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動式學習:你所謂的努力,只是感動了自己

2020-12-16 檸檬心理課堂

最近微博有一個名為「自我感動式學習」的話題上了熱搜,檸檬發現這個話題戳中了不少人的內心。

那麼,什麼是自我感動式學習呢,檸檬這裡舉幾個例子:

比如一大早去圖書館排隊佔位,在圖書館泡了一天,晚上九點多才回宿舍,配圖發一個努力加油的朋友圈,但實際上這一天你就看了兩頁書;再比如在網上收藏了無數的教程攻略,每天看著滿滿當當的收藏列表,心裡倍感踏實,但從不付諸行動,不會的還是不會,不懂的還是不懂;又或者是課堂上,開啟瘋狂記筆記模式,甚至把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記錄了下來,可注意力都放在記筆記上了,根本沒去思考理解老師講的內容,課後也很少打開筆記本複習……

你自以為非常努力地去提升自己,但這其實只是你的自我陶醉,因為你的努力很多都是無效的,你只是陷入了「我已經努力了」的自我感動罷了。

檸檬想說,這種自我感動式的學習,不僅會讓你浪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還會給你造成一些不好的心理反饋。

比如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因為你會覺得:

我都這麼努力了,可結果還沒有別人好,是不是我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我是不是再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沒用?

長此以往會讓你對學習一步步喪失信心,失去學習興趣,情緒上也會變得越來越消極。

我們都知道「笨鳥先飛」這個成語,故事中的笨鳥很努力,但是它的努力是有方法的,所以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勤能補拙,讓自己「笨鳥先飛」。

在現實中也一樣,我們只有掌握方法,讓努力花在「刀刃」上,才能真正提升自我。

而自我感動式學習,只是讓你覺得自己有在努力,覺得自己並非什麼都沒做,但事實上你做的事情對你並沒有多少幫助,更別提讓自己變得更好了。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避免自我感動式學習呢?

檸檬這裡給大家分享3點建議。

一是學習前,我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

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的努力不是為了表演給其他人看,更不是為了自我表揚自我陶醉的,你的努力是為了讓自己越來越優秀。

因此,我們在學習前,一定要擺正心態,我是為自己而學。

二是學習時,我們要有具體可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案。

很多自我感動式學習的人,坐到書桌前,不是隔一會就拿出手機刷會微博,就是開著視頻打著勞逸結合的旗號邊學習邊看視頻,結果一天過去,全顧著玩了,書倒是沒翻幾頁。

這裡面最主要原因就是,自我感動式學習的人在學習時沒有樹立明確的目標。

在開始學習前,你最好給自己列下明確的學習任務,同時這些目標要符合自身實際情況:

比如這次要掌握什麼知識點、理解什麼概念、要解決哪方面的問題。

這樣的好處有很多:

一可以防止遺漏當天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二是學習方案指導了,那你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時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三是可以更好的應對突發情況,比如老師臨時安排的任務、自己的私事等等。

檸檬想說,你制定的目標要明確,方案要可行,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你的學習效率,同時在完成目標後,它給你的正面反饋也會讓你很有成就感。

三是學習後,我們要正視和檢閱自己的學習成果。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可以通過考核來檢測你當日的學習成果,這種考核是為了檢測你是在有效學習,還是只是擺出了我在學習的假象。

考核可以讓同伴來,也可以自己來,簡單來說就是合上書重新回顧一遍自己今天掌握的知識,如果是技能型的,那可以動手實際操作,操作比較複雜的也可以用口頭描述。

如果考核的結果,自己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水平,我們也不要灰心,因為它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對我們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或學習方法是有幫助的。

最後檸檬想說,大家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存在這種「自我感動式學習」的情況,如果有,那你可以從現在開始調整自己的狀態,學會有效努力。

