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老師求學回憶——京都之行2,在京都的科研生活

2021-02-14 ALab海派奧賽
在京都的日子裡,主要有兩點收穫,第一是見識了日本人的執著,可以把一件事情長久做下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第二是見識了日本人做事情的專業程度,做科研的就是做科研,不會去經商,做餐館的就是會服務,事無巨細都考慮周到,永遠對顧客笑臉相迎。

銀閣寺的枯山水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日本人把工作態度和自己的想法分的很清楚,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那樣熱情好客的民族到了燒殺搶掠的時候一點都不手軟,因為好客是要賺你的錢,侵略是要徹底統治和奴役別的民族。
所以,日本人看上去很友善,實則有些是壞到骨子裡的。今天是周日,上午Check自動運行的低溫設備和數據採集,並且對京都地圖做了一些功課之後,下午開始了徒步京都的第一次嘗試,這次我想展示一下京都的寺町,傳統,靜謐。

實驗數據採集設備按照編好的程序自動工作,例如多次測量取平均值這件事情,自動進行的話每分鐘大概能測100次,比手動測量效率高得多

出了京大正門,第一站目標是京大附近的吉田神社(Yoshida),神社在小山上,被山林包圍,其中十分蔭涼,社外是普通的町民居,社內供奉著日本傳統神明(具體我也搞不清是哪路神仙,不過我還是照例參拜) 給人的感覺和動畫裡出現的神社差別不大。

出了吉田神社,沿著今出川通(Imadegawa)向東走1000米左右,就到了著名的銀閣寺(Gingakuji),寺內的景色最特別的是沙子擺成的灘與向月臺,以及象徵日本文化的鳳凰殿(其實金閣寺的更有名,留著下次拜訪),日本園林多數依山而建,其特色主要是造型別致的松樹,誇張的飛簷,恰當搭配的水池,與內部擺設(這次沒開放)。時值盂蘭盆節間,來往的日本遊客非常多,外國遊客也不少,進寺的路上日本傳統小吃、紀念品販賣的家庭式小鋪子絡繹不絕,主人們不斷地向往來的遊人問好,讓人倍感親切。在銀閣寺內的山上可縱覽京都全景,全市無高樓,視野開闊,讓人心曠神怡。

出了銀閣寺,依山而行,沿著著名的哲學之道向南走,經過多座寺院與神社,體驗著寺町的安靜祥和,寺町居住的多是日本的中產階級,宅子較大,裝修美觀,家家戶戶都有兩輛以上的汽車,名車不少,這裡順便再提一下對在日本駕車的感想,日本的街道之狹窄讓人難以想像,駕車要求十分精確,任何多餘動作或者不精確的行動都會造成磕碰,真叫人感嘆。

哲學之道很長,因為下著小雨,我覺得不太方便,就只走到中段的熊野若王子神社便開始折回,路上還驚奇地發現了一座與周圍景色格格不入的洋館。

從神社開始折向,沿著丸太町通(Marutamachi)向西走700米左右,就可看到平安神宮(Heian),這是典型的日本平安時代的建築風格,正門名為「應天門」,不知道與南京有什麼關係,與我肯定是沒啥關係。

日本夏天很熱

神宮廣場地面以粗沙構成,場面宏大,置身其中,就有點源氏物語當中紅葉賀或者花宴之類章節的感覺。神宮內院甚廣,此次就暫時擱置,等下次與神宮前的其他景點一起拜訪。

出了平安神宮,本來還想繼續走,可惜突然大雨滂沱,只好匆匆打傘沿著東大路通(Higashioji)走回了住處。日本人對於傳統的東西保留很好,尤其是跟宗教有關的,神社是日本民間神話的縮影,本土神話(神道)為多神體系,所以神社供奉各路大神小仙。而寺廟則是由隋唐傳來的佛教體系,日傳佛教好像宗派上和大陸的主流佛教宗派不太一樣。過了幾日,聽說延曆寺在夏季的夜晚有「法燈花」開放,就和組裡的Postdoc,來自加拿大的Darren一起乘著夜色,坐支線輕軌,來到了比叡山西山腳,然後乘纜車上到半山腰,冒著小雨Hiking一段路,來到了著名的延曆寺,日本佛教天台宗的本院,以其「根本中堂」之中持續了一千兩百多年的「不滅法燈」而聞名。戰國時代的延曆寺曾被織田信長的軍隊完全焚毀過。

