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就是痔瘡?還有可能是這種癌的危險信號!

2021-01-19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不想錯過界妹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痔瘡出血和腸癌便血經常混淆,等到腫瘤嚴重了才去就醫,許多患者因此失去了手術治癒的機會。


來源|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消化病中心聶玉強教授



說到大便帶血,

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會跟痔瘡聯繫在一起,

畢竟民間還有「十男九痔」的說法~~~

很多人諱疾忌醫,或者是忙於工作,

覺得便血只是小問題,

殊不知,

便血還可能是結直腸癌的危險信號!



近年來,結腸癌的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在廣州結腸癌的發病率高於全國水平,在冊的病例有16354人,預測每年新髮結腸癌2691例,平均每天就有7.5個戶籍居民被確診為結腸癌。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消化病中心教授聶玉強說,在廣東結直腸癌的患病人數逐年增加。由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多患者常把大便改變當成溼熱或消化不良,比如痔瘡出血和腸癌便血就經常混淆,等到腫瘤嚴重了才去就醫,許多患者因此失去了手術治癒的機會。



痔瘡便血:


聶玉強說,患痔瘡便血是鮮紅的,附於大便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後的滴血,嚴重時呈噴射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


大腸癌便血:


患大腸癌便血常常表現為持續性的、少量的、帶黏液的血便,且便意頻繁,有時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


聶玉強指出,出現以下情況時,就應考慮腸癌的可能,及早到醫院排查:


1、腹部持續不適、隱痛、腹脹;

2、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或腹瀉,或者兩者交替出現;

3、便血或黏液便;

4、原因不明的貧血或體重減輕,又或者出現腹部腫塊。


這裡尤其要提出便血,很多時候大家以為是痔瘡,實際上它也是大腸癌的一種信號。



在我國,腸癌在的好發年齡多在40歲-60歲,患者平均年齡比歐美國家提前12歲-18歲。但我國早期腸癌的臨床診斷率始終徘徊在10%-15%。


多數患者有症狀就診時已是中晚期,甚至遠處轉移,晚期大腸癌療效差,術後易復發轉移。而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


據統計,腸癌原位癌(極早期)5年生存率在94.1%,局部癌變(1期)為84.6%,而遠期轉移,比如結直腸癌患者發生肝轉移,5年生存率下降到5.7%。應該說,肝轉移是大腸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在城市人群早期篩查結直腸癌十分重要。


據了解,目前廣州大部分社區60歲以上的人群免費做腸鏡篩查腸癌。專家認為,至少80%的大腸癌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歷時大約5年以上,所以最好一年做一次腸鏡,特別是40歲以上的人群,通過篩查可以消除癌前病變,減少癌的發生。



專家提醒,除了血便以外,如果平時的大便習慣、大便次數改變等,也要引起重視。


1.大便習慣改變,譬如每天早上準時大便,突然改了時間;

2.大便次數改變,一天一次變成一天幾次或出現便秘、腹瀉交替;

3.大便性狀改變,出現粘液便、血便或大便變得細條。


上述的任何一項改變都可能是腸道出現問題的早期信號。


如果作息正常,持續一段時間仍無改善就要注意及時就醫,如伴隨出現貧血、消瘦、無力及發熱等現象,應該要立即就醫。


因為大量的腸道桿菌進入腸道破壞腸道黏膜引起炎症的同時,細菌還會分泌毒素,引起大便顏色的改變,甚至造成血便。



專家建議,平時還可以適當吃一些粗雜糧、根莖類、海藻類、薯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儘量少吃高脂肪食物、燒烤食品、油炸食品、刺激性食品等。



