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心術不正」的體現,最好在12歲前改正

2020-07-17 小熊育兒日記

文/小熊育兒日記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極高。特別是在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就更是容易寵愛孩子過了頭。家長的這種做法,雖然看起來是在愛孩子,但卻很容易害了孩子,教出一個「心術不正」的孩子。

而家長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話,就必須要及早發現孩子這些「心術不正」的行為,爭取在孩子12歲之前輔助改正。否則的話,一旦過了12歲,想要改正都很困難了。

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心術不正」的體現,最好在12歲前改正

案例:

楊女士和丈夫結婚以後,生下了一個女兒。因為楊女士和丈夫兩個人都有著不錯的工作,所以,夫妻倆對孩子也一直都是非常寵愛的,基本上娜娜想要的,楊女士和丈夫都會竭儘自己所能去給她。

楊女士本以為她和丈夫如此悉心照料女兒,女兒長大後會好好報答自己。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女兒不僅沒有很感激自己,還變得越來越自私了。

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心術不正」的體現,最好在12歲前改正

這不,這幾天就發生了一件令楊女士非常心寒的事情。

楊女士知道女兒愛吃蝦,就特意買了蝦做了給女兒吃,而且,楊女士為了方便女兒吃,還都給剝好了放在了盤子裡。

但是,讓楊女士怎麼也沒想到的是,自己就進廚房洗個碗筷拿上來的功夫,女兒就把盤子裡的所有蝦都咬了一口。

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心術不正」的體現,最好在12歲前改正

楊女士很生氣,就質問女兒這麼做的原因。女兒稱這些都是她一個人的,她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這一句話讓楊女士非常氣憤,於是她大聲斥責女兒道:「這些蝦是媽媽買來給全家人吃的,你不能這樣自私,你吃一部分就可以了,剩下的你要分享給家人。」

可是女兒依然不為所動,這時楊女士才意識到,如果女兒繼續這樣下去的話,終會成為一個「心術不正」之人,自己必須在孩子12歲之前糾正孩子的這些行為才可以。

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心術不正」的體現,最好在12歲前改正

「心術不正」的孩子,會經常做這3件事,12歲前不改正就來不及了:

1. 特別自私

現在的家長,大多都格外寵愛自己的孩子。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對孩子更是寵愛到了極點。正是因為家長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習慣以孩子為中心,所以,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都非常自私,就像事件中楊女士的女兒一樣。

如果孩子有這種行為,家長還不及時糾正的話,孩子長大後不僅很難融入到社會之中,還很容易成為一個「白眼狼」,就算是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毫不謙讓,只要是自己喜歡的,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要佔有,不會讓給任何人。

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心術不正」的體現,最好在12歲前改正

2. 滿口謊言

還有些孩子,從小就喜歡說謊,甚至很多時候他們所說的謊言,都不會被父母發現,非常高明。

一般來說,人在說謊的時候都會有一些不自然,很難掩蓋。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做到了說謊和正常說話沒區別的時候,你就要多多注意了。

因為如果這個時候你不幫助孩子糾正的話,孩子很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等到那時再後悔,就為時已晚了。

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心術不正」的體現,最好在12歲前改正

3. 很會「看臉色行事」

還有些孩子,很會「看臉色行事」,知道面對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別看這種孩子年紀不大,但是卻總是能把別人哄得很開心,自己還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利益。

也許在有的家長看來,孩子的這種舉動是聰明的體現。但其實。孩子如果總是這樣的話,將來必然會成為一個「心術不正」的人,大家在了解他以後也一定會疏遠他。

所以說,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這種行為,最好在12歲以前糾正,否則一旦過了12歲,就很難管了。

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心術不正」的體現,最好在12歲前改正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糾正?

1. 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我們想要幫助孩子糾正的話,我們就要先從自身做起,為孩子起一個好的帶頭作用,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改掉這些壞毛病。

2. 不嬌慣溺愛孩子,是非分明

父母愛孩子,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愛的分寸,在愛孩子的時候注意是非分明,心中有一個清晰的底線。否則的話,就很容易溺愛孩子。

你平時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你家孩子有以上這幾種情況出現嗎?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評論。

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心術不正」的體現,最好在12歲前改正

育兒小貼士: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分寸才行。否則的話,就很容易溺愛孩子,教壞孩子。特別是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出現了以上幾種現象的話,就更是要及時糾正了。因為如果孩子過了12歲,一切就基本定型了,那時候想要再改也難了。

