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搖滾有什麼?敏感、脆弱、自戀、孤獨、曖昧、狂想……這些在「便利商店」的首張專輯《Five Star》中,都能聽出個大概。那時候,我們為盛產重型、另類音樂的北京擁有這樣較純粹的英式樂隊而意外而驚喜。
那時候,他們也像國內很多玩英式的樂隊一樣,低調、冷靜、不事張揚。若不是「摩登天空」,曇花一現簡直就是他們註定的結局。
時隔四年,「便利商店」帶來了他們的全新專輯《電視猴》。
英式搖滾的聽眾經過四年的洗禮,也已經練就一耳朵絕活。如果只是簡單偷懶的Copy,他們的芳心很難為之所動。這無疑挑戰著「便利商店」的創作實力。值得慶幸的是,這一次,他們沒有重複自我。
其實從專輯封面來看,豐富的色彩似乎暗合了「便利商店」四年來的變化。那四個年輕鮮活的少年,已經讓人較難聯想到這是一支英式樂隊。當然,這只是一種主觀認識。當《世界》的爽勁吉他響起,我們知道,「便利商店」仍擅長運用英式搖滾的編排來調動聽者的情緒。只不過手段有所變換,不再以蒼白憂鬱取勝,而是更活潑更靈動。乍一聽,雖然多少還是有英國樂隊的韻味,主唱郭碩隨之而來的假聲也暴露了他們對於Radiohead難以割捨的偏愛,《Monkey Monkey》裡Blur的節奏與Suede的吉他也顯露出他們的音樂根源,分裂,卻是如此動聽。
《電視機》,唱腔、曲調乃至歌詞,跟多年前的「清醒」既形似也神似,但卻從對電視文化的調侃戲謔轉變為對電視機的懷舊情緒之中,少年時代的回憶假借電視機來了一次時光之旅。還有《Monkey Monkey》亦是如此,但相比「清醒」摻雜其間的些許批判警示意味,「便利商店」顯然更多一份對小情緒的抒發。這同樣是分裂的,可相比那些不知所謂的「好男」、「快男」,我們倒寧願欣賞「便利商店」在現實面前暴露他們「80後」的本真和率直。而《仿佛在天空裡》的頑皮的組合遊戲,也折射出他們這一代追求簡單和快樂的性格,褪去深沉的面具,我們看見的是「便利商店」的可愛一面。
情愛,永恆的藝術主題之一,自然是年輕的「便利商店」所不能迴避的。除去憂鬱的《悲傷城市》、勵志的《金色瞬間》等,他們在至少三首曲目中鋪陳、闡述了愛情,那種溼漉漉的率真在諸如牽掛、寶貝、分享、崩潰、擁有等字眼間撲面而來,特別容易打動二十五歲以下的聽眾。在故作深刻的老氣橫秋和質樸無華的少年心氣間,「便利商店」聰明地選擇了後者。或許這也是他們最近被捧為「現場之王」的原因。從中我們亦不難窺見曾佔據中國搖滾舞臺的理想主義,是如何嬗變為新一代樂隊、樂迷投入並歌頌的小生活、小夢想、小情調、小點滴的。當然,這是「摩登天空」一貫的風格了,自創始那日起,它就沒想過要充當什麼救世主——相對於苦大仇深的老搖滾,這,不也是一種分裂嗎?
讓分裂來得再美妙一些吧!
(責任編輯: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