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便血,為什麼這種卻可能是腸癌?

2020-12-17 鮮果健康

如你所想,腸癌的症狀並不總是顯而易見,但作為最常見的癌症類型之一,識別其症狀很重要,比如便血。但是,會有很多情況導致便血,比如痔瘡。也就是說,便便中血液的顏色可能指示多種不同的健康狀況。那麼,究竟哪一種更有可能是腸癌呢?

一般來說,如果便血的顏色是鮮亮的紅色,那說明出血時間很短就直接排出,那麼血液可能來自直腸中腫脹的血管,比如痔瘡、直腸息肉、直腸脫垂、肛裂等。其中常見的痔瘡,往往是大便表面附有鮮血或便後滴血。這些情況一般都是伴隨著排便出血,血液也不與大便混合。

如果便血的顏色或呈現鮮紅色,或呈現暗紅色,但是除了血,大便中還有膿液,那麼你需要警惕腸癌。如果是直腸癌,由於直腸距離肛門較勁,出血時間較短,所以便血較為新鮮,可能呈現鮮紅色或者深紅色,同時大便中有粘液與之相混;如果是結腸癌,便血的顏色往往較暗,呈現為暗紅色、紅黑色,同時伴隨粘液。在這兩種情況下,血液與粘液都是與大便混合的。當然,潰瘍性結腸炎也會出現便血或黏液便,這時候往往伴隨著腹部疼痛。

另外,便血的顏色還可能是棕黑色或者黑色,這說明出血時間比較長,因此血液才會變成黑色,這往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比如胃出血等。

另外還有一種便血是肉眼看不到的,因為出血量比較小,只有在化驗的時候才能察覺,這被稱為隱血便。比如胃潰瘍、胃癌就可能出現隱血便。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便血都是因為痔瘡,但如果你遇到任何便血症狀,都最好去看看醫生,讓他們幫你確定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尤其是,如果你的年齡已經超過50歲、有腸癌的家族史、有腸癌非癌性生長史、患有長期炎性腸病如克羅恩氏病或潰瘍性結腸炎、患有2型糖尿病,或者生活方式不健康,都屬於腸癌的高危人群,更需要引起警惕。

相關焦點

  • 便血可能是腸癌症狀 這6類人要高度警惕
    原標題:便血可能是腸癌症狀 這6類人要高度警惕   腸癌是大腸癌的別稱,它還包括直腸癌跟結腸癌,因為早期的症狀不明顯或者無症狀,所以經常被人們忽略。然後隨著病情的發展然後逐漸出現,當發現的時候大多是為時已晚。給平時忽視健康的人們埋下一個致命的隱患。
  • 我偶爾便血,以為是痔瘡,怎麼變成腸癌了?
    如何區分痔瘡與腸癌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可以見到好多病人一直以為自己是痔瘡,結果耽誤了腸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為什麼痔瘡和腸癌容易混淆?
  • 便血是痔瘡還是腸癌?3個區別方法要注意,別傻傻將腸癌當痔瘡
    俗話說,十人九痔,因為痔瘡會導致便血的情況出現,所以很多人都會認為出現便血是痔瘡所導致的,從不會去考慮腸癌所導致的情況出現。但是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也是不低的,而且近年來一直有升高的趨勢,加上死亡率比較高,所以還是要注意腸癌的可能。
  • 痔瘡與腸癌之間症狀相似,如何分辨?這幾個症狀,可能與腸癌有關
    所以,患者容易誤解是痔瘡導致了腸癌,但實際二者沒有因果關係;3、症狀影響:這是最重要,也是腸癌早期誤診率較高的因素。當出現腸癌之後,患者同樣可能有大便困難、乾結難排出等症狀表現。而且,腸癌與痔瘡有一個相似點,在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同樣也會有血便排出。臨床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患者長期便血一直都以為是痔瘡,最終卻被確診為了腸癌!所以一句話概括:痔瘡並不會引起癌症,它也不會發生癌變!
  • 便血就是痔瘡?還有可能是這種癌的危險信號!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關注我們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痔瘡出血和腸癌便血經常混淆,等到腫瘤嚴重了才去就醫,許多患者因此失去了手術治癒的機會。~很多人諱疾忌醫,或者是忙於工作,覺得便血只是小問題,殊不知,便血還可能是結直腸癌的危險信號!
  • 出現便血,是痔瘡還是腸癌?4點教你分辨
    近年來,原本在中老年群體中高發的腸癌,也越來越年輕化了,其實很多腸癌都是「拖」出來的。 平時腸道出現便血、腹瀉等不適,容易被忽視,很多人以為只是簡單的痔瘡,不太在意,等到症狀嚴重時,往往已經是中晚期。其實痔瘡和腸癌有很多不同,在發現便血時,可以從以下4點加以辨別。
  • 25歲姑娘被診腸癌:我只是偶爾便血,應該是痔瘡,咋就成了腸癌呢
    「我平時身體一直不錯,心想可能是長期坐辦公室得了痔瘡,就沒太當回事。」小張完全沒有想到,這些都是腸癌的信號。 「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後期主要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便血、腹痛腹脹、腸梗阻等消化道症狀,以及貧血、乏力、疲勞、發熱等全身表現。」
  • 便血≠痔瘡 還需警惕腸癌腸道息肉需及時隨訪檢查
    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馮珍表示,不少患者出現便血的現象就認為是痔瘡,這往往會讓部分腸癌患者錯過治療時機。便血不僅僅可能是痔瘡,也可能是腸癌的表現。此外,隨著人們體檢意識的增強,腸息肉的檢出率大大提升。專家指出,腸息肉並不代表腸癌,但大多數腸癌是由腸息肉轉化而來。因此,腸息