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痔瘡?直腸指診一下就知道

2021-01-15 順德新聞網

  文/珠江商報記者甘柳瑩 通訊員梁佩瑩

  「便血不是什麼大問題,不就是痔瘡嘛!」「得了痔瘡只需要調整一下生活習慣,平時注意點,上廁所時速戰速決也就沒啥了……」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對便血的症狀存在著一些「誤解」。但在新容奇醫院肛腸專科主任吳少宏看來,出現便血時,除了可能是痔瘡「搗亂」外,還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的前兆。那麼如何區分腸癌和痔瘡?吳少宏對此進行了講解。

  「我們可以從顏色、出血量和是否腹痛三個方面來對腸癌和痔瘡進行快速區分。」吳少宏說。他表示,一般來說,痔瘡患者便血為單獨出血,且為新鮮血樣;腸癌患者便血為伴大便出血,且血樣為暗紅色或黑色。

  在出血量方面,腸癌患者大便帶血的症狀也與痔瘡患者不同。「痔瘡患者出血一般都在大便前或者大便後,血量並不會很多;而腸癌患者則會將大便與血混合在一切,且出血量比較高。」吳少宏說。

  此外,腸癌的症狀會有比較明顯的腹痛,而痔瘡則沒有腹痛的症狀。吳少宏表示,「不管病灶在大腸的哪個部位,當發展到中晚期都會有腹痛的出現。而且直腸癌的話也會有明顯的肛門下墜的感覺。」

  醫生提醒,市民一旦出現便血等症狀,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就診。直腸指檢是高效的檢查之一,80%的腫瘤能夠被檢查出來。即使醫生確診為痔瘡,也需要定期體檢,警惕新發直腸癌的可能。

  知多D

  大腸癌早期篩查方法包括直腸指檢、大便隱血檢查和纖維結腸鏡檢查。建議市民在40歲時進行1次結腸鏡檢查,如果沒有發現異常,就可以每隔3~5年再做結腸鏡檢查。

  大腸癌是可以防範的癌症,對於有家族史的人群可以進行基因檢測來了解自身的患癌風險,通過調整飲食習慣和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可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早期大腸癌手術5年生存率超過90%。許多大腸癌患者發現時已到了中晚期,錯失治療良機。

  預防大腸癌,該怎麼做?

