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痔瘡的人都知道,大便時會出現便血的症狀,但有時便血並不是得了痔瘡,還有可能是……
揭曉答案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便血吧。
便血並非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如果排便時有血液流出,呈現出鮮紅色、暗紅色或者柏油樣(黑便),都屬於便血。
而很多人不知道便血其實分為顯性便血和潛血兩種。
顯性便血包括大便帶血和黑便兩種,而潛血是肉眼看不到的,一般是失血量過小或者血液被分解而導致肉眼無法辨別,必須通過「大便潛血實驗」才能發現。
除了痔瘡,這些疾病也會導致便血
便血多見於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是在肛門段、結直腸段和小腸段這三段出現便血。
肛門段——痔瘡、肛裂、肛瘻
在肛門段,常見的就是痔瘡會便血,俗話說「十人九痔」一點都沒錯。
而除了痔瘡,肛裂、肛瘻是肛周另外兩個較常見的疾病。一般表現為便後少量滴血,同時伴有劇烈的疼痛。而且肛瘻還可見有反覆的流膿口,周圍紅腫,熱痛。
結直腸段——結直腸癌、腸息肉病、急慢性腸炎
結直腸癌是便血的常見病因之一,便血多為暗紅色,同時伴有下腹痛、拉肚子、便秘、大便變細、便中帶鼻涕樣粘液、裡急後重等症狀。
腸息肉的症狀是出血量較少,血色鮮紅,與大便不混合,有時伴黏液。
急慢性腸炎常為間歇性便血,量較少,且糞便中含有膿血或黏液。
小腸段——小腸腫瘤
小腸是人體最長的器官,大概有4、5米長,很多便血是來自小腸,而小腸出血最常見的就是小腸腫瘤。
會產生便血的情況上述那麼多種,所以要找出「幕後真兇」,沒有真功夫是不行的,對付便血,醫生常採用下面這3招,一找一個準。
1、肛門指檢
很多人在做肛門指檢的時候都比較羞澀,但不要小瞧這個招數,醫生只需要那麼「一摸」,就知道是痔瘡、肛裂還是直腸癌,而且有80%的直腸癌都是這麼摸出來的。
2、肛窺
如果說肛門指檢是通過觸覺來判斷的,那肛窺靠的就是視覺,實施過程是把肛門鏡塗上潤滑油,自肛門插入直腸內,來觀察內部的具體情況。肛窺是診斷內痔、肛裂、直腸息肉、癌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3、消化內鏡
如果上述兩種診斷方式都沒法找出「真兇」的話,消化內鏡是醫生的秘密大招。消化內鏡分為胃鏡和腸鏡,胃腸鏡對於小量到中等量便血病人的診斷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