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最不愛聽的一句話就是,女人生孩子不是很正常的事嗎?這句話往往說者無意,作為「過來人」卻很反感。因為很多女人生孩子都是「拿命換命」,活生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才迎來新生。
表姐34歲了,身邊的人都早有二胎,有次無意聊天時問她為何不要二胎,她說了兩個字--怕死!因為生第一胎的時候產後大出血,差點搭上自己的生命。當時光輸血就用了1500ml,用礦泉水瓶子裝都有3瓶了,想想當時情況有多危急。
她說,當時連寫遺囑都沒有時間考慮,以為自己真的就過不去了,好在醫護人員醫技高超。所以,至今有人勸她生二胎,她都比較抗拒。
「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電視劇上生完孩子失血過多而亡的劇情很多,相比較以前,隨著現在醫學的發展,剖宮產技術也非常成熟了,但即便如此,整個分娩的過程中,產婦可能隨時遇到六道「鬼門關」。
這樣的痛,不是說忍,就能忍。真的能痛到產婦懷疑人生。10級痛是什麼概念:10根肋骨同時斷掉,你能想到有多痛嗎?但為了寶寶的健康,明知道生孩子很痛,很多女性還是堅持順產。
溫馨小貼士
分娩雖然是一個自然循環的過程,但分娩痛是無法避免的,而且這種痛是慢慢加重的。在孕期產婦就可以保持全身放鬆,避免疲勞熬夜,孕晚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秋天到來,孕婦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另外,可應用音樂療法、水中分娩、分娩導樂球等方式,緩解分娩疼痛。最重要是聽從醫護人員指導,正確呼吸,協助治療。
相信很多孕媽媽都聽過這個詞,很多人聽到這個詞就色變,因為太危險了。羊水栓塞是在妊娠、分娩期前後期間,母胎屏障遭到破壞,羊水等成分進入到產婦的血液循環系統,導致一系列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該症發作很快,短短幾分鐘可能產婦就會失去意識,失去血壓以及心率。而且往往發病前沒有預兆,醫生也比較難判斷。
溫馨小貼士
分娩的過程中,產婦如果感覺到任何不適,多與醫生溝通,要將切身感受如實告知醫護人員,包括感覺自己煩躁不安、氣急、想吐等,都早點與醫生說,這樣好讓醫護人員有準備。
孕中期是胎兒臍帶繞頸最容易出現的時期,同現臍帶繞頸大於2周時,醫生一般會建議產婦選擇剖宮產,同時告知產婦平時注意數胎動,避免胎兒宮內缺氧。
但有些胎兒的臍帶較長,纏繞較緊,甚至出現螺旋狀纏繞時,醫生就會考慮剪掉臍帶。這種情況下,胎兒必須馬上脫離母體,需要採取剖宮產手術。
溫馨小貼士
孕媽媽每天抽出3小時時間數胎動,一次數1小時,再將3次胎動總數乘4,算出12小時胎動數量,如果1小胎動小於3-5次,12小時胎動小於30次,應及時就醫。
大家知道正常足月臍帶有多長嗎?大約在30~70釐米之間。有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臍帶「脫垂」時,引起臍帶受壓,導致胎兒急性缺氧,胎心率會發生變化,甚至出現消失。如果臍帶血循環阻斷超過7分鐘,則可導致胎死宮內,同時也威脅著產婦健康。
溫馨小貼士
如果產婦在家裡發現自己「尿床」了,其實往往是破水的象徵,不管破水量多少,都不能大意,趕緊平躺,抬高臀部,撥打120立刻前往醫院,這樣可以防止臍帶隨著羊水流出而脫垂。
胎盤「早剝」是在懷孕20周後或分娩的過程中,正常胎盤的位置在胎兒娩出前,出現部分或全部的剝脫,這種情況也很嚴重,一旦發生危及母體及胎兒生命。
預防小貼士
如果在孕期或分娩時,出現肚子痛,疼痛非常劇烈的情況下,同時有YD流血等情況出現,孕媽媽抓緊去醫院,別在家硬扛。
會陰側切是為了避免產婦的會陰撕裂,加速胎兒的娩出。不少孕媽擔心側切會影響產後性生活,其實並不會哦。
溫馨小貼士
如果想要避免側切,孕媽在生產前可以多加練習「凱格爾運動」,增加陰道與會陰部的肌肉彈性,避免生產時會陰部的過度撕裂。
凱格爾運動
生孩子並沒那麼容易,偉大的媽媽們,你們辛苦了,希望每一個媽媽都得被呵護,被疼愛。在享受初為人母的喜悅的同時,也要避免被危險包圍。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