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附院,憶祖父

2020-12-16 馬加強666

我身邊的人都習慣將「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簡稱為「附院」,這都源於魯西南百姓對它的熟悉,也源於一份特殊的情感,就像我說起附院,就會自然而然地憶起祖父。

醫院,是與死神搏鬥的地方,當然也是重燃希望的地方,平時估計幾乎沒人會無緣無故地想到醫院。坦白講,我從小就對醫院有著一種不可名狀的恐懼感,一進醫院的大門就開始內心發怵。至於走近「附院」,還要從當年祖父生病說起。祖父去世前有相當長的一段時光都是在附院度過的,先後兩進兩出。在那些陪老人住院治療的日子裡,多少的希望與失落、多少的開心與悲傷都永久的留在了附院,留在了一個陌生而熟悉的地方。

記得那是祖父第一次住進附院,當時病情相對穩定,且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祖父向來愛說愛笑,頗為喜歡鬧笑話,平時就閒不住的祖父猛地一住院還是很不適應,要知道他習慣了在老家寬敞的小院裡賞花聽鳥,那樣的一間小病房無疑是束縛了他老人家的自由,更何況他不太喜歡病房裡整日安靜沉悶的空氣。入院之初,祖父還很拘謹,儘可能的少言少語,後來與病房裡的病友都熟絡了,於是他老人家也就慢慢地放開了。

最開始,祖父喜歡和挨著床的病友們交流談心,即便是在他打點滴的時候也能說笑自如,他偶爾會把家鄉發生的那些奇聞軼事講給病友們聽,也會拿出自己年輕時的經歷與人回味分享……他老人家講的那些事曾一度讓本該下班的醫生護士為之留步,也曾令臨近病房的病友們聽得津津有味,周圍的不少人就是由此在附院認識了祖父、肯定了祖父。

祖父第二次住進附院時病情就已經相當嚴重了,而且還伴有一些併發症,再加上祖父本身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因此那種病痛的折磨是他人難以感同身受的。這次入院,一向愛說話的祖父徹底變得沉默寡言了,我想或許是因為祖父感到了些許的絕望,亦或是他老人家確實已經到了有心無力的地步……

在此期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老人那憂鬱暗淡的眼神,尤其是當我見到他用這種眼神看著緩慢的點滴、看著走不出的病房,我的心裡難受極了,這種難受應是一種無法抗拒的悲傷!儘管醫生護士常來安慰,但原本那個要強的祖父還是沒能從強大的病魔中掙脫出來。在滿是憂傷的日子裡,每當祖父的病情加重時,我都會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白衣天使的身上,有時真的會迫切渴望他們能夠及時減輕甚至消除掉老人身上的病痛,希望他們能夠再幫我找回原來那個樂觀豁達的祖父……不得不說他們也已經盡力了,何況醫療並非是疾病的萬能鑰匙,我自始至終都堅信「醫者父母心」!

每次去市裡,我都要到附院周邊轉一轉,也會久久地佇立在附院跟前,任憑記憶自由地泛濫,就算一時間沒了頭緒,我也依舊不願離去,總感覺有那樣一份情愫縈繞身旁,時而還令人禁不住地為之動容……

「以人為本,敬畏生命」,這是附院始終秉承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每一個醫療工作者堅守的信念。轉眼間,附院不知成了多少人的情感陪伴,願科技繼續引領醫療事業的發展,願所有的病痛都能夠被及時驅散,也願生命之花都能在這裡綻開笑臉……