本來以為夜色中照相機的效果不佳,沒想到我的小傻瓜機發揮了超出我想像的水準,也許是因為到處燈火通明的原因吧。

這個燈籠讓我印象深刻,這表示一種審美和文化

在日本旅行是很愜意的,但在研究室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組裡的日本同學們,他們並不像美國的研究生那樣有工資,學費和生活費一般都需要自籌。

因此,他們需要利用一天大概1/3的時間在外打工掙錢,例如利用京大學生的招牌在補習學校(塾)當老師,或者進入私立高中代課,然後再到研究室做研究,因此他們幾乎是沒有休息日的,每天也是從早幹到晚。因此,日本人具有與生俱來的韌勁和執著,讓人不得不佩服。

中川同學,他家住西之宮市,每天路上往返需要4小時,任勞任怨的樂天派,英語不錯,跟我很聊得來(後來他碩士畢業去了企業從事研發工作)。
與此同時,他們的精神也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當中,我交流的這個研究組就曾有學生自殺,因此日本確實是一個奇特的國度,天堂與地獄一念之間。我們適合做日本人的客人,到日本旅遊,但最好不要在日本定居和生活。

相關焦點

  • 京都之行,感受日式慢生活!
    很多人選擇京都,興許是衝著津津樂道的禪意,又或者想要暫時逃脫城市的紛擾。在這個「慢生活」的城市裡感受時光的停滯。竹籬茅舍、山門長牆、村家稻田、小橋流水;粉了花瓣,綠了翠竹,紅了楓葉,白了屋簷,在這個一年四季都沉浸在色彩變化的城市裡,摻雜著多少人歸隱的情愁。
  • 浪漫日本行之與京都的第一次相遇
    導語:浪漫日本行之與京都的第一次相遇京都是日本的文化之都,擁有17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保留了1600多座佛教寺廟和400多座神道教神社。京都擁有日本20%的國寶和13%的重要文化遺物,還有超過400座博物館,如最知名的京都國立博物館是日本四大國立博物館之一。另外,京都還擁有些日本頂級的高科技公司,包括電腦遊戲製造商任天堂以及陶瓷業巨頭京瓷。來京都最好的季節是春季(3月至5月)和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
  • 行攝---北海道&京都
    第 1 天 2013-02-12新千歲機場 北海道2013年2月13日,我們8個好朋友一起踏上了北海道&京都的自由行徵程。旭川動物園號每節車廂都有2個位置是SPECIAL的,供大家拍照用,很可愛。冬季三大列車都有乘車證明,哈哈現在他們都在我家冰箱上待著。
  • 作家在京都生活一年的感受,帶給我們不一樣的京都
    在日本,我去了大阪,京都和奈良,這三個城市都讓我印象深刻。短的幾日就讓我對日本這個國度激起了興趣。《京都一年》是作者林文月在京都一年時間裡觀察到,了解到的文化和內涵。在這本書裡有他個人對於京都的感受和體會,也有京都的人文地貌。這樣一個充滿歷史的古都中,聽見看見遇見的事物,都有著獨特的面貌。必須下來這一個城市適合居住也適合創作。
  • 日本關西之行——京都
    在關西機場需要填寫入境卡和申報單,按要求填寫就行。過關以後,在一樓取完行李,直接乘自動扶梯上二樓,過天橋可以看到JR售票窗口,有自助和人工兩種模式,我們是在人工購買的,工作人員會說中文,支付需要現金。我們買的是ICOCA卡和HARUKA聯票,一共3600日元。
  • 「京都之間」線下發布會 闡釋京都美學生活
    不經意間踏上幽深的京都小徑,在線香嵐嵐與和服接待的指引間,走入了「京都之間」所帶來的一場京都繁夢裡。6月25日,「京都之間」在北京歌華大廈舉辦了「間」——京都之間線下發布會,以「時間」、「空間」、「人間」為主題,演繹京都的多彩文化與生活美學,為黃梅雨季的帝都帶來了獨屬於異國古都的清涼夏意。
