷,恰當搭配的水池,與內部擺設(這次沒開放)。時值盂蘭盆節間,來往的日本遊客非常多,外國遊客也不少,進寺的路上日本傳統小吃、紀念品販賣的家庭式小鋪子絡繹不絕,主人們不斷地向往來的遊人問好,讓人倍感親切。在銀閣寺內的山上可縱覽京都全景,全市無高樓,視野開闊,讓人心曠神怡。
出了銀閣寺,依山而行,沿著著名的哲學之道向南走,經過多座寺院與神社,體驗著寺町的安靜祥和,寺町居住的多是日本的中產階級,宅子較大,裝修美觀,家家戶戶都有兩輛以上的汽車,名車不少,這裡順便再提一下對在日本駕車的感想,日本的街道之狹窄讓人難以想像,駕車要求十分精確,任何多餘動作或者不精確的行動都會造成磕碰,真叫人感嘆。哲學之道很長,因為下著小雨,我覺得不太方便,就只走到中段的熊野若王子神社便開始折回,路上還驚奇地發現了一座與周圍景色格格不入的洋館。從神社開始折向,沿著丸太町通(Marutamachi)向西走700米左右,就可看到平安神宮(Heian),這是典型的日本平安時代的建築風格,正門名為「應天門」,不知道與南京有什麼關係,與我肯定是沒啥關係。
日本夏天很熱
神宮廣場地面以粗沙構成,場面宏大,置身其中,就有點源氏物語當中紅葉賀或者花宴之類章節的感覺。神宮內院甚廣,此次就暫時擱置,等下次與神宮前的其他景點一起拜訪。
出了平安神宮,本來還想繼續走,可惜突然大雨滂沱,只好匆匆打傘沿著東大路通(Higashioji)走回了住處。日本人對於傳統的東西保留很好,尤其是跟宗教有關的,神社是日本民間神話的縮影,本土神話(神道)為多神體系,所以神社供奉各路大神小仙。而寺廟則是由隋唐傳來的佛教體系,日傳佛教好像宗派上和大陸的主流佛教宗派不太一樣。過了幾日,聽說延曆寺在夏季的夜晚有「法燈花」開放,就和組裡的Postdoc,來自加拿大的Darren一起乘著夜色,坐支線輕軌,來到了比叡山西山腳,然後乘纜車上到半山腰,冒著小雨Hiking一段路,來到了著名的延曆寺,日本佛教天台宗的本院,以其「根本中堂」之中持續了一千兩百多年的「不滅法燈」而聞名。戰國時代的延曆寺曾被織田信長的軍隊完全焚毀過。本來以為夜色中照相機的效果不佳,沒想到我的小傻瓜機發揮了超出我想像的水準,也許是因為到處燈火通明的原因吧。這個燈籠讓我印象深刻,這表示一種審美和文化
因此,他們需要利用一天大概1/3的時間在外打工掙錢,例如利用京大學生的招牌在補習學校(塾)當老師,或者進入私立高中代課,然後再到研究室做研究,因此他們幾乎是沒有休息日的,每天也是從早幹到晚。因此,日本人具有與生俱來的韌勁和執著,讓人不得不佩服。
中川同學,他家住西之宮市,每天路上往返需要4小時,任勞任怨的樂天派,英語不錯,跟我很聊得來(後來他碩士畢業去了企業從事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