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術不正」,小時候就會有這3個先兆,12歲之前一定要糾正

2020-08-11 sprite媽咪

所有父母都有一個統一的心願,那就是希望自己家孩子的未來都能美好又光明,還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有一個正經的工作。但是讓父母想不到的是,很多孩子小時候很乖巧,但是長大了卻「長歪」了,變成個「心術不正」的孩子。


其實孩子將來會發展成「心術不正」,在小時候就能看出來,如果發現自己家孩子有這3個徵兆,可要趕緊糾正,如果超過12歲的話就晚了。

案例

小黎是家裡的獨女,父母對她是百般的寵愛溺愛,只為了讓小黎開心,不管小黎提出什麼要求,父母都會想盡辦法來滿足小黎的要求,所以小黎就這樣被父母慣成了自私的性格,從來都不會為別人照相,只會想著自己。

就在這兩天,媽媽在超市給小黎買了最愛吃的蘋果,這是小黎最愛吃的水果了,所以媽媽剛把蘋果洗完小黎就馬上拿了一個吃起來。媽媽也拿順手拿了一個蘋果,剛想吃就被小黎攔下來,還生氣的跟媽媽說「這些蘋果都是我的,你們誰都不許吃。」看到小黎這樣的行為,媽媽也生氣了,就對小黎說「小黎,蘋果還有這麼多呢,你一個人也吃不完,你也得知道分享。」小黎馬上說「不要,我不要,這些都是我的,我吃夠了再跟你們分享。


結果,蘋果小黎吃了沒兩個就吃不下了,但是小黎還是不想把蘋果分給爸爸和媽媽,於是她想了一個辦法,把剩下的所有蘋果挨個都咬了一口,然後把剩下的蘋果遞給媽媽「這些我不吃了。」媽媽看見小黎的這個行為,終於意識到孩子被自己慣壞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將來可能會心術不正。於是小黎的爸爸媽媽商量之後決定,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再這麼慣著孩子了。

如果孩子有這3個先兆和行為,將來可能會「心術不正」

一、孩子出現謊話連篇的情況

孩子撒謊,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但是什麼事情都是從小到大。孩子小時候就謊話連篇,其實就是一個先兆。孩子小時候就經常說謊,說謊話的技術也會越來越熟練,甚至讓家長也不能分辨出孰真孰假,所以孩子小時候就謊話連篇長大以後肯定也會心術不正。


二、孩子學會見風使舵,成為「小機靈鬼」

很多孩子在家都會討好老人,尤其是二胎家庭中,孩子一個個都會變成小機靈鬼,想盡辦法在爸爸媽媽的面前表現,想盡辦法討好爸爸和媽媽。爸媽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聰明的小機靈鬼,甚至還覺得孩子這樣是聰明的表現。

但其實父母只看見了表面,孩子從小就知道使心眼,並且見風使舵,這是心機很深的表現,如果孩子這麼小心機就這麼深,長大以後可能會心術不正,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一定要及時進行引導和糾正。

三、孩子出現自私的行為

就像上面的案例一樣,小黎在家自私自利,只想著自己不想著別人,其實這都是家長的縱容和嬌慣,才讓孩子養成了這樣的性格。但是孩子這麼小就自私了,長大以後肯定不會心術不正的。

如果孩子喜歡獨佔不愛分享的話,爸爸媽媽就要當心了,趕緊糾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及時糾正孩子自私的行為,如果晚了就難改了。


如果孩子真的出現了上面的行為,父母該如何糾正呢?

一、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做一個誠實的人

作為父母,教給孩子最重要的品德就是誠實。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撒謊的情況一定要及時的制止孩子錯誤的行為。很多家長說,有的時候孩子撒謊是出於善良和好心,這樣要不要阻止呢?答案是肯定的,同樣也要阻止,要讓孩子知道,不管出於什麼想法什麼考慮,都儘量不要說謊,說謊就是錯誤的行為,會讓別人對自己失去信任。


二、父母一定要不溺愛孩子,不管男孩還是女孩

現在的孩子生活的都非常幸福,因為現在不僅屋子條件比較豐富,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和關愛也要比前幾代家長的多。再家長現在的孩子父母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隔輩人更是會倍感親切,溺愛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

然後家長對孩子太過於溺愛,不僅會讓孩子變得目中無人,也會讓孩子學的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相信這樣的孩子一定不是家長所期望的,所以不想讓孩子變得「心術不正」家長一定要管住自己溺愛的行為。

三、父母一定要給孩子正面的言傳身教的作用

孩子的道德教育、素質教育,主要還是在於家庭。老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都沒有給孩子做好正面的榜樣,還怎麼能指望孩子會做好呢?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自律,給孩子做好正面的作用,用言傳身教去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


