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身高一米八的壯小夥,在杭州市西溪醫院剛抽完血就突然暈倒了。
他這是傳說中的暈血嗎?
醫生一查才得知,他是重度貧血了,血紅蛋白只有49g/L,而正常成年男性標準為120~160g/L。
可更令人驚訝的是,醫生再細查原因,導致他貧血的病根竟是很多人都有的痔瘡。
偶有大便出血沒在意
一米八小夥重度貧血突然暈倒
小吳(化名)是杭州人,從事IT行業,工作忙是常態,尤其是手頭有項目得趕時,天天熬夜加班,身體有個頭疼腦熱等不舒服都顧不上。
最近,剛做完一項目,他感覺到肛門有一個硬塊,不管是坐著的時候還是走路的時候都很不舒服,於是到家附近的市西溪醫院就診。外科主任潘萬能了解情況後,認為他得的是痔瘡中最嚴重的「混合痔」,建議當天就住院準備手術。
離開診室後,小吳先去抽血檢查,可剛抽完,人就突然暈倒了,面色慘白。所幸,經緊急搶救後,小夥的面色慢慢好轉。但檢驗科報出的危機值著實嚇人,血紅蛋白只有49g/L,而正常成年男性標準為120~160g/L。可為什麼一個一米八的壯小夥會重度貧血至此?
醫生隨後經過一番了解才得知,還是跟小吳此次就診的毛病有關。
「在剛過去的一個月裡,我解大便都很費力,有時還會有便血,因為不是一直都出血,然後又不好意思開口問別人,結果就一直拖下來了。之前也可能是工作太緊張都沒時間去想,這會空了放鬆下來,症狀就特別明顯了。」小吳的自我剖析相當到位。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出血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看起來量並不很多,為何小吳會不知不覺至重度貧血而暈倒呢?
潘萬能主任說,痔瘡出血一般單詞的量不會很多,於是很多人不引起重視,殊不知,經歷一個長期慢性的過程後積少成多也能導致貧血。
在臨床上,他還碰到過比小吳情況更遭的,因痔瘡出血致非常嚴重的貧血,得先輸血救命才能做後續的治療手術。因此,痔瘡出血絕對不能小覷。
痔瘡是常見病多發病
久坐、亂吃、久蹲於廁等壞習慣是「元兇」
另外,痔瘡是種常見病多發病,此病發生與諸多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比如:經常性地久坐、久站等,使得體內血液無法正常流通會導致混合痔;喜歡久蹲於廁所看書、看報等不良的排便習慣,使得腹部壓力過大,促使靜脈血液無法正常流通;經常吃過辣、過油膩等刺激性食物的不良飲食習慣。
再回到小吳身上,幾乎樣樣壞習慣都齊了。
第一,久坐,每天一上班就坐,坐到下班還繼續加班,基本上除了睡覺其餘時間都坐在電腦前;
第二,亂吃,因為工作太忙,三餐從沒定時,想到要吃的時候,幾乎都靠重口味的外賣解決;
第三,久蹲於廁,如廁對他而言是件既輕鬆又痛苦的事,趁著上廁所的時間刷刷朋友圈本也愜意,但常常蹲很久也拉不出又著急。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痔瘡患者認為藥物能夠治療痔瘡,盲目塗抹各種藥物,但卻久治不愈,而且越治越重,導致疼痛加劇。對於痔瘡患者而言,切忌盲目用藥,一定到專業醫院進行科學檢查,再對症治療。尤其是出現以下情況的,潘主任提醒,一定要及時診治,千萬別再拖延。
①疼痛:混合痔中包括了內痔和外痔所有的特徵,內痔本身是無痛的,只會有稍微的墜脹感,但如果內痔反覆脫出,肛門處就會受到感染,腫塊會出現水腫和壞死的情況,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讓患者痛苦不已。
②脫出:內痔早期脫出,會自行縮回,到了晚期腫塊會越變越大,使得患者在排便時容易脫出肛外,不能夠自行縮回,需要用手塞回,但嚴重的情況下,行走、咳嗽等輕微動作也會脫出。
③粘液滲出:腫物長期反覆脫出,刺激肛門處的直腸黏膜,使其分泌物增多,會有粘液滲出,又加上肛門括約肌發生痙攣,刺激肛門周圍的皮膚,從而引發瘙癢和肛門溼疹等情況發生。
④出血:排便時會出現便血的情況,一般為鮮紅色,量不多,是由於糞便反覆摩擦,引起的血管充血擴張所致。不嚴重的只會在便後手紙上看到有點滴狀或噴射狀的血滴,長期不愈,反覆出血,就會出現貧血的情況。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