相關焦點

  • 痔瘡還是癌?便血腸道警告信號
    但到醫院一諮詢才知道,會出現便血的不僅僅是上火。該院肛腸外科專家為王先生做了肛門檢查後告訴他,引起他便血的主要原因並不是上火,初步懷疑是痔瘡。更可能是一種大腸癌的先兆。經過腸鏡檢查,王先生最後被確診為內痔病。  便血是腸道警告信號  為什麼會便血?便血是怎麼回事?便血為人們常見的肛腸疾病的一種症狀。
  • 出現便血,就是痔瘡嗎?很可能是這2個麻煩的警告
    痔瘡在發展過程中帶來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如果沒有第一時間針對痔瘡這種肛門疾病展開治療,有可能會讓病情加重而引發不良表現。因此,平時留意到痔瘡的信號應該高度重視,採取合理的方式控制病情的發展。那麼,便血一定是痔瘡引起的嗎?
  • 同樣是便血,為什麼這種卻可能是腸癌?
    如你所想,腸癌的症狀並不總是顯而易見,但作為最常見的癌症類型之一,識別其症狀很重要,比如便血。但是,會有很多情況導致便血,比如痔瘡。也就是說,便便中血液的顏色可能指示多種不同的健康狀況。那麼,究竟哪一種更有可能是腸癌呢?
  • 錯把腸癌當成痔瘡,才38歲!便血是痔、是癌如何區分?
    9月12日,還有一位把便血當成痔瘡的,巧的是,他本身真有痔瘡。 殊不知,在我國,尤其是發達城市,比如北上廣深,直腸癌發病率已經躍升為第二位,很有可能取代肺癌,成為新的癌王。 然而,與歐美不同的是,歐美的結直腸癌以50歲後高發,而我國,30歲以下逐年攀升。
  • 便血了,是痔瘡還是「癌」醫生告訴你3個簡單的判斷方法!
    直腸癌的症狀中有一種是便血,而痔瘡也有這樣的症狀,所以臨床上兩種病經常被混淆在一起,特別是規模比較小的醫院或者診所,檢查做的不全面,經常僅憑症狀就輕易下診斷,造成很多誤診的病例出現。而直腸癌的治療與痔瘡的治療方式基本不一樣,一旦誤診後果將會比較嚴重,所以要仔細區分兩種疾病。
  • 便血有可能是痔瘡?如有這些表現,都可能是痔瘡
    隨著人們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以及作息規律導致很多人都出現了痔瘡卻不自知,痔瘡困擾著很多的職常人,很多人對於這種疾病的態度都是置之不理,導致病症加重,直到嚴重的情況發生以後,才後悔莫及。痔瘡雖然不是大病,但是會影響腸道的健康,因此在生活裡一定要注意肛門的衛生情況。
  • 除了痔瘡,這6種病也便血,其中還有腫瘤
    患有痔瘡的人都知道,大便時會出現便血的症狀,但有時便血並不是得了痔瘡,還有可能是…… 揭曉答案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便血吧 除了痔瘡,這些疾病也會導致便血 便血多見於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是在肛門段、結直腸段和小腸段這三段出現便血。
  • 便血就是痔瘡,也可能是直腸癌,醫生告訴你,怎麼區分兩者
    導語:大便帶血,一般情況下身體健康的話,要麼就是人患了內痔,要麼就是外痔。內痔的人不會感覺到明顯的疼痛,但是外痔的人在上廁所的時候,這種疼痛的現象會非常的明顯。上廁所時出現便血,也不僅僅只有痔瘡才會出現,有的人身體裡面有癌症的存在,像直腸癌,也會出現便血的症狀。
  • 為什麼會便血?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便血 1 痔瘡非常多見 很多人並不把它當回事 所以出現便血也不引起重視 認為這是小小的痔瘡造成的
  • 連續便血數月以為痔瘡發作 23歲男子患直腸癌晚期
    最近幾個月,23歲的小黃(化名)每次排便都帶血,卻沒當回事,以為只是痔瘡發作。沒想到,到醫院一查,他患的是直腸癌晚期。「這樣的病人不是個例。」 男子長期便血 沒想到是癌最近幾個月,小黃每次排便幾乎都排出血便與黑便。年輕的他,以為是痔瘡發作,所以沒當回事。由於常常乏力、頭暈,前不久他在福州市第二醫院做了一次血常規檢查。他的血色素只有6克左右,與正常男性相比相當於流光全身血量的一半。
  • 便血就是痔瘡?別大意,不能忽視大腸癌,教你3個方法區分
    一提到便血,人們勢必會想到痔瘡,然而也有可能是直腸癌。單單從症狀上來看,直腸癌和痔瘡的相似度可達到80%。但若把直腸癌當做痔瘡來治療,會延誤最佳的治療時間,進而威脅生命。 如何區分直腸癌和痔瘡?
  • 便血是一個危險信號,背後暗藏哪些疾病?
    血液從肛門排出,糞便顏色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黑便),均稱為便血。便血只是一個症狀,並非一種疾病。便血多見於下消化道出血,特別是結腸與直腸病變的出血,但亦可見於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顏色取決於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與血液在胃腸道停留的時間。
