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私立錄取結果出爐,有人歡喜有人憂
昨天,民辦學校幼升小和小升初的錄取結果出爐了,只是,這裡面只有16所中小學的招生計劃報滿了,需要搖號派位:
搖上的,家長應該會感覺喜從天降;沒搖上的,難免垂頭喪氣。
這一次,為什麼報名人數驟減呢?
因為教育局明確要求:
官方的原因,是今年的民辦學校,不允許你被搖上後不去。
民間的原因,是還是有一部分家長擔心如果沒搖上,也怕回不去熱點的學區,那學區房就白買了——雖然教育局應該是不會這麼做的。
小學這一部分,今年最火的應該還是育才系的育才雙語學校小學部的住宿統招——達到了1812人,有人可能會說了,那育才實驗今年為什麼少了很多呢?住宿和走讀加一起才653人。
原因很簡單:
今年育才雙語學費沒漲價,還是13000,但育才實驗今年漲到了18000——剛看完《三十而已》的你,應該知道通過錢來篩選圈層的直接效果了吧?
所以,任何事情的結果,大家都不能看表面,還是要分析一下內外的原因,你才會看得更透徹。
2.連派位的機會都沒有,學校比家長更鬧心
除了這16所學校有機會可以派位外,其餘30所學校遭遇了第一志願報名的寒冬,當然,等到第二志願補錄時,還是有招滿的可能的,只是——萬一第二志願也沒報滿呢?
真的不敢想像。
通過以上兩張圖,我們可以發現:
小學部分未報滿的,要麼就是口碑一般的,要麼就是新手影響力還不夠的。
口碑一般的十四就不舉例子了,傷人;新手影響力不夠的,可以看一下近兩年風頭正盛的瀋北房企老大——匯置建設的清華萬博實驗學校:
計劃招生住宿70人,但只報了46人,出現這個結果的原因也比較簡單。由於第一輪只能在瀋北新區招,但這個學校大家又離得比較近,所以住校意願強烈的不多——比如清華萬博的走讀生共30人,就報滿了40人,要搖號——但是解釋歸解釋,像清華萬博這類剛剛創立就遭遇新政策的新學校,未來的路難免還是會艱辛很多。
初中部分未招滿的也是有意外的,比如雨田,比如育才外國語等等,看來:
家長們對於孩子們初中的選擇還是非常謹慎的,不像小學那麼的隨意。
3.沒去私立的那些孩子,自然要擠進公立的學區
看了上面十四簡單的分析,大家應該和十四一樣,會強烈地感受到未來公立學區的重要性,尤其是初中。
所以,未來幾年,雙學區的學區房,將會更加搶手。
再加上二手房滿6年的趨勢也會更加強烈,那麼為了保自己孩子學區的家長買新房的意願也會變得強烈。
當然,如果只在意孩子初中的家長,可能你就不用那麼緊迫了:
等孩子要上小學一年級之前買一個二手老破小,就來得及。
看到這,
已經當了爸爸媽媽的你,除了感同身受外,更多的可能還伴著焦慮;
沒當爸爸媽媽的你,如果資金有限,首次買房時,請多關注一下帶學區屬性的房子吧——不帶學區的純改善產品,畢竟還不是大眾們可以隨意享受的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