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都離不開三樣東西:親情、友情、愛情。
可如今,「朋友」這個詞雖然人人都會掛在嘴邊,但真正的友誼卻很罕見,甚至令人心生畏懼。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曾國藩也說過:「一生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因此,擇友非常重要。與良友相交,無需經營,便會如沐春風;而與不良人相交,真心付出,也只能換來傷痛。
我們這一生,交友無數,如果遇到以下三種「心術不正」的人,就趁早絕交吧!
一、唯利是圖,貪婪的人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生活中總有這麼一類人,他們貪圖各種便宜,吃不得一點虧,對別人的態度更是取決於對自己的「有用」程度。
春秋時期的秦桓公,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他經常不講信義,剛與晉厲公籤訂好盟約,回國後就背信棄義,慫恿別國去進攻晉國,還說:「餘雖與晉出入,餘唯利是視。」
於是沒多久,晉厲公便派大臣與其徹底斷絕了邦交,之後兩國更是爆發了戰爭。
是的,在唯利是圖的人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還隨時隨地都想從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一旦發生利益衝突,便馬上翻臉不認人。
這種利益至上的心機,正是「心術不正」的表現。
和這樣的人相處,你的付出和回報永遠不成正比,還時刻會被利用,沒有一絲安全感可言,不如趁早遠離。
所以切記,唯利是圖者不可交。
二、挑撥離間,是非中人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成語「臧倉小人」的典故?
戰國時期,魯平公非常信任一個叫做臧倉的人。而臧倉卻是個地地道道的小人,經常說別人的壞話,挑撥眾人的關係。
有一次,他聽說魯平公傾慕孟子的學識,想去拜訪,就百般阻攔,還誣衊孟子只是個市井小民,讓魯平公白白錯失了個受教育的大好機會。
《論語》中也有記載:「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所謂的損者三友,就是諂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還有善於花言巧語的人,這些都是「是非中人」。
他們喜歡利用花言巧語,挑撥離間,卻又總是在抬高自己,貶低別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心裡唯恐天下不亂。
這種心術不正的人,趁早遠離,根本不配做朋友。
三、表裡不一,虛偽的人記得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千萬別太相信任何人。因為很有可能,那些看似對你巴心巴肝好的人,實則也是那個對你暗下殺手,陷你於困境的人。」
的確,這種表裡不一的人最可怕。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陽光和善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怎樣骯髒不堪的內心。
或許剛剛還和你勾肩搭背的至交,轉過身去,就是一臉嫌棄還不停咒罵你的嘴臉;或許每天和你親密上下班的同事,背地裡卻是那個詆毀你最狠的人;
或許那個每天口口聲聲說愛你的人,心底卻時刻惦記著其他人……
俗語,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所以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要去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和那些偽善的人保持距離,這樣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總而言之,要記住,人活一世,與人相處,交的就是兩個字:真心;處的就是兩個字:人品。
活到老學到老,為人處世這門大學問,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
記住,多長些心眼,少接觸那些心術不正的人,不要讓他們影響到你,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也願你我都能儘早看清身邊人,然後幸福度完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