  1. 改進飲食習慣,注意均衡飲食,增加粗糧穀物的比例,多吃蔬果,並適量運動。

  2. 防止腸道各種疾病,如腸道息肉、慢性腸炎或潰瘍性結腸炎,積極治療癌前病變。

  3. 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如40歲以上有消化道症狀,如便血、黏液便、腹痛者;有大腸癌家族史;有大腸癌癌前病變者,應及時到肛腸專科就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會便血?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便血 1 痔瘡非常多見 很多人並不把它當回事 所以出現便血也不引起重視 認為這是小小的痔瘡造成的
  • 專家教你鑑別:痔瘡和直腸癌便血有什麼不同?
    近日,52歲的黃先生在南京曙光肛腸醫院被查出患直腸癌,而之前一直認為是痔瘡未加以重視。  據了解,患者黃先生是南通人,在南京開滷菜店,專賣鴨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一年前因便血在老家醫院查出痔瘡,當時並未做治療,認為小病無大礙,繼續忙著做生意,只是發作時塗點藥膏。  這半個月來,黃先生便血不斷,在家人的催促下,他來到南京曙光醫院就診。
  • 專家介紹:哪種便血提示直腸癌?
    事情還要從2006年說起,莊老曾出現過一次便血,本人也沒有在意,以為是痔瘡出血,之後來到一家醫院看過,也同樣被草率地診斷為痔瘡。後來他又去兩家北京的醫院進行檢查,都維持了「原判」。由於當時莊老正忙於北京奧運會前到各地的講座,沒有顧上認真再檢查。直到2008年7月29日,莊老來到北京另一家醫院進行檢查,經過簡單的直腸指診,就被確診是直腸癌,並且已經在肝臟、肺部有轉移,專家表示已無法做根治性手術。
  • 便血≠痔瘡,這幾種常見原因了解下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肛腸外科謝尚奎主任醫師介紹,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痔瘡特點:便後有點滴狀出血,或噴射性出血,血呈鮮紅色,一般不痛。常見人群:男女老少都有。痔瘡是直腸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迂曲形成的靜脈團,以及隨之形成的黏膜凸起或肛緣皮贅。
  • 浙江男子便血多日!醫生說有痔瘡還要做腸鏡 可惜他只聽進去了前半...
    婉拒醫生進一步檢查要求,三個月後確診腸癌去年春天,50歲出頭的吳先生因為「痔瘡發作出現便血」而前往醫院檢查。當地醫院肛腸外科醫生開出了檢查單子,也為他做了肛門指診。表面上,吳先生確實是痔瘡發作而出現便血,但醫生說了句話:「痔瘡可以確定,指診暫時沒有觸及到直腸腫塊,但根據生化免疫等相關檢查結果,我建議你最好再做個腸鏡檢查。」但吳先生一聽,你都明確了痔瘡為什麼還要我做腸鏡?於是他婉拒了,只肯做痔瘡手術。手術非常順利,只是他發現自己依然便血。
  • 便血就是直腸癌嗎?
    近日,一位70歲的阿叔到中山三院院胃腸外科就診,他此前便血多年,一直以為是痔瘡,醫生檢查後發現竟是直腸癌,而且已到晚期,令人痛惜;另一位20來歲的小哥,因為痔瘡出血來就診,一進門就憂心地問:「醫生,我是不是得了直腸癌?」便血是指血從肛門排出,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和大便相混或者不相混。
  • 體檢沒肛檢 市民突然便血患上直腸癌
    身邊病例  公務員患直腸癌,體檢第2天便血才知道  提起肛檢,長春市中心醫院肛腸科副主任醫師王鉦珠講起了自己身邊的一個例子。趙麗說,她當天早上便血,感覺不適,希望檢查一下。檢查結果顯示,趙麗患上了直腸癌,正處於中期。  「唉,作為肛腸科醫生,我為很多病人感到惋惜,要是能大方一點,就不至於……」王鉦珠說,大多數患者如果早期做肛檢,完全可以避免後期疾病帶來的痛苦。
  • 出現便血,痔瘡和直腸腫瘤只能「二選一」?辨別起來其實不難
    痔瘡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疾病種類,有「十人九痔」的說法,雖然說隨著社會的發展,痔瘡的發病率不像原先那麼高了,但是也是時常發生的。痔瘡有一個典型的症狀就是便血,而直腸腫瘤有一個典型症狀也是便血,這樣就會導致兩個疾病經常被人們弄混。
  • 便血就是痔瘡?別大意,不能忽視大腸癌,教你3個方法區分
    一提到便血,人們勢必會想到痔瘡,然而也有可能是直腸癌。單單從症狀上來看,直腸癌和痔瘡的相似度可達到80%。但若把直腸癌當做痔瘡來治療,會延誤最佳的治療時間,進而威脅生命。 如何區分直腸癌和痔瘡?
  • 便血和痔瘡有關係嗎?
    經常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瘡在我們現代生活中已經是很常見的一種病症了,不過出現便血到底是不是痔瘡,還得分析分析。由於痔瘡的普遍性,很多人遇上便血,第一反應就感覺是痔瘡。 實際上,便血原因較多,除了痔瘡,還可能是其他疾病,如肛裂、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腸惡變等。
