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遠東婦產醫院
許多人覺得,生娃是件簡單的事情。相較於以前,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剖宮產技術的逐步完善,產婦難產的發生的確在逐漸下降。但是即便如此,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產婦的危險因素仍然存在。
「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
看看這兩位寶媽的產房經歷,聽起來真是讓人心驚肉跳。
我是順產完,子宮收縮不好一直出血,分分鐘感覺血在往外噴湧。醫生見狀趕緊推到了手術室,籤病危通知書時,意識模糊得連筆都握不緊,更看不清單子的內容,匆匆籤下接受搶救的單子後就沒了意識。後來聽說是換了一身血,一堆的機器輪番上陣才醒過來,但是能醒過來的「代價」是子宮被切除!
開到三指助產士發現我不停的發抖,胎心飆到200上下,拖去手術室剖宮產的路上量體溫39度6,術後反覆高燒,普通剖宮產住院一周,我住了半個月才脫離危險。出院診斷為菌血症,也算是死裡逃生了。其實產前我也做了許多功課,逃過了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卻沒想到是這種沒聽說過的病。
其實生孩子的危險一直都在,從來不容忽視。除了會出現產後的大出血、菌血症這些危險的狀況,在分娩時還可能會遇到下面這些緊急情況。
羊水栓塞,又稱妊娠類過敏反應症候群,是指妊娠、分娩期前後母胎屏障被破壞,羊水及胎兒成分進入母體血液循環系統,導致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發生。
羊水栓塞發作迅速,常在短短幾分鐘內,產婦就可能失去意識,沒了血壓和心跳。而且羊水栓塞大多數時候沒有預兆,在臨床上有時表現得並不典型,有的只是出血,並沒有呼吸急促,臨床醫生也很難判定。
在分娩時,孕媽如果感覺不適,要將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時告訴醫生,例如煩躁不安、咳嗽、氣急、嘔吐等症狀,讓醫護人員及時調整方案,並做好治療工作。
胎盤早剝是懷孕20周以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也是孕晚期嚴重的併發症之一,一旦發生,危及產婦及胎兒生命。
出現胎盤早剝,孕媽媽一般表現為持續性腹痛、可能伴有少量陰道流血,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四肢溼冷、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等症狀。所以,當孕媽媽出現持續性腹痛時應及時去醫院,及早診治,積極治療。
通常情況下,孕足月的臍帶長為30~70釐米之間。異常情況如:胎先露、胎膜早破、頭盆不稱、羊水過多、臍帶過長都是造成臍帶脫垂的重要原因。
發生臍帶脫垂時,臍帶受壓於胎先露部與骨盆之間,引起胎兒急性缺氧,胎心率發生改變,甚至完全消失。若臍帶血循環阻斷超過7分鐘,則可導致胎死宮內。臍帶脫垂是產科並不少見的一種緊急情況,也是嚴重威脅胎兒生命的產科急診之一。
如果在家裡發生破水的情況,不管破水多少,都不能大意,保持平躺,抬高臀部,防止臍帶隨著羊水流出而脫垂,隨後立刻前往醫院。
看到這裡,只想說生孩子並不容易,偉大的媽媽們,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