相關焦點

  • 「心術不正」的孩子,從小有這3個「徵兆」,12歲前糾正還來得及
    文/小優媽媽孩子從小到大的性格、生活方式、看待事物的態度等,都是會隨著時間還有環境的影響而改變的。很多小時候非常乖巧、懂事甚至覺得他將來肯定能成才的孩子,為什麼慢慢變得「心術不正」了呢?其實,孩子從小有這三種「徵兆」的話,12歲之前幾啊孩子那個及時糾正還來得及!
  • 孩子「心術不正」,小時候就會有這3個先兆,12歲之前一定要糾正
    ,如果發現自己家孩子有這3個徵兆,可要趕緊糾正,如果超過12歲的話就晚了。媽媽看見小黎的這個行為,終於意識到孩子被自己慣壞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將來可能會心術不正。於是小黎的爸爸媽媽商量之後決定,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再這麼慣著孩子了。
  • 「心術不正」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表現,過了12歲再糾正就晚了
    「心術不正」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表現1、不懂得分享孩子喜歡分享是心態好的表現,也是父母教育方法得當,給予孩子正確的培養,心術不正的孩子都比較自私,不知道分享的意義,也會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3、欺軟怕硬有些熊孩子喜歡欺負小朋友,看到一些比自己強的人就不敢,這種欺軟怕硬的不好習慣需要改正,父母在孩子的認知上教育錯誤,自己可以欺負別人,別人卻不能欺負自己,應該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幫助弱小不去欺負別人,也會讓孩子得到好的引導,去了解更多的為人處世。
  • 「心術不正」的孩子,小時候會有這「3個徵兆」,家長要趁早糾正
    孩子讓很多做父母的,在不容易的生活裡看到了希望和目標,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龍成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可是大多數父母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開始拼命奔波於工作之間,而且鮮少有父母重視家庭教育,也並非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各種原因讓孩子走上了「歪路」,成為一個「心術不正」的人,最後父母后悔不已。
  • 「心術不正」的孩子,小時候就有3個特徵,12歲前應當予以糾正
    現在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已經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從以前僅僅只是重視孩子的溫飽問題到之後開始逐步重視起孩子的教育問題,再到當下父母已經開始學會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一現象的轉變必然是好的,因為寶爸寶媽不知道的是,哪一天你的孩子就被發現出&34;的問題。
  • 孩子「心術不正」怎麼辦?早發現早預防,務必在13歲前掐掉苗頭
    那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心術不正」了怎麼辦?這裡的「心術不正」指的是孩子有了很自私的行為,其實這種孩子還是蠻多的,這更多的是因為家裡父母和老人寵出來的效果,但是千萬別以為這是個小問題,這問題不在孩子13歲前給掐掉苗頭,以後想要糾正孩子的錯誤,確實是難上加難了!
  • 3歲前,別逼孩子做這6件事
    走近一看,一個約莫3、4歲的小男孩正顫抖著把手放在大閘蟹的殼上,而他的媽媽,則用力拽著他的手臂往前伸,嘴裡還不時嚷嚷著:「有什麼可怕的,螃蟹都不敢摸,真是個膽小鬼!圖片來源:站酷網所以在孩子3歲前,這6件事千萬別逼孩子做。
  • 孩子3歲前,家長要每天堅持做這幾件事,孩子未來更聰明
    文|文兒常言說3歲看大,7歲看老,所以3歲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且單就孩子大腦發育這一塊來說,孩子3歲大腦的重量就已經接近成年人了,所以3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孩子3歲前,家長要每天堅持做這幾件事,孩子未來會更聰明。跟孩子玩一些益智歡樂的遊戲3歲前的孩子都是愛玩愛鬧的,家長每天都要和孩子互動,這樣孩子才會更活潑可愛。
  • 那些聰明孩子的父母,在孩子3歲前,會經常做這幾件事
    嬰兒總是有著驚人學習能力的,尤其是在孩子1-3歲的時候,是孩子出生後的發展關鍵期,曾有研究顯示:孩子出生後3年內學習的東西是最多的這一時期的寶寶大腦會迅速發育,這個期間家長要好好培養,否則容易導致孩子的智力降低,那些聰明孩子的父母,在孩子3歲之前會經常帶娃做這幾件事。
  • 「心術不正」的孩子,從小就有4個徵兆,父母趁早糾正助娃更優秀
    對於孩子父母都是有著很大的期待,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人品好,未來有出息,可不知為何,很多孩子長大後卻與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馳。本來父母以為孩子能長成一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沒想到最後卻成為了「心術不正」的孩子,但孩子不管是性格,還是品德都並非一蹴而成,而是從小就有徵兆。