  • 便血可能是腸癌症狀 這6類人要高度警惕
    原標題:便血可能是腸癌症狀 這6類人要高度警惕   腸癌是大腸癌的別稱,它還包括直腸癌跟結腸癌,因為早期的症狀不明顯或者無症狀,所以經常被人們忽略。然後隨著病情的發展然後逐漸出現,當發現的時候大多是為時已晚。給平時忽視健康的人們埋下一個致命的隱患。
  • 便血=痔瘡?直腸指診一下就知道
    文/珠江商報記者甘柳瑩 通訊員梁佩瑩  「便血不是什麼大問題,不就是痔瘡嘛!」「得了痔瘡只需要調整一下生活習慣,平時注意點,上廁所時速戰速決也就沒啥了……」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對便血的症狀存在著一些「誤解」。
  • 25歲姑娘被診腸癌:我只是偶爾便血,應該是痔瘡,咋就成了腸癌呢
    「我平時身體一直不錯,心想可能是長期坐辦公室得了痔瘡,就沒太當回事。」小張完全沒有想到,這些都是腸癌的信號。 「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後期主要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便血、腹痛腹脹、腸梗阻等消化道症狀,以及貧血、乏力、疲勞、發熱等全身表現。」
  • 出現便血,就是得痔瘡了?痔瘡的表現有哪些?如何緩解是關鍵
    痔瘡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我們常常會說「十人九痔」,就是說每個人身體中就有痔瘡,只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發作,只有一些特殊的人群才會發作。一般來說,痔瘡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就是便血,因此,當身體出現便血的時候,第一反應以得痔瘡了,那真的是這樣嗎?
  • 哪種便血預示癌症
    除了痔瘡,也可能提示消化道存在其他方面的隱疾,甚至可能是腸道惡性腫瘤的信號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肛腸外科孫鋒副主任醫師大便帶血是痔瘡所致?未必!專家提醒,這很可能是您的身體亮出了「黃牌」,除了痔瘡,也可能提示您的消化道存在其他方面的隱疾,甚至可能是腸道惡性腫瘤的信號!不過,也有一類便血是「假性」的。根據便血的特點,其實日常用心觀察,也能幫助我們分「真假」、辨「良惡」。
  • 警告:這種便血是直腸癌,別再傻傻當成痔瘡了!
    核心提示: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很多人錯誤的在早期將便血這樣的症狀歸結為痔瘡,從而把腸癌拖到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最後只能拖著被癌細胞布滿的身體,等待「死神」的降臨。直腸癌和痔瘡的相同點不管是直腸癌還是痔瘡,在前期都會出現類似於肛門位置不舒服、有明顯下墜感、便血的症狀,但因為痔瘡太過常見,所以導致腸癌被人遺忘。
  • 便血就是痔瘡?不懂這些,恐會患癌!
    問診過程中,經常聽到痔友說:「本以為痔瘡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忍忍就過去了。」但往往抱著這種想法的痔友,最後都被便後那一大灘血跡所震驚,他們難以想像排便竟然會引起「血崩」!許多人這時就無比驚慌,甚至在搞不清楚病因的情況下,就急病亂投醫。且不說效果怎麼樣,但大家至少得先弄清楚自己的病因。
  • 便血是腸道「預警燈」,常見四個病因,要懂得辨別
    核心提示:小王今年28歲,是辦公室白領,每天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上個月開始,小王有大便帶血的情況,由於以前患有痔瘡,小王以為是痔瘡復發,只是塗抹痔瘡膏,並未過多在意。然而痔瘡膏效果並不好,便血情況還是經常出 小王今年28歲,是辦公室白領,每天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上個月開始,小王有大便帶血的情況,由於以前患有痔瘡,小王以為是痔瘡復發,只是塗抹痔瘡膏,並未過多在意。然而痔瘡膏效果並不好,便血情況還是經常出現,淅淅瀝瀝的,總不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