相關焦點

  • 張彤禾憶祖父張莘夫和家世
    意料之外的是,他說他身邊有兩本日記,一本是我祖父在美國寫的,另一本是全家戰時住在重慶時寫的。兩本日記大概有一千多頁。「沒什麼意思,」我父親說。「他就寫了一些像是『今天日本軍隊逐漸逼近城市』這樣的東西。」「其實,」我說,「那很有意思。」
  • 孫子憶祖父陳士榘:勤學日語擒日本俘虜
    「祖父下定決心,要抓活的。」陳一新說,陳士榘為此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日語,定要抓獲日軍戰俘。平型關大捷後,115師343旅在日軍必經的廣陽至松塔地區設下伏擊圈,時任旅參謀長的陳士榘指揮殲滅伏擊圈內日軍。  「爺爺指揮戰士們從兩側高山不斷向狹長谷底的日軍投彈射擊,日軍輜重部隊的騾馬受驚後亂蹦亂跳,敵人被打得暈頭轉向。」
  • 申東旭跟祖父鬧上法庭:祖父主張土地被佔,他說自己從小被暴力
    申東旭的祖父今年已經96歲了,最近祖父突然爆料,說自己的孫子對他進行了「孝道欺詐」,一度鬧上法庭。 其實說是「孝道欺詐」,不如說是土地糾紛更合適。申東旭的祖父有15000坪的土地,而他給了孫子2500坪。
  • 躺著進來走著出去 安醫大四附院中醫療法治好患者老腰突
    近日,安醫大四附院南區中醫外科就來了一位患者,他是被四個人成年人用擔架抬上來的。腰突患者不遠千裡趕來求醫患者張杰(化名)來自福建,今年54歲,飽受腰椎間盤突出折磨多年。最近一次犯病最為嚴重,半個月前腿痛的症狀已經出現,隱隱約約還能忍,到後來連站起來都困難,止痛藥對他根本沒有效果。當地醫院一番檢查下來,腰椎間盤突出非常嚴重。
  • 祖父的小賣提籃
    十年過得一次大壽,偶添一件新褂子,很少捨得穿,要穿也是藏在破衣服裡面,他說「提著籃子到處衝,容易髒、壞得快,身上戳戳的、不好受。」為翻建年久失修、破陋不堪的老屋,祖父點滴累積、寸草不遺,每天賣完東西的籃子裡,不是從人家廢墟裡撿到的幾塊零磚碎瓦,就是從運河邊拾到的一些破銅爛鐵,或是從糧庫地縫裡掃出的一小布袋麥粒稻穀,好像銜泥壘窩的燕子,可嘆他沒能盼到新房蓋好的那一天。
  • 祖父顧毓琇
    如今12年過去了,這本書早已脫銷,隨著近年來人們對我祖父詩詞的興趣漸濃,再版也就有了足夠的動因。感謝南京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有識之士的鼎力襄助,他們使大家看到本書再版的願望變成了現實。本書的責編楊金榮博士在編輯本書的過程中曾說:「顧毓琇先生是近代中國的著名科學家、教育家,也是重要的文學創作家。顧老的作品,不僅屬於他個人,也屬於中國近代史。」
  • 鄭大一附院把四附院「收編」 全球最大醫院更大了
    全球最大醫院——鄭大一附院又「大了一碼」。6月30日,鄭大四附院正式與之合併,成為鄭大一附院的惠濟院區。鄭大四附院有關人士透露,所有醫務人員保持原工作狀態不變,以後將慢慢融合到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四附院原院區將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
  • 美國猶他州鐵路華工後裔憶先人:為他們的貢獻自豪
    美國猶他州鐵路華工後裔憶先人:為他們的貢獻自豪 2019-05-11  江新榮說,他小時常聽父親講,他祖父是1858年來美的,「那是第三批『賣豬仔』的勞工。」 他說,那時祖父25歲,跟他18歲的侄子一起來到了美國。  所謂「賣豬仔」即是所謂的契約工的一種,即訂約賣身3年、5年或10年不等。江新榮說,當年祖父的契約是3年,他修建鐵路3年後即離開了。
  • 《憶落謎境》:用不完美的故事療愈悲劇
    突如其來的Jump Scare尋找碎片《憶落謎境》的玩法十分簡潔:旋轉場景,點擊探索場景內的物品,獲得線索,組合線索以解謎。比起許多經典密室逃脫遊戲,《憶落謎境》解謎難度不高,並不需要特別強的聯想或推理。
  • 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援湖北醫療隊平安返陝
    西安交大一附院供圖 攝 中新網西安3月31日電 (記者 阿琳娜)經過50多天的「抗疫」,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援湖北醫療隊的共265名隊員圓滿完成任務,31日搭乘兩架包機返回陝西。 西安交大一附院援湖北醫療隊平安回家。
  • 魯迅為何燒掉了祖父的日記?