  • 京都遊記很多,《京都一年》情真意切,勾起人們對京都的牽念
    離京都一日遊已經三年,儘管我未曾真切地走遍京都每個角落,但是京都的初冬之美依然給了我非常美好而深刻的記憶。無論是皇居前鴻溝另一側蕭蕭下落葉,還是花見小路兩側鱗次櫛比的居酒屋,又或是八坂神社前虔誠的盛裝新娘,都給我留下了無比鮮活的印象。
  • 京都花草:用僵化的中介語回憶那一年在京都的生活
    寫下「即使下雨,也會加油」這樣日文生疏與僵化後有些詭異的句子;進而開始了目標每月一張京都市裡看見的應景花草插畫,並用學得不精的日文、純粹成為愛意溝通用的僵化的中介語,記錄並緬懷在京都相戀與生活的那一年。
  • 福原啟郎談京都學派與魏晉南北朝史研究
    《晉武帝司馬炎》,[日] 福原啟郎著,陸帥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版,264頁, 48.00元京都是日本東洋史研究的重鎮,聚集了相當多的大學、科研機構與研究者,能否請您介紹一下京都與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相關的學術共同體以及開展研究的主要方式?
  • 看直播送京都特產 | 京都留學推進機構(STUDY KYOTO)讓你愛上京都留學
    京都在日本被稱為【大學之都,學生之城】,在這場直播裡,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在京都留學的真正魅力。同時也會為大家帶來京都的各個大學介紹以及留學生前輩們的留學體驗分享。有考慮到日本留學的同學們一定不可錯過。260萬人生活於此,去餐廳、商店等地打工的機會眾多。而且城市布局緊湊,自行車出行便利。在英國旅行雜誌《Wanderlust》上連續2年高居第1位。在美國著名旅行雜誌《Travel+ Leisure》中,連續8年入選世界最佳10強城市。每年到京都觀光的國內外遊客數總計超過8,700萬人,有17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世界屈指可數的觀光城市。相信你的家人、朋友也一定能享受到京都旅遊的樂趣。
  • 旅居京都,行也悠然,住也欣然
    說起旅居目的地,最先想到的會是京都。為何?因為京都執著留存的「古」和無意與他人比肩的「慢」,使得京都的旅居生活,別有一種身處另一時空的自在。以門外漢的心境旅居京都,已經有人深諳此道。作家舒國治早年在美國流浪七年,返臺定居之後,唯一反覆造訪的城市,是京都。為何是京都?為了沾染一襲其他地方消失已久的唐宋氣韻。畢竟如「竹徑有時風為掃,柴門無事日常關」這般的詩句至今也許惟在京都方能找到還原。而門外漢的要義,在於「略悉京都人生活的神髓,稍悉之後,便要跳出。」
  • 「倘若老來,在京都」| 京都攻略第一輯
    ,二次探訪達到遊玩的高潮,三次再訪是熟悉的美好過度,暖暖溫泉則是餘韻嫋嫋的回憶。京都四處 (圖:@Natsume)京都一直是國人去霓虹國旅行的必遊之地,雖然是座都市,卻有著悠久的歷史。當然,作為霓虹文化的代表非他莫屬。要說京都迷人之所定是神社和寺院了。
  • 柯南取景地巡禮之京都行
    2可買1日pass或2日pass,性價比比較高,共分六種,價格不同,可免費搭乘的區域也不同。3列車分特急(紅色車廂)、準急(綠色車廂)等車次,特急會跳很多站,響應速度也更快。所以要好好規劃好行程,通過一日pass和特急車節省時間。
  • 日本京都觀光、美食、伴手禮信息懶人包!讓你的京都之行不迷茫
