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瘡在我們現代生活中已經是很常見的一種病症了,不過出現便血到底是不是痔瘡,還得分析分析。由於痔瘡的普遍性,很多人遇上便血,第一反應就感覺是痔瘡。
實際上,便血原因較多,除了痔瘡,還可能是其他疾病,如肛裂、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腸惡變等。
單憑大便後出血這點很難判斷究竟怎麼回事,但其中最需警惕的是有沒有直腸惡變的可能。
其實,痔瘡和直腸惡變都有便血,通過觀察便血特點,還是可以出一些區別。痔瘡便血一般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跟著孝感博仕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便血吧,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治療哦。
長期便血有啥影響?
經常便血會導致患者氣短乏力,久而久之還會引起貧血。
如何預防便血發生?
1、飲食營養,保持大便通暢
多吃纖維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排便時不要看書報或過分用力,防止便秘和腹瀉。
2、加強鍛鍊,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勞累
避免久坐久站,平時可以適當做一些運動,促進腸道內部血液的循環,如提肛運動。
3、注意肛周衛生
每天勤換內褲,保護肛門及其周圍皮膚的乾燥。對於痔瘡患者,一般能用溫水清洗更好了。
那麼發現便血應該怎麼辦呢?
1、直腸指檢
一般能發現75%以上的直腸惡變,對早期診斷發現直腸、結腸惡變,潰瘍性結腸直腸炎、痔、肛裂等疾病,有重要意義。
2、腸鏡檢查
目前發現腸道腫瘤及惡變前最簡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而現在也出現了無痛腸鏡、不插管膠囊內鏡檢查。
3、電子肛門鏡檢查
可以對很多肛腸疾病進行精確檢測,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瘻、肛門膿腫、肛門瘙癢、直腸脫垂、直腸息肉等多種肛腸疾病。
便血的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便血量大者要臥床休息,吃流食或少渣飲食,減少對消化道的刺激。必要時要及時去專業的肛腸醫院進行檢查,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