結語

培養一個孩子是所有父母們畢生的心血,而所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表現,就能直接映射出孩子以後的狀態,所以只要有上面現象的孩子,如果不及時制止引導的話,長大以後可能會「心術不正」。


相關焦點

  • 「心術不正」的孩子,小時候會有這「3個徵兆」,家長要趁早糾正
    孩子讓很多做父母的,在不容易的生活裡看到了希望和目標,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龍成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可是大多數父母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開始拼命奔波於工作之間,而且鮮少有父母重視家庭教育,也並非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各種原因讓孩子走上了「歪路」,成為一個「心術不正」的人,最後父母后悔不已。
  • 「心術不正」的孩子,小時候多有這3個表現,家長要早發現早糾正
    ,其實身上也有很多先兆表現,如果家長不注意,不及時幫忙糾正的話,孩子長大後就很容易成為一個「心術不正」的人。」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3個表現,家長要早發現早糾正:1.可是當我們和這樣的孩子相處久了,就會發現這種孩子是心機很深而且還很虛偽的,心術不正。或許這些孩子長大後走入社會的時候,最開始也許很會受歡迎,但是時間久了,大家都對他有了解了,就會逐漸疏遠他。這種孩子想要在社會中立足,還是很難的。
  • 「心術不正」的孩子,從小有這3個「徵兆」,12歲前糾正還來得及
    文/小優媽媽孩子從小到大的性格、生活方式、看待事物的態度等,都是會隨著時間還有環境的影響而改變的。很多小時候非常乖巧、懂事甚至覺得他將來肯定能成才的孩子,為什麼慢慢變得「心術不正」了呢?其實,孩子從小有這三種「徵兆」的話,12歲之前幾啊孩子那個及時糾正還來得及!
  • 「心術不正」的孩子,小時候就有3個特徵,12歲前應當予以糾正
    3個特徵,寶爸寶媽切記應當在孩子12歲前及時地予以糾正。「心術不正」的三種表現形式編造謊話。說謊是教育中最要注意的問題,一旦孩子從小就學會編造謊話,久而久之形成習慣,這樣不僅會威脅到他人對孩子的信任感,同時也會對孩子的交際圈造成負面影響。
  • 「心術不正」的孩子,從小就有4個徵兆,父母趁早糾正助娃更優秀
    「心術不正」的孩子,從小就有這4個徵兆,10歲前糾正還來得及,超過10歲可就晚了1)凡事只考慮自己,性格自私自利孩子自從有了自我認知以後,佔有欲就會越發強烈,那個時期的孩子不管做什麼都是比較自私的,只考慮自己,就算是父母都不能在孩子那佔到一點便宜。
  • 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心術不正」的體現,最好在12歲前改正
    特別是在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就更是容易寵愛孩子過了頭。家長的這種做法,雖然看起來是在愛孩子,但卻很容易害了孩子,教出一個「心術不正」的孩子。而家長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話,就必須要及早發現孩子這些「心術不正」的行為,爭取在孩子12歲之前輔助改正。否則的話,一旦過了12歲,想要改正都很困難了。
  • 「心術不正」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表現,過了12歲再糾正就晚了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是幸運的,離不開父母每天的呵護與陪伴,在孩子成長期間如果發現孩子有跑偏的行為,父母要及時糾正錯誤,避免孩子繼續犯錯形成習慣,也是對他們將來負責,做個懂事有正義感的孩子。
  • 「心術不正」的孩子,身上會有這些特徵,家長要及時發現趁早糾正
    孩子身上有這些特徵,多半是「心術不正」的表現,家長要趁早糾正。老郭家的孩子從小就愛吹牛,愛炫耀自己的老爸是大老闆,很有錢。媽媽也是一家超市的老闆,自己家有花不完的錢,誰要是想要花錢,只要說一聲,就可以給你,打白條都可以。
  • 「心術不正」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別只當孩子調皮
    大圖模式「心術不正」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別只當孩子調皮歲的孩子有3種這樣的表現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不然長大以後很難矯正」。當家長發現孩子有這樣的現象,一定要及時矯正,教孩子學會分享,分享不是「犧牲」,而是為了以後能夠得到更多的愛與回報。
  • 孩子「心術不正」怎麼辦?早發現早預防,務必在13歲前掐掉苗頭
    這裡的「心術不正」指的是孩子有了很自私的行為,其實這種孩子還是蠻多的,這更多的是因為家裡父母和老人寵出來的效果,但是千萬別以為這是個小問題,這問題不在孩子13歲前給掐掉苗頭,以後想要糾正孩子的錯誤,確實是難上加難了!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3個特徵,現在糾正還不晚
    周末的一天,壯壯的爺爺奶奶帶著他去附近的公園裡玩,公園裡有許多在賣玩具的小攤位,壯壯逛了兩下就挑中了一個玩具,嚷著要讓爺爺奶奶買。爺爺奶奶正準備打開錢包給壯壯買,卻發現出門的時候忘記了帶錢包,於是跟壯壯商量著說:&34;。
  • 孩子的壞習慣都是小時候養成的,6歲前發現這3個壞習慣,一定要改
