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痔瘡便血,沒想到是最惡性的腫瘤,沒堅持半年就去世了

2020-12-23 普外科曾醫生

50歲的李阿姨最近出現便血,肛周瘙癢,肛門周圍還有黑色的色素沉著,她以為是痔瘡,沒有引起重視,去醫院一檢查,居然是最惡性的腫瘤,後悔莫及。

李阿姨半年前出現便血的症狀,沒有引起重視,她一直以為痔瘡,最近越來越嚴重,還出現肛門周圍瘙癢,實在是很難受。她看了我的科普視頻,便血除了痔瘡,還有可能是直腸癌,她趕緊去醫院檢查。

來到醫院後,醫生發現除了便血,肛門周圍還有「黑痣」,有色素沉著,這個肯定是不正常的,醫生給她做了活檢,最終病理結果出來了,不是直腸癌,而是一種惡性程度更高的腫瘤,肛管直腸惡性黑色素瘤。

而且發現的時候,已經出現轉移,李阿姨的病情急轉直下,沒有半年就去世了。

什麼是惡性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來源於黑色素細胞的惡性變。黑色素細胞或其母細胞來源於外胚層的神經嵴細胞,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遷移到皮膚、眼、黏膜表面和神經系統等部位。

肛門惡性黑色素瘤較為少見,佔整個黑色素瘤的0.3%至3%,佔肛管直腸惡性腫瘤的1%至3%。好發於50至60歲左右的成年人。

惡性黑色素瘤惡性程度非常高,非常容易侵襲和轉移,5年生存率只有20%左右。

肛管惡性黑色素瘤有什麼臨床表現

大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或者缺乏特異性的臨床症狀。可出現便血、肛周瘙癢、疼痛等非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有時候很難與痔瘡鑑別診斷,容易出現誤診。

下圖就是一位直腸肛管惡性黑色素瘤的患者,肛周可見色素沉著(圖A),直腸裡面也有色素沉著(圖B)。

如果有黑色素沉著的時候,容易提示本病,但是有高達30%的惡性黑色素瘤沒有色素沉著,診斷困難。

如診斷何和分期

如果懷疑惡性黑色素瘤,需要進行活檢,明確診斷。還需要行結腸鏡檢查,明確其他腸管還有沒有黑色素瘤。盆腔MRI和超聲內鏡有助於判斷腫瘤浸潤範圍,有沒有區域淋巴結轉移。

腦部、胸部、腹盆腔CT有助於判斷有沒有其他部位轉移,有必要可以行全身PET/CT檢查,明確有無遠處轉移。

肛管直腸惡性黑色素瘤可以分為三期,一期僅限於局部,沒有淋巴結轉移;二期出現局部淋巴結轉移;有遠處轉移屬於三期。

20%至60%的患者就診時,已經有淋巴結轉移,7%至25%患者就診時已經有遠處轉移。

肛管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

一期的惡性黑色素瘤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局部切除腫瘤,保留肛門;另外一種是大手術,與直腸癌的手術方式一樣,叫做腹會陰聯合切除術(APR),需要切除肛門,大便改道,患者需要行造口手術,佩戴造口袋。

由於惡性黑色素瘤惡性程度高,容易出現遠處轉移,已經有大量的研究顯示,局部切除和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相比,兩者的生存率是一樣的。但是局部切除的生活質量顯著高於腹會陰聯合切除術。

二期腫瘤應該如何治療,存在巨大的爭議,有的醫生選擇手術+輔助放療,還有醫生選擇手術+化療/免疫治療。手術的切除範圍,也存在很大的爭議,局部切除腫瘤,是否需要清掃淋巴結,清掃範圍是多少,都存在爭議。總的來說,二期的患者,治療效果不好。