  • 「心術不正」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別只當孩子調皮
    大圖模式「心術不正」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別只當孩子調皮李女士的女兒在吃了兩個芒果以後其實就已經吃不下了,但是又不想讓爸爸媽媽吃,於是就給剩下的每個芒果都打上一個「標記」,就是直接在每個芒果上都咬一口,李女士見狀,覺得心裡發涼,她的女兒怎麼會變得那麼自私,李女士這才意識到這已經不是孩子淘氣的事情了,而是已經上升到孩子思想人格上的教育問題了。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時就有明顯的端倪,主要體現在這3件事上
    那麼如何能夠看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呢?其實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會有明顯的端倪,有三個件事能夠體現出來。所以從孩子三歲的時候,家長就要特別的關注孩子有沒有專注力,看孩子能不能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情,或者是去觀察他做事情的時候會不會一心幾用。如果孩子從小就擁有很好的專注力,那麼他八成就是一塊讀書的料家長應該要好好的培養。
  •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傍晚回家,路過小區的中心花園,在拐角處,撞到一個正歇斯底裡訓斥孩子的媽媽。小男孩也就3、4歲的模樣,可能已經受了委屈,啜泣不止,可一旁的媽媽卻越說越憤怒。「你給我把手伸出來,往我身上打,使勁打啊!」孩子哭著喊不要,可做媽的,依然咆哮著拽住孩子的拳頭就往自己身上砸。
  • 如何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孩子6歲前,家長帶孩子做好這3件事
    所以學習要花費的時間真的要比別的孩子多。但是記憶力並非天生決定的,其實培養孩子超強記憶力,遺傳是一部分,孩子3-6歲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關鍵期。6歲前是發育最迅速的。那麼家長可以試一試這3個方法。1、經常和孩子玩識記遊戲在孩子幼兒時期,不僅記憶力不好,其實注意力、定力都很差。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記憶力,一定要選擇簡單且有趣的方式。
  • 孩子3歲前,做這幾件事會毀掉視力,很多家長可能還天天做
    導讀:孩子3歲前,做這幾件事會毀掉視力,很多家長可能還天天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3歲前,做這幾件事會毀掉視力,很多家長可能還天天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6歲前禁止學英語?這10件事,6歲前都不該做
    (↑一看虎媽手裡就是英語單詞卡片)電視劇只是反映生活現狀,你應該能看得見,身邊不少2,3歲的寶寶都已經在學著英語,6歲前孩子學英語更是常態,可這是對的嗎?小編認為,6歲前的孩子學還是不學,一切以興趣為主要衡量標準。下面是被公認為6歲前最好不要做的10件事情,爸媽們都知道嗎?除了英文單詞句子,還有背誦唐詩宋詞、數學口訣等也是屬於強調記憶性的學習,過早學習有害無益,但如果像聽歌一樣聽聽那也倒無妨。為什麼會這樣?
  • 3-4歲的孩子,多做這3件事培養邏輯思維,讓大腦變得更聰明
    等等相信家裡有三到四歲孩子的家長,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些問題。都會覺得孩子太煩了,明明很正常的事情,為什麼孩子就這麼多事?其實作為家長,我們要理解,孩子這個階段正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邏輯思維在逐步成型,發育得越好,孩子就越聰明。
  • 3-4歲的孩子,多做這3件事培養邏輯思維,讓大腦變得更聰明
    3-4歲之間是孩子邏輯思維的成長期,在這個時間段內孩子會逐漸養成邏輯思維,對任何事情都執著於前因後果。在這個階段父母們要做正確的引導,多做這四件事情,讓孩子的邏輯能力更清晰,變得更聰明!多做這3件事培養邏輯思維,讓大腦變得更聰明1.梳理關係
  • 3歲前做好這3件事,給孩子最好的啟蒙教育,勝過上萬元早教課
    文/ 穎寶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個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昨天帶孩子去公園玩,看見一個小男孩快四歲了,還沒有上幼兒園,問媽媽原因?媽媽回答說:「孩子現在還不會吃飯,說話還不利索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 臺灣已禁止6歲內兒童學英語!孩子6歲前最好不要做這10件事!
    其實,不僅是學英語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這10件事是被公認的6歲前做了會後悔的事情,媽媽們,你的孩子做這些事情嗎?  國內不少2、3歲的寶寶都已經在學著英語,6歲前孩子學英語更是常態,可這是對的嗎?  臺灣為了兒童的身心健康,早已明文禁止6歲以下兒童上英語、珠心算和作文課程,否則提供課程的機構將被罰款!原因是過早強調記憶的背誦危害孩子的心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