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翟楓瑞)12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國臺酒業銷售公司發布關於國臺國標酒供貨價調整通知稱,自2021年1月1日起,國臺國標酒(500ML含雅鑑版)供貨價上調60元/瓶;國臺國標酒(375ML) 供貨價上調45元/瓶。分析認為,老酒長供不應求,企業也只能通過提價來緩解供求關係。
通知顯示,從2020年12月1日起,將不再接受國臺國標酒訂單,訂單接收時間將從2021年1月份開始。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表示,國臺的提價離不開中國目前醬酒市場的熱銷氛圍。國臺提價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拉高產品價格,在提升品牌力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品牌高端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提價並非國臺今年首次提價。在今年10月1日,國臺銷售公司曾下發停貨通知並對國臺龍酒供貨價進行調整。國臺龍酒供貨價也在11月1日起,上調200元/瓶;10月1日起不再接收國臺龍酒訂單,2021年1月開始接收訂單。
業內人士表示,國臺頻繁提價並不意外,主要是因為醬酒市場表現突出,醬酒企業提價是必然的趨勢。目前我國醬酒的產能相對較低,但佔了我國酒行業大部分利潤,預計未來醬香型白酒會持續走強。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多家醬酒企業均在提價。貴州金沙回沙酒定製酒提貨價上調30%~40%;釣魚臺A、A++類基酒價格上調20%;茅臺系列酒如賴茅、珍品王子、醬香經典王子,自年初至今,漲價幅度分別達到50%、55%、55%。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國臺提價是因為市場需求旺盛。國臺全國化布局基本完成,部分市場已實現良性運轉。老酒資源稀缺,產能不足的情況,導致市場長供不應求,企業也只能通過提價,來緩解供求關係。通過提價,也可以拉開與其他醬酒品牌的距離,同時也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力。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醬香型白酒產能約55萬千升,完成銷售收入1350億元左右,實現利潤約550億元,銷售收入和利潤均實現20%以上增長的同時,以白酒行業7%的產能,實現了21.3%的銷售收入和42.7%的利潤,醬香型白酒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產業」。事實上,自2017年以來,醬酒市場三年產值累計增長了26.5%,而2019年,醬酒板塊更是增長了20.3%,醬酒品類正在快速推動白酒行業迭代。
蔡學飛表示,目前醬酒市場仍處於快速發展期,未來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不斷增強,醬酒企業也將會向產區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的趨勢發展。醬酒現在是有品類無品牌、有產區無產能,除了茅臺、郎酒等少數知名醬酒品牌溢價能力較強,其他醬酒企業還處於原始發展階段。醬酒的品類依然在擴張增長,這對於醬酒企業的發展,是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