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肺炎日,這個節日自然是督促政府加強對肺炎的預防和治療。
對於肺炎,想必大家也並不感到陌生,這種作為全球5歲以下兒童的頭號「殺手」,每年可造成200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亡,平均每15秒就有一名兒童被肺炎奪走性命。
而作為一種感染細菌與病毒的肺實質炎症,肺炎主要以咳痰、咳嗽為主,多數患者還伴有發熱、胸痛的情況,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呼吸衰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肺部疾病,免疫力低下、兒童和老年人為易感人群。
引發肺癌的因素較多,患病率也非常高,1000人中就有5-10人會發生肺炎,而醫院獲得性肺病死率為15%至38%左右,生活中一定要預防肺炎的發生。
在生活中,有2種行為容易引發肺炎,一定要避開這些行為,才能更好的預防。
哪兩種行為容易引發肺炎?
一、不開窗透氣
在肺炎患者中,大多數肺炎患者的居住條件較差,尤其是北方一些地區,在冬季的時候氣候較冷,人們會關緊門窗達到保暖效果,甚至有一些農村地區會在室內放置煤爐進行保暖。
這樣一來,室內的空氣就會變得渾濁,沒有新鮮的空氣流通,而溫熱潮溼沒有新鮮空氣的環境,是滋生細菌的最好的場所。
這些細菌一旦通過呼吸道進入到肺部,那麼就會引起肺炎的出現。
所以說,不開窗透氣、居住環境空氣品質差是引發肺炎的主要行為。
二、吸菸或吸二手菸
香菸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其中丁烷、苯、甲烷、甲醇等含量較高。
這些有毒物質能夠嚴重影響到人體器官,尤其是肺部,會因為吸入這些有毒物質,導致肺部功能出現損傷,甚至導致肺功能衰竭,極易引發肺炎、肺癌等惡性疾病的發生。
如果家人或者同事吸菸,就會遭受二手菸的危害。
二手菸中的焦油、尼古丁、氨、懸浮微粒含量超高,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一旦達到一定的數量,就會對人體有著極大的危害,甚至會危害到人的生命。
二手菸煙霧中含有的有毒物質,在無形中損害到肺部的正常功能,且會導致人的免疫力低下,一旦肺部功能受損,容易因感染病毒或細菌而引發肺炎。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一些錯誤的飲食習慣也會對肺部造成傷害,比如喜吃辛辣、高鹽、油膩、燒烤等食物。
另外,當患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時候,沒有及時治療或使用過量的止咳藥,那麼就會導致痰液集在肺內引起肺部感染,從而導致肺炎的出現。
肺炎的症狀有哪些?
肺炎的最常見症狀就是出現咳嗽,且咳中帶有膿痰或血痰,並且大多數患者會伴有氣喘、呼吸困難的症狀。
另外,還會出現食欲不振、煩躁不安、嗜睡以及發燒的情況。
嬰幼兒一旦感染肺炎,還會伴有消化道以及神經系統的症狀,比如嘔吐、腹瀉、昏睡、驚厥等。
生活中如何預防肺炎?
免疫力低下人群也是患肺炎的主要人群,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每天堅持合理的運動,能夠很好的改善心肺功能,並且能夠加速體內血液循環,達到排除毒素、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一定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適當釋放壓力,注意勞逸結合,多吃新鮮蔬果,以及合理加強營養。
另外,居住環境一定要保證有新鮮的空氣流通,每天早晚開窗換氣最少15分鐘,並且打掃好房間,避免房間內塵蟎過多,另外要搞好個人衛生,飯前便後勤洗手。
事實上,只要做好生活中的一些預防工作,就能夠很好的預防肺炎,另外,一旦發現有肺炎的症狀,立刻就醫,作相應檢查並及時治療。
家庭中一旦有人出現咳嗽等症狀,需立即佩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在肺炎高發的季節,少去人群聚集處,外出時一定要佩戴口罩謹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