  • 其實,便血很「狡猾」,它有好幾張「面孔」!
    便血,不僅僅是「屬於」痔痔的,它其實有好幾種「面孔」,是許多腸道疾病的症狀之一,痔瘡初期是很少便血的,在生活中要及時發現。其實如果達到了痔瘡便血的程度,可想而知,是多麼嚴重的問題。常見的出血性肛腸疾病有哪些呢?
  • 肛腸醫生是如何診斷痔瘡的?真的一根指頭就夠了?
    大約就是「菊花」那裡掉了個「肉坨坨」便血、疼痛肛門長期「黏黏的」瘙癢可是非常要這樣判斷你置息肉、肛裂、肛周膿腫、肛竇炎、肛瘻,甚至是直腸,這些肛「兄」肛「弟」為何地?要知道不僅僅是痔瘡會便血、會肛痛、會瘙癢臨床上,這些肛腸疾病症狀都極為相似比如,在就診的患者中,八成曾經將腸癌當痔瘡治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要知道,直腸癌是極少數可防可治的惡性腫瘤之一初期5年生存率高達95%這樣可怕的誤診誤治令人惋惜,令人痛心疾首。患者自己如何正確的診斷痔瘡?
  • 武漢馬應龍肛腸醫院治療痔瘡好不好
    痔瘡多伴發便血、異物脫出、疼痛等症狀,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把便血當作痔瘡引起的,自行購藥塗抹治療,甚至懶得上醫院。其實,便血不僅僅是痔瘡獨有的症狀。便血即意味著消化道出血,可能來源於上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和下消化道(小腸、大腸、直腸及肛門)出血。  所以,不應該認為大便出血就是患了痔瘡。應該全面考慮,儘早去肛腸專科診治,以防誤診、誤治、延診。
  • 得了痔瘡不要慌,教你輕鬆告別痔瘡
    痔瘡的早期症狀包括便血、肛門腫脹、下墜、瘙癢、疼痛等,為何大便出血?上火會大便出血,得了痔瘡也會大便出血。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發病率高,危害大,可並發肛裂、尿失禁等症狀,影響個人形象及日常生活。痔瘡的症狀及危害有哪些,以下是詳細介紹。
  • 除了痔瘡,這6種病也便血,其中還有腫瘤
    患有痔瘡的人都知道,大便時會出現便血的症狀,但有時便血並不是得了痔瘡,還有可能是…… 揭曉答案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便血吧 便血並非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如果排便時有血液流出,呈現出鮮紅色、暗紅色或者柏油樣(黑便),都屬於便血。 而很多人不知道便血其實分為顯性便血和潛血兩種。
  • 帶你了解最便宜的肛腸檢查——直腸指檢
    紅網時刻7月27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聊到肛腸檢查,大家想起來都是肛門鏡、胃鏡等器材檢查設備,但是肛腸檢查中有一項檢查,既方便又便宜,那就是直腸(肛門)指檢。直腸指檢是一種篩查手段,操作簡單,大致可以確定距肛緣7~10釐米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和病變的性質。
  • 合肥瑞金肛腸醫院揭露不疼不癢的痔瘡
    人們常說「十人九痔」,由此可見痔瘡是肛腸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雖說痔瘡通常以「疼痛、便血」的面目示人,但它也有些例外,比如會便血,但不會有任何的疼痛感。
  • 出現便血症狀不用慌,這樣判斷是不是痔瘡
    便血可以說是消化道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得了痔瘡。許多患者在出現便血症狀後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不知道是痔瘡導致的還是得了什麼其他疾病。那麼,該如何判斷便血是不是由痔瘡引起的呢?作者下面就講一講痔瘡便血的特點,希望對您做出正確判斷能有所幫助。
  • 經常排血便,30歲患者差點沒救,如何區分直腸癌和痔瘡是關鍵
    由於患者有痔瘡,以前也會偶爾會發生便血情況,所以此次就醫想查查是不是內痔。不得不說,這位患者相當幸運,在進行痔瘡排查的時候,通過指診發現他肛門內,直腸前壁3釐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塊質地較硬,且形態不規則的腫塊,初步懷疑是直腸腫瘤,為了確診病情,立即建議患者做腸鏡和病理檢查。
  • 同樣有便血,痔瘡和腸惡變區別大!
    痔瘡在臨床上非常多見,而痔瘡典型的症狀就是便血,所以許多患者一遇到便血,往往先反應就是痔瘡。實際上,除了痔瘡以外,還有許多疾病會出現便血,比如肛裂、直腸惡變、結腸惡變、直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都可以出現便血的症狀。其中尤其應引起重視的是直腸惡變,那麼,我們該如何區分痔瘡便血和直腸惡變便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