    周福清一古腦給孫兒取的小名、學名和字,從以後來看,似乎都不太成功,樟壽這個本名或原名,最終廢棄不用,被周樹人給取代了(現在大家都把周樹人看作魯迅的原名,其實嚴格說不是)。字呢,由於豫山諧音雨傘,使年幼的魯迅經常遭到同伴取笑,說,嗬,雨傘來了,於是魯迅央求祖父改名。起初改為豫亭,這個改動也不太成功——仍然未脫離跟雨的干係:「雨停」。
  • 高三作文:憶祖父
    那天,我剛剛到家,媽媽就對我說:「老爺爺過了。」我瞬間莫名鼻尖一酸,什麼話也沒說,靜靜地躺在沙發上,不知不覺流出了眼淚。  送葬那天,人來了不少,不僅有我們村的人,而且鄰村的都來了很多。聽大人們說,老爺爺是村裡出了名的「作家」,無論紅白事,還是搬新房,都要老爺爺幫忙寫對聯,老爺爺寫的對聯不僅詩情畫意,還朗朗上口,「他年輕的時候可厲害了!對聯,書法,二胡,象棋都很精通,也就到了眼睛看不見的年齡,他才沒幹這些事兒的。」爺爺說。  還記得前年的端午節,我和爺爺回到老爺爺家看望他,一進門,就聽老爺爺說:「翔宇,翔宇來啦!」
  • 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援湖北醫療隊返回西安
    2月4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帶隊前往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該院除在西安本院承擔艱巨的抗疫重任外,先後派出5批158名隊員馳援武漢,在武漢第九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奮勇抗疫。近兩個月來,醫療隊隊員與時間賽跑,挽救了眾多患者生命。
  • ​特別的祖父 特別的懷念
    祖父的嚴厲遠近聞名、鄉鄰皆知,有時甚至還不近人情,他交待的事情,如果沒有立即做,沒有做好,輕則訓斥,重則木棍上身,所以小時候,我與哥哥、堂弟、堂妹挨打、挨罵是家常便飯,而且他打孫子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勸阻,他常說:嬌兒不孝,木棍之下出孝子。別的小孩都盼望周末、寒暑假。
  • 交大二附院
    交大二附院 生活工具 大小: 4.08M
  • 時空穿越引起祖父悖論怎麼辦?
    今天就的簡單跟大家聊一下祖父悖論。祖父悖論講的是:假設一個人生了一個兒子,那個兒子又生了一個兒子,那麼兒子的兒子就應該叫他祖父。假設有一天,這個孫子20歲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生活很困苦,不想生活在這個世界,他覺得一切的苦難的原頭是他祖父了生出他爸爸,他爸爸了生出他產生的。他就想通過時間機器在祖父還小的時候就殺掉祖父,那麼就不會有後來一系列的痛苦了。
  • 青大附院|秋月揚明輝
    青大附院舉行2020年教師節慶祝大會暨第十六屆科教大會。會上表彰了國家、省、市級科技進步獎,醫院醫學科普能力大賽、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等獲獎人員。青大附院康復醫學科以詳實的評審資料和強大的綜合實力通過專家組評審,以優異的成績成功獲批中國康復醫學會首批吞咽障礙康復專科培訓基地。
  • 沒有人能破解的祖父悖論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產生了三個悖論:穀倉悖論、孿生子悖論和祖父悖論。這三大悖論中迄今為止只有祖父悖論沒有被破解。何謂祖父悖論?祖父悖論是關於時間旅行的,由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在1943年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中提出。
  • 河科大一附院:川流不息
    河科大一附院是三甲,全國百佳。發展速度非常快,很快就誕生了一個新區醫院。(民間稱老三院和新三院),老三院在澗西,新三院在新區龍和小區附近,都屬於同一個單位。每次去醫院,無論醫院的環境多麼優美,服務多麼周到。氛圍總覺得是壓抑的。
  • 西安交大一附院婦產科
    安瑞芳是婦產科主任,也是主任醫師、三級教授,1985年工作至今,她一直對妊娠滋養細胞腫瘤有獨到的造詣,據她介紹,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的治療經驗為西北少有,慕名而來的患者覆蓋多個省份,她經常聽不少基層醫院說沒有見過這個病種,其實就是患者都跑到交大一附院了,而且交大一附院婦科是西北地區較早開展各種婦科腫瘤根治性手術的龍頭單位,現在各類婦科腫瘤的綜合規範治療已經成為醫院的主要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