    日本傳統文化保存完善的京都是外國遊客的人氣首選地點,但寺廟等觀光名勝多不勝數,是不是也讓許多人產生選擇困難症呢?而本篇將為初次遊訪京都的朋友們介紹必去的景點,更配合整理推薦的午餐和甜點,讓各位充分享受京都之旅。京都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 京都大學科研水平很高 尤其是製藥專業
    Kun:京都大學,非常好,京都應該知道吧,那個防止氣候變暖的京都議定書就是在這裡籤訂的。你好網:你覺得這所學校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氛圍怎麼樣?Kun:學校的教學模式很不錯,氛圍好,是名校嘛。你好網:日本京都大學的學術科研水平和學生水平怎麼樣?Kun:學校的科研能力很強, 尤其是我們製藥的, 很不錯。京都大學也培養了不少諾貝爾獎得主呢。你好網:你們學校的教授怎麼樣?
  • 京都最國際化的日本語學校-京都國際學院
    2、開銷相對低且支持勤工儉學:不同於首都東京,古都京都的消費支出程度會相對較低。同時,學生來日後可以勤工儉學,學校位於旅遊黃金地段,學校周圍隨處可見招募信息常年招工,月工資約為人民幣6千-1萬。3、日本文化體驗課程:學校為了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日語,並且更好地融入日本生活,在進行日語課程的同時,還重視傳授日本文化及風俗習慣,不定期舉行日本文化體驗課(感受茶道、花道、和服等的無限魅力),還會由學校老師帶領學生遊覽京都各地名勝古蹟,是
  • 旅行日本,遇見京都,遇見慢生活之美
    旅行日本,放慢腳步,遇見京都,遇見慢生活之美近些年來,隨著赴日旅行的興起,有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往這裡,遇見一場又一場未知的旅途。打開今天的旅行攻略,跟隨著日本旅行的熱度,在旅行途中放慢腳步,遇見京都,遇見一場慢生活之美。入鄉隨俗,跟著當地的禮儀,對待不同的文化,保持著尊重的態度。走在祇園內的花見小路,不時可與舞伎或藝伎相遇,可以放慢腳步欣賞,但是不要湊得太近,冒昧合影。
  • 京都錦市場,飲食文化豐富,有「京都的廚房」之稱
    錦市場是一條商店街,沿街老店眾多,商鋪大多銷售魚、蔬菜等生鮮食材或乾貨、醃菜等加工食品,在這裡可以買到眾多京都特有的食材,有「京都的廚房」之稱。很多小吃,買了小章魚裡面包了鵪鶉蛋,是涼的,很多攤位都賣的。芝士味的章魚小丸子,醬油很鹹很鹹,口感和國內賣的不一樣。錦天滿宮在錦市場裡面,小小的。還有很多其他吃的,人氣都不錯。
  • 周恩來在日本京都求學時期的革命往事(圖)
    而安體誠烈士遺留下來的這張珍貴的合影,就是周恩來在吟出《雨中嵐山》等詩歌的第二天,即1919年4月6日(是日為清明節),與安體誠等留學日本的學友在京都一家照相館拍攝的,照片襯紙板的上方清晰地書有「中華民國八年四月六日成於日本京都」一行毛筆大字,其右下角印有一行花體英文「Kiyokuan」(當為照相館英文名稱),再下印有比較規範的英文「KYOTO·JAPAN」(京都·日本)。
  • 全球首家「京都之家」來上海了,帶來京都名物、手工藝等多元跨界體驗
    這家店是復星國際與京都府的首個合作項目,也是由日本京都府指定的全球第一家面向海外的推廣平臺,讓中國消費者近距離「走進京都」。     京都之家位於BFC南區商場1F,佔地超300平米,是以京都為主題的日本生活美學集合空間及匠人體驗中心,也是中國與日本文化匯聚的現場,打造集工藝、美學、生活方式的多元跨界體驗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