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好友相約吃火鍋,最常見的肯定是鴛鴦鍋,因為有的要吃辣的紅湯鍋,有的要吃不辣的清湯鍋,看到這裡肯定不少人會疑惑了,為什麼有人能吃辣,有的人卻不能?比如我國四川和湖南地區的人們更是無辣不歡,頓頓少不了辣,而北方地區的人們口味偏清淡。圍繞「辣」的話題,向來存在的爭論較多,愛辣人士與不吃辣人士也是相互看不上眼。
追溯至生命的起源,大家不都是一個細胞演變而來的嗎?經過幾萬年的進化,人們都只擁有一張嘴,一個舌頭,怎麼對辣的接受度有這麼大區別呢?想要揭開這些疑惑,大家需要了解這4方面的知識。
1.辣是一種痛覺,不是味覺
人們有視覺、味覺、知覺、觸覺、嗅覺、聽覺,對食物的判斷主要通過味覺來完成,其他感覺具有輔助作用,人們的味覺細胞會分別出不同的味道,如酸、甜、苦、鹹、鮮,而辣比較特殊,嚴格來區分,辣是一種痛覺,而不是味覺。人們口腔中有一種可以和辣椒素發生反應的受體蛋白質,辣通過作用於人體中痛覺纖維的受體蛋白,刺激人體的味覺細胞和相關的神經脈絡,從而被人們感知到。
2.吃辣是先天基因決定的
人們吃辣的能力主要取決於人體中辣椒素受體的多少,辣椒素受體的主要功能是感知辣椒素的刺激,用來調節人體體內體溫。當人體內辣椒素受體較多時,對辣椒比較敏感,接收到的辣椒素刺激也更大,且耐受程度低,不能夠吃辣。相反,當人體內辣椒素受體較少時,人們能夠接受到的辣椒素刺激能力較弱,耐受程度較高,就能夠吃辣。
3.吃辣能力受後天因素影響
能夠吃辣的人,一般含有的辣椒素受體較少,除先天基因外,氣候因素、地理因素和個人生活習慣都會影響到人們吃辣。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小的時候不能吃辣,但換到一個吃辣的環境,也會逐漸變得能夠吃辣,這是生活習慣的影響,在吃辣的環境中逐漸被潛移默化。在我國南方人偏愛吃辣,而北方人不同,這是受到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南方氣候比較潮溼、悶熱,人們喜愛吃辣椒可以幫助殺菌排出體內溼氣,而北方氣候比較乾燥,吃辣就更容易導致上火,所以飲食較清淡。但只要兩者長期處於對方的環境中,其吃辣的習慣也會被改變的。
4.為什麼有人喜歡吃辣?
一個人吃不吃辣與其生長環境和個人習慣有關,除此之外還與人的成癮有關,據相關心理學研究表示,一個人吃辣都有一個成癮理論,即適應階段、耐受值提高階段、成癮階段。辣椒中的辣椒素會刺激人體的神經系統,使人產生痛感,從而人體做出應激反應,這個過程又會分泌一種令人產生快感的物質內啡肽,從不習慣到習慣,長期以往,人們對辣椒的耐受值提高,人們想要獲得辣椒刺激帶來的快感,就需要吃更多的辣椒,從而逐漸成癮喜愛吃辣。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白櫻,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