本文由檸檬心理課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努力會有努力的收穫,但可怕的是陷入自我感動
    不走心的努力都是自我感動!你自以為非常努力地去提升自己,但這其實只是你的自我陶醉,因為你的努力很多都是無效的,你只是陷入了「我已經努力了」的自我感動罷了。這種自我感動式的學習,不僅會讓你浪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還會給你造成一些不好的心理反饋。
  • 從現在起,告別「自我感動式」的努力
    做完這件事,我和團隊的小夥伴徹底把自己給感動了。因為我們覺得自己真的是足夠努力了。這種努力,肯定會感天動地,從而讓好運降臨。我們開始期待和想像著,公開課那天即將出現的「人頭攢動」、「報名人數爆滿」的場面。 結果,公開課當天,只來了三個小朋友。
  • 杜絕自我感動!學習的四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第一篇文章,我們來談談學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直至今日我都在和學習作伴,學習生活中,我們會走許多彎路,踩入很多坑,但最大的誤區那就是假裝努力的【自我感動】學習法。什麼是自我感動式學習?就是按照符合自己邏輯的行為進行學習,並且希望現實也能按照預定的軌跡運行。
  • 把自己感動到哭,但是沒什麼鳥用 | 1分鐘心理課
    大家好,今天的話題是自我感動式努力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很努力,但努力的結果卻很糟。比如有人去圖書館充實自己,一大早翻開一本書的扉頁,下午離開的時候還停留在第二頁;又比如學生上課瘋狂記筆記,連一個逗號都不放過,但就是沒記住老師講的內容。
  • 浪費6年青春,卻等來拋棄,丁詩雅的自我感動式愛情戳中多少人?
    從始至終,丁詩雅都沒有喊過半句累,因為在她心中一直有愛加持,只是這份愛是一廂情願。傻傻的丁詩雅像個僕人一樣,被遠在異國的林中信呼喚來呼喚去,終於等到他回國,這幻想了六年的夢也隨之破碎。原以為林中信回國後能與她確認關係,不料他早已在國外結婚,自己做了他多年的備胎。
  • 別再感動自己,請事半功倍地去努力
    這種空有時間或者形式卻產生不了高收益的努力,本質上不過是愚蠢的表現。人皆有惻隱之心,對別人而言,是善良正直;對自己而言,是顧影自憐。自憐多了,就成了「心病」,唯有時刻清醒,才能看清時間的價值所在。除了這種虛假或者低效的努力而感動自己,還有些人不夠努力卻已經提前感動。
  • 你所謂的「懷才不遇」,只是不夠努力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 格總在人間(ID:I-Gargamel
  • 到底什麼是感動式服務?為什麼做了很多,顧客還是不滿意?
    那到底什麼是感動式服務?我問過很多成長型的企業老闆,也訪談過眾多企業各個層級的員工,其實大家對於感動式服務的概念,非常模糊。多數人認為的感動式服務就是過生日送個蛋糕,發信息祝福。這種方法能感動顧客嗎?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一到快過生日的時候,就會收到各種各樣的簡訊轟炸,信用卡中心、航空公司、保險公司、網購平臺、理財平臺、購物中心等等,讓你不堪其擾。請問在這種情況下,顧客還感動的起來嗎?顧客已經被其它商家弄得很煩了,這時候你再湊熱鬧發信息,會怎樣呢?當然了,正常的顧客關係維護是非常有必要的。
  • 你的寫作是感動了別人,還是感動了自己?
    因為看似每日的努力日更其實只是對昨天的重複,寫作水平並沒有得到提高,今天的自己並沒有比昨天更優秀。須知,日更的目的不是堅持20天、100天乃至365天,而是在這個過程中達到刻意訓練的目的,讓自己的寫作在高強度的輸出中得到精進。
  • 學習日語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燃燒吧!日語!
    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心中最大的想法是,想從這本書中找到,那些看似很努力的例子,和自己去對比,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日語學習話題之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如果深入的去思考,選擇這本書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自己內心中已經焦慮不安,而不安的原因是『我這麼努力,為什麼看不到努力的結果。』」會不會是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 職場的自我感動以及應對方法
    "自我感動" 在一些情況下是好的,特別是自己感到很累,感到沒有動力的時候,能夠通過這種」感動「 獲得新的內在動力,甚至可以幫你扛過最艱難的時期,但自我感動多了,也會帶來比較大的問題。能讓人見到的加班,可以增加你的印象分,雖然這種印象分不提倡,但你的自我感動,是沒人可以感知到的,只是你內心的一種自我感覺。容易造成自己很努力的假象「自我感動」 會帶來自我良好的感覺,你覺得自己很努力,很上進,沒有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但也容易使人陷入思維的誤區。
