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遇見過不少人,有些委實讓我感動。他們或已經臨近公考年齡大限,依然做著慘烈的拼搏;或者四處尋師,尋找黑暗中的曙光;或者在伸手黨們還在索要資料時,早已默默的整理好了所有真題……
我為他們的焦慮和執著而感動,也為他們的努力和付出而感動。
而有些人,熬夜到三更,一有空就去圖書館,真題刷了幾萬道,然後痛哭流涕的傾訴:我連高考的時候都沒這麼努力過!
我卻無法感動。因為感動需要價值觀上的共鳴,而不止於單方面的辛苦。
如果所有辛苦都值得感動,那麼996公司的每個員工都能感天動地。
熬夜看書,但是影響了次日一整天的精力;天天去圖書館,但是大部分時間在玩手機;刷了幾萬道真題,但是總結的經驗屈指可數。
這種空有時間或者形式卻產生不了高收益的努力,本質上不過是愚蠢的表現。
人皆有惻隱之心,對別人而言,是善良正直;對自己而言,是顧影自憐。自憐多了,就成了「心病」,唯有時刻清醒,才能看清時間的價值所在。
除了這種虛假或者低效的努力而感動自己,還有些人不夠努力卻已經提前感動。
我都堅持減肥一周了,獎勵自己一杯奶茶吧,這一獎勵就是無數杯。
我都堅持看書一個小時了,獎勵自己玩會手機吧,這一玩就再也沒放下手機。
我都堅持戒菸一個月了,獎勵自己抽一支吧,這一抽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
這種因為自我感動而導致的大潰敗,更讓人怒其不爭。那些所謂的獎勵不過是藉由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心安理得的墮落。
這世界的本質是不公平的,總會有人生而貴之,起步就是巔峰。
但命運會在另外一種形式上體現公平。大多數二代,不過是享受了祖輩或者父輩的澤蔭,憑啥你區區十幾年的寒窗,短短一兩年的複習,就要抹平別人幾代人的積累,難道這就是你所要的公平?
而且,命運也會用另一種方式體現公平:越努力的人往往越幸運。努力也許不能讓你一步登天,但總體趨勢是螺旋式上升的。
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夠好,請努力;如果你因為努力而自我感動,請想想你的努力產生了多少價值;如果你覺得實在難以堅持,請適當放鬆,然後用更大的決心和毅力繼續啟航。
不過這種努力是一種聰明的付出,是一種由知識指導的生活,而不是蠻牛一樣只知道低頭耕耘,當然我不是看不起牛。
韓國人喜歡申遺,常被國人群起而攻,但實際上其中夾雜著許多道聽途說的誤解,只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人們,更喜歡盲目跟風,而缺乏查證思考。
民心所向,有時候並不代表絕對正義,比如美國的民心對我們而言,就是一種邪惡,所以我們需要思辨。
英才大略固然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通往英才的道路從來都是智慧更佔上風。
我寧可你不夠努力,也不願你問我豬是怎麼死的。
愛博而情不專,正如努力而無技巧,最終都是徒勞。
你可以像豬一樣懶,但是你能像豬一樣心安理得嗎?
如果可以,那恭喜你找到了人生的真諦,如果不行,那還是學著去聰明學習。比如早上看到有人說自己記性差,記不住題目,那麼就要反思為什麼記不住,採用過哪些方式背題目?是否結合了自己的記憶特性,採取了聽覺記憶、視覺記憶、間歇記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記憶、費曼學習法等多種方法綜合記憶?
有時候,人不需要大智慧,只需要一點點小聰明就夠了,把這一點點小聰明堅持下去,就會變成大智若愚。而堅持每天比昨天優秀一點點,就會變成大能力。
當你的能力高過欲望,大多煩惱都將不復存在。否則,我們只能遙望虛無的理想。
那個寫了「劈柴餵馬週遊世界」的偉大詩人海子,最終選擇了自殺;那個因「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而辭職的灑脫姑娘,歸來後還是選擇了安心生活:那個因「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而感動了無數青年的公知高曉松,也因為被疫情撕扯的千瘡百孔的美國,而被人把臉抽腫。
理想只是理想,現實永遠是現實。
即便不談理想,我們也需要一點作為,這個和志向無關,和覺悟、境界也無關,只是和生死有點關係。當某天告別塵世時,我不希望只能立一塊無字碑,上面寫什麼都寒磣。
況且,人這一生,如果還沒有輝煌過,有什麼理由自甘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