三期惡性黑色素瘤預後極差,5年生存率為0%,也就是說,沒有患者可以活過5年,大部分患者生存時間小於1年。三期腫瘤不建議手術,以化療及靶向治療為主。

總的來說,肛管直腸惡性黑色素瘤儘管比較少見,但臨床上偶爾可以碰到,大部分患者,發現的時候就是中晚期了,治療效果極差,只有早發現,才有可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包頭55歲阿姨便血以為是痔瘡,沒想到竟是直腸癌……
    把「健康包頭」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長期便血的楊阿姨,一直以為自己得的是痔瘡,最近卻被診斷出患有直腸癌。醫生說,痔瘡是最常見的直腸良性疾病,常表現為大便帶血,與直腸癌的症狀非常相似。在臨床上,約90%的直腸癌在初期都被誤診為痔瘡。
  • 我偶爾便血,以為是痔瘡,怎麼變成腸癌了?
    「我平時肚子有點脹痛,偶爾大便中帶有血,一開始以為是痔瘡,沒有太關注它,直到最近頻繁的便血,去醫院做腸鏡時,報告竟然顯示的是【大腸癌】」對於小張來說,事業正處在上升期,為了工作,常常加班熬夜,吃飯也不是很講究,常常外賣夜宵對付,開始時候就是腹部脹痛,偶爾便血,以為就是痔瘡,卻沒想到是得了腸癌這個惡病。 【腸癌】這個疾病對於他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頓時拖垮了年輕人對生活的美好幻想。
  • 時不時便血,30歲女子以為是痔瘡,沒想到是癌!這個喜好害了她
    自稱「肉食主義者」,蔬菜和水果可有可無家住鄞州區的小章,畢業後就在一家外貿公司從事銷售工作,隨著公司業務量的增長,與客戶的應酬越來越多,平時加班那就是常態,而且每次晚上工作完,她就喜歡和同事一起吃夜宵,最喜歡的還是燒烤。按照小章的說法,自己是個典型的肉食主義者,平時就喜歡口味重的食物,至於蔬菜和水果,可有可無。
  • 杭州31歲女模特便血兩個月,上網搜索以為是痔瘡,沒想到是癌症!
    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會加班熬夜,還不能按時吃飯,生活沒有規律,但是也沒生過什麼病,從小到大醫院也很少去。最近兩個月來,她開始感到經常肚子隱隱作痛,然後就急著要往廁所跑,大便次數比以前也有增加,更讓她擔心的是,有時候大便還混有暗紅色的血液。通過網上搜索,她自己給自己診斷為「痔瘡」。
  • 連續便血數月以為痔瘡發作 23歲男子患直腸癌晚期
    最近幾個月,23歲的小黃(化名)每次排便都帶血,卻沒當回事,以為只是痔瘡發作。沒想到,到醫院一查,他患的是直腸癌晚期。「這樣的病人不是個例。」昨日,福州市第二醫院普通外科陳劍明副主任醫師說,直腸癌是一種沉默的腫瘤,幾乎所有該病患者的早期症狀都十分輕微,因此它很容易被忽視。 男子長期便血 沒想到是癌最近幾個月,小黃每次排便幾乎都排出血便與黑便。年輕的他,以為是痔瘡發作,所以沒當回事。
  • 寶寶哭鬧便血我以為是痔瘡,沒想到診斷是肛裂,媽媽要細心
    我兒子如今已經兩歲了,可是每天上廁所的時候吃飯的時候都會哭鬧,我詢問兒子怎麼回事,兒子就告訴我說他肚子很痛,開始我以為孩子只是不想吃飯調皮,可是這兩三天兒子只要是吃飯和上廁所的時候就哭,而且今天我還發現孩子上廁所的時候盡然有血。這下我可嚇壞了,帶著兒子就去醫院做檢查,我開始以為這個雖然便血,但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也就是一般的痔瘡吧!
  • 一直便血不在意,當心是腫瘤在痔瘡「掩護」下生長
    楚天都市報6月10日訊(記者 晏雯 通訊員 胡夢 萬凌翔)江西省的彭女士大便帶血20餘年,一直自認為是痔瘡,羞於就醫。近日,彭女士便血嚴重,多方諮詢找到了湖北省中醫院肛腸科,檢查發現彭女士直腸上一個2X3cm的腫物才是便血根源。
  • 便血三個月 誤以為痔瘡 腸鏡一查已是腸癌中晚期(圖)
    「便血未必是痔瘡,有可能是腸癌,一定要引起警惕。」青島醫博肛腸醫院朱江華主任提醒,出現便血要引起重視,特別是有腸癌家族史的人,無論你多年輕,平時身體有多好,都應及時去醫院,諮詢一下專科醫生。  腸癌患者日益年輕化,朱江華主任的門診經常接到年輕的腸癌患者(60歲以下,四五十歲患者為主),約佔腸癌患者的15%,最年輕的只有28歲,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有過不同程度的便血史。
  • 便血半年以為「混合痔」,一查竟是需要「摘肛」的直腸癌
    59歲的王大叔(化名)肛門不適、便血近半年,一直以為是痔瘡,羞於出口,不料竟是距肛門4釐米不到的低位直腸癌,需要「摘肛」保命。近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二科團隊為王大叔實施了腹腔鏡輔助經肛全直腸繫膜切除術(即TaTME手術)成功保肛摘瘤,術後恢復良好。
  • 杭州31歲漂亮模特便血兩個月,上網搜索以為是痔瘡,沒想是癌症
    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會加班熬夜,還不能按時吃飯,生活沒有規律,但是也沒生過什麼病,從小到大醫院去的也很少。最近兩個月來她開始感到經常肚子隱隱作痛,然後就急著要往廁所跑,大便次數比以前也有增加,更讓她擔心的是,有時候大便還混有暗紅色的血液。通過網上搜索,她自己給自己診斷為「痔瘡」。