  • 那些所謂的「邊界」,可能只是你自己懶得去觸碰
    有溫度的話,來自一個年輕女性的自我總結。人,多半限制了自己的格局。回想起那年初的一次培訓會議,一位高中未畢業的「中年女性」,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獲得了最佳機構的校長稱號。對於她而言,她唯獨有的只剩下努力。她,高中學歷,獨創小學「思學」圖文教學法,用這一個普遍且極具個人色彩的教學手法為自己的機構打開了突破口。在臺上的時候,她說到:「我今年31,我沒有學歷,更沒有關係,能站在這裡,我有的只是努力和我無限的冒失」。
  • 不要讓自我感動式的教養迷了親子關係的眼
    作者丨孟家十五 來源丨中國心理諮詢師成長聯盟 ID:gcocp2014心理理論創始人、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艾莉森·高普尼克在他的《園丁與木匠》一書中說過:「教養是一種糟糕的現代發明,是中產階級父母的一場自我感動式的狂歡
  • 你所謂的努力,只是在消磨你的時光
    你的無效努力將浪費大量的時間,一個大學生,需要專注於提升自己的一項核心競爭力。比如說是計算機編程,一個外語專業,或者是考一些含金量高的證書,這才是未來區別於別人的能力所在。仔細想想,不無道理。但是你認真觀察,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們視頻製作的精良程度,直播中觸動觀眾的點,如何抓住觀眾的吸引力,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學得來的。無論是專欄作家,還是短視頻達人,別人在被你認識之前。也默默無聞地付出著努力,一點點地積累著人脈,一點點地優化著自己。
  • 職場中,不要試圖用努力去感動你的老闆
    儘管如此,他們大多還自我感覺良好,時常在朋友圈發自己加班的照片,仿佛在向老闆說:你看我多努力呀!快來表揚我!目的就是為了讓老闆看到自己勤勤懇懇的工作狀態,從而感動,進而給自己升職加薪。可通過大量的事實證明,這種努力真的能感動老闆嗎?或者說老闆被你感動了,就會給你加薪升職嗎?
  • 努力為的不是超越別人,而只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她說她還記得,她的老師和她談話時最後說的一句話,「別拿別人的退步當成自己的進步。」是啊,別拿別人的退步當成自己的進步!努力也不是為了超越別人、碾壓對手,只是簡簡單單地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有時候,你誤把別人退步當成一種值得欣喜的事情,這其實比你自己停滯不前來得更加可怕。這種潛在的心態讓你的目光不再集中於自我提升上,你會更加忽視自己要去努力進步。相反,你更傾向於把關注點放在別人的身上,企圖利用別人的退步來輕輕鬆鬆達到自己所謂的進步。
  • 沐木: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
    一個人只有不斷地接觸新事物,突破自我,才能在人生旅途中不斷成長。尤其是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裡,鐵飯碗幾乎消失了。沒有人能靠單一的技能和停滯不前的職業成就一直生活在舒適區。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當下,我們都必須盡力而為。真正的鐵飯碗是無論你去哪裡都能生活的能力。我們想要跟上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我們只能改變自己,加速我們的提升。
  • 這幾個考研誤區很多人都有,來看看你是否也中招了
    非常多考生在備戰考研時光是顧著考研複習,卻沒有深入、透徹且正確地了解考研的各項事情,導致自己對考研存在不少誤區。考研的3個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誤區三:用戰術上的勤勉,掩蓋戰略上的不足考研是一場很注重戰略分布的萬人戰役,很多喜歡「自我感動式學習」的學生,都會試圖通過戰術上的勤奮和努力來掩蓋自己在戰略上的不足。
  • 會計證書無用只是你懶惰的藉口,沒時間學習只是你無能的自我開脫
    對於很多已經開始從事會計職業的無證會計們來說,自己也想著要努力考一個證,做一個合格的持證會計師,可是工作辛苦,各種重複工作、繁雜的事務彷佛佔據了自己所有的時間,甚至加班加點才能搞定,感覺自己快要被掏空,所以一旦有時間閒暇下來就像好好補覺,或者放空自己,別說學習,翻書的力氣都沒有。
  • 層次高的人,都不會活在自己的感動裡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你一把鼻涕一把淚,覺得自己靈魂得到了升華、三觀得到了洗禮,但其實你只是感動了你自己而已。有個評論說得好:這應該叫做自我感動愛好者。之前跟我合租的一位室友小金,是個非常非常努力的人。工作之餘,她還給自己制定了一堆學習計劃。每天下班回來後,匆匆吃完外賣,就開始投入到新一輪緊張的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