    孩子的壞習慣都是小時候養成的,6歲前發現這3個壞習慣,一定要改如果孩子在小時候就學會了攀比,甚至在幼兒園表現出了極強的虛榮心,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改變孩子的注意力、教育孩子不對的地方,讓孩子的三觀慢慢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在生活中,凡是涉及到金錢問題的時候,家長要注意言辭,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適當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金錢觀。
  • 「心術不正」的人,都有這3個特徵,一定要趁早絕交!
    我們這一生,交友無數,如果遇到以下三種「心術不正」的人,就趁早絕交吧!一、唯利是圖,貪婪的人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生活中總有這麼一類人,他們貪圖各種便宜,吃不得一點虧,對別人的態度更是取決於對自己的「有用」程度。春秋時期的秦桓公,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他經常不講信義,剛與晉厲公籤訂好盟約,回國後就背信棄義,慫恿別國去進攻晉國,還說:「餘雖與晉出入,餘唯利是視。」
  • 孩子12歲之前有這些表現,說明已經在自卑邊緣,家長要及時拉一把
    試問,一個連自己都不信服的人如何讓別人信服。專家表示:在孩子12歲之前,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養成,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已經在自卑邊緣,家長要及時拉一把。到了12歲以後,孩子的性格已經成形,想要改變就晚了。
  • 孩子有這三個特徵,父母一定要重視,不及時糾正長大很難有出息
    中國有句古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很有道理的,孩子小孩時候的良好品行加以正確引導,就會成為未來發展的有力因素,但是一些不良行為如果不及時幹預和糾正,那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很不利影響,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一定要重視,不及時糾正長大很難有出息。
  • 長大不管父母的孩子,小時候便有這3個「暗示」,父母要及時糾正
    事實上,對於這種長大後不管父母的孩子,其實在小的時候便有這3個「暗示」, 如果父母要及時糾正的話,未來就不會出現「不孝順」的情況了。長大不管父母的孩子,小時候便有這3個「暗示」小香就是一個這樣的孩子,她雖然有2個哥哥,但是父親對她格外的好,從來也沒批評過她,也會大聲的對她吼過,只要是女兒想要的東西,爸爸總會第一時間給她買,甚至連吃飯的時候都恨不得把最好的菜都給女兒吃。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四個特徵,父母越早糾正越好
    這就導致很多家長現在過於溺愛孩子,尤其是祖輩們先天對孫輩的喜愛,也使得孩子越來越嬌生慣養,有一點點不順心就會大發脾氣,長輩們做的事情不合自己的意就大喊大叫。這樣一來二去,孩子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經常就用這招來為自己「謀福利」。後來孩子再長大一點,更調皮搗蛋了,連他的爸爸媽媽也管不過來了。
  • 有這3個表現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不要盲目糾正,娃可能是天才
    當了父母以後就會常常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對比,總是羨慕別人的娃聰明可愛顏值高,雖然家長們都喜歡口頭上嫌棄自己的娃,但是內心也是非常疼愛孩子,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一些「怪癖」,很多家長就會糾正孩子,希望他們能夠表現「正常」。
  • 孩子12歲之前,一定要給他立這6條規矩
    有規矩是一個孩子難能可貴的品質,它會伴隨孩子一生,引導她向上成長,教會他為人處事。有規矩的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受歡迎。窮養富養,都不如讓孩子孩子有教養。讓孩子有教養,先從立規矩開始。孩子12歲之前,一定要給他立這6條規矩。
  • 李玫瑾:12歲之前的培養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12歲一般是孩子由幼童期跨越到青春期的分水嶺,父母12歲之前對孩子的培養已經幫助孩子建立起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方式,這種認知方式會影響青春期的性格發展,繼而影響人的一生。刨去單純的智力因素,造成第一種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是這個孩子的社會性太強了,造成了小時候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所以成績往往會差一點。為什麼要注重孩子12歲之前的培養?這種培養其實是為了塑造社會性。那麼什麼是社會性呢?通俗上講,就是這個孩子的善於和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