  • 女子便血20年以為是痔瘡 羞於啟齒選擇自治致病情加重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 胡夢、萬凌翔)江西省的彭女士大便帶血20餘年,一直自認為是痔瘡,羞於就醫。近日,彭女士便血嚴重,多方諮詢找到了女專家眾多的湖北省中醫院肛腸科,檢查發現彭女士直腸上一個2X3cm的腫物才是便血根源。
  • 年輕小夥患痔瘡羞開口 便血半年後導致重度貧血
    案例一小夥便血半年 痔瘡拖成重度貧血家住星沙街道的劉先生今年29歲,是一名司機。半年前就得了痔瘡,每次排便都會出很多鮮血。仗著自己年輕而且身強體壯,加上不好意思去看醫生,就一直拖著。直到一周前,準備去上班的劉先生感覺頭暈得厲害,一照鏡子面色慘白,想到平時總是很疲憊,體力也大不如從前,這才決定去醫院看看。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肛腸科主治醫生張理順建議他先做一個檢查,拿到結果一看,重度貧血!「痔瘡引起的長期便血正是導致重度貧血的罪魁禍首。」
  • 以為是痔瘡,沒想到是癌……發現即中晚期!醫生重要提醒
    便血被認為是痔瘡的主要症狀之一由於痔瘡在我國發病率高很多人在第一次發現便血時往往以為是痔瘡不在意而一拖再拖錯把腸癌當成痔瘡3個月前,武漢的常先生突然出現了幾次斷斷續續便血,他沒當回事,因為自己本身就有痔瘡。隨後的單位體檢中,常先生顯示糞常規異常,在當地醫院診斷為「感染性腸炎」,藥物治療一段時間仍未好轉。再看診時又成了「混合痔」。聽醫生的話,常先生繼續治療,直到前幾天,常先生還出現了疼痛、大便次數多、排便不盡等症狀,擔心有問題,才到武漢就診。
  • 除了痔瘡,這6種病也便血,其中還有腫瘤
    患有痔瘡的人都知道,大便時會出現便血的症狀,但有時便血並不是得了痔瘡,還有可能是…… 揭曉答案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便血吧 便血並非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如果排便時有血液流出,呈現出鮮紅色、暗紅色或者柏油樣(黑便),都屬於便血。 而很多人不知道便血其實分為顯性便血和潛血兩種。
  • 出現便血,痔瘡和直腸腫瘤只能「二選一」?辨別起來其實不難
    痔瘡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疾病種類,有「十人九痔」的說法,雖然說隨著社會的發展,痔瘡的發病率不像原先那麼高了,但是也是時常發生的。痔瘡有一個典型的症狀就是便血,而直腸腫瘤有一個典型症狀也是便血,這樣就會導致兩個疾病經常被人們弄混。
  • 便血不一定是痔瘡,更不一定是腸癌,崔醫生告訴你便血的4點原因
    經常會遇到患者或者是粉絲朋友這樣問,確實有便血的人是很常見的,但是你不要直接就想到是腸癌,畢竟這不是常見的原因,你起碼應該先往痔瘡方面考慮還有情可原,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便血的4點原因。
  • 大便顏色變淺,居然是最惡性的腫瘤,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老李今年50歲,近一個月以來,老李發現自己的大便顏色變淺了,去醫院一檢查,居然是胰腺癌晚期,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接著老李的病例,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大便的顏色不正常,如果大便的染色變淺,需要引起重視。引起陶土樣大便,常見的疾病有先天性膽道閉鎖,膽道損傷,膽管癌,胰腺癌,壺腹癌,膽管結石等疾病,最常見的是膽管結石和胰腺癌。膽管結石常常是因為膽囊裡面的結石掉到膽管裡面了,引起膽管堵塞,患者出現腹痛、發熱、皮膚變黃等症狀。
  • 24歲姑娘以為自己懷孕了,沒想到竟是絕症!男友知道後說了4個字
    原先她並沒有在意,只以為是最近沒休息好。一段時間後,不僅症狀沒有消失,葉欣還算準時的月經遲遲沒來,小腹也微微有些隆起。「聽說懷孕的人排便次數會變多,我會不會是懷孕了?」葉欣把這件事告訴了當時還是男友的小杜,小杜聽完後特別興奮。
  • 24歲姑娘以為自己懷孕了,沒想到竟是絕症!男友知道後說了4個字……
    原先她並沒有在意,只以為是最近沒休息好。一段時間後,不僅症狀沒有消失,葉欣還算準時的月經遲遲沒來,小腹也微微有些隆起。「聽說懷孕的人排便次數會變多,我會不會是懷孕了?」葉欣把這件事告訴了當時還是男友的小杜,小杜聽完後特別興奮。兩人原本就有近年結婚的打算,因此,一番商量後,他們決定去醫院檢查。如果確定懷孕,就儘早把結婚提上日程。
  • 蘇州同濟醫院肛腸科專家提醒 發現便血應產生警惕,及時應對
    你是不是覺得這是痔瘡的表現,不要緊?  雖然描述很有畫面感,但要告訴大家的是,便血絕不是痔瘡這麼簡單,有一種便血叫做大腸癌。  長期便血以為是痔瘡  不想竟查出大腸癌  今年4月,六十五歲的王阿姨發現自己大便經常帶有偏暗紅色的血,還有些看上去白白的黏液,而且一天要上五六次廁所,每次排便只有一點點,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