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愛情用文字表達是什麼樣子呢?
愛情詩,抒發男女間愛情的詩,尤指男人對女人的詩,是詩的一種,是愛情表達的一種形式。一起來看看南北朝的詩人是怎麼寫的。
《採蓮曲》
全詩情韻頓生
晚日照空磯,採蓮承晚暉。風起湖難渡,蓮多採未稀。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作者蕭綱,寫出了江南美麗風光,全詩情韻流動。
《春日行》
俊逸的風格
獻歲發,吾將行。春山茂,春日明。園中鳥,多嘉聲。梅始發,柳始青。泛舟艫,齊棹驚。奏《採菱》,歌《鹿鳴》。風微起,波微生。弦亦發,酒亦傾。入蓮池,折桂枝。芳袖動,芬葉披。兩相思,兩不知。作者鮑照,這首詩描寫在明媚的春光中男女青年郊遊嬉戲的歡樂情景。全詩洋溢著濃鬱的詩情畫意。
《登二妃廟》
筆調清雅明暢
朝雲亂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採荇洞庭腹。故以輕薄好,千裡命艫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作者吳均,這首詩歌頌了娥皇與女英對愛情的執著與忠貞不渝。這首登臨憑弔之作,將動人的傳說、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心情熔於一爐,情思綿邈深摯,特別是結尾的截情入景,使全詩顯得空靈含蓄,當真是神來之妙筆。篇末有此奇峰,全詩的意境亦為之拓深了許多。
《春別詩四首·其三》
景中寓情
江東大道日華春,垂楊掛柳掃清塵。淇水昨送淚沾巾,紅妝宿昔已應新。作者蕭子顯,這首詩寫一位熱戀中的男士回憶昨日與戀人難得一聚時的愉快和送別時的依依不捨之情。
《華山畿》
江蘇省的傳統民歌
華山畿,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生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儂開。《華山畿》是南朝時流行在長江下遊的傳統民歌。相傳當時有個女子,在哀悼為她殉情而死的戀人時,唱了一首歌。歌的開頭一句便是這句驚風雨、泣鬼神的「華山畿」,後來用它作為歌調的名稱。
《子夜四時歌·自從別歡後》
表現出民歌的特色
自從別歡後,嘆音不絕響。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原文的意思是自從歡會別後,終日嘆息,整日相思。我的心就像春天蓬勃生長的黃檗樹,越來越苦。
作者:清新歲月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