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中,很多人存在痔瘡的困擾,由於該疾病發作的部位比較私密,所以很多人不好意思去看病。很多人總是覺得痔瘡不是嚴重的疾病,所以也無需治療,自己好好養養身體,痔瘡可能就會自愈了。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上學的時候,一舍友患上了痔瘡,本身也沒有在意,直到開始出現便血的情況。每次上廁所的時候,痔瘡所引起的出血像「大姨媽」一樣多,看起來非常的嚇人。即使是這樣,舍友依舊沒有太重視,自己去藥房買了一點藥來吃。雖然吃完藥症狀有所緩解,但有一天,舍友突然暈倒在了教室門口。
我們趕忙將舍友送到了醫院,原來舍友因為流血過多,出現了重度貧血的症狀,身體承受不住,出現了很多其它的問題。在ICU裡搶救了之後才有所好轉。其實舍友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患上了痔瘡,但是由於比較尷尬,所以沒有及時治療,最後變成了這樣的現象。痔瘡出現便血的症狀,說明情況已經比較嚴重,若是反覆出現便血症狀,必須要引起重視。
痔瘡便血是比較常見的情況,若是剛剛開始有便血的症狀,量比較少的話,這時候可以採用一些方式進行調節。患者這時候一定要多注意飲食,可以多吃一些潤腸通便的食物,可以加快腸胃蠕動,促進排便。若是有便秘、大便乾燥等現象,排便的時候就會比較用力,不僅會增加腹壓,也會對痔瘡黏膜造成破壞。清淡飲食,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保持排便通暢,繼而減少出血症狀。
發現自己總是有便血症狀時,一定要多加注意。最好是及時的進行檢查,及時治療,才能將病情控制在穩定的範圍內。不要因為不好意思就拖延治療,拖延下去,只會變得越來越嚴重。一旦發現反覆便血,一定要積極地進行治療,將炎症控制住,才能避免病情加重。
便血的過程中,身體會流失一部分的血液,流血太多很可能會導致貧血,會給身體帶來很多的麻煩。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多補充鐵元素,多吃一些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像是動物肝臟、蘋果等等,補充充足的鐵元素,可以避免出現貧血現象,也能減輕便血對身體造成的不利影響。
現在之所以很多人出現痔瘡,和不良的習慣分不開關係,經常性的久坐很容易誘發痔瘡。無論工作怎樣繁忙,都要抽時間站起來動一動,長時間的坐著會導致血液循環變慢,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趁早改掉久坐的壞習慣,若是感覺局部有瘙癢症狀,不能直接用手抓撓,可以用溫水泡臀,能夠減輕不適感。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痔瘡帶來的疼痛感。
痔瘡出血的情況可大可小,但無論情況嚴不嚴重,都應該引起警惕。痔瘡不嚴重的情況下,一定要做好自身的護理工作,不要久坐,不要經常提重物,不要吃太多辛辣、油膩的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改善病情。如果是痔瘡的到來,已經給身體帶來了很多不良的症狀,則需要及時的進行檢查和治療,對症治療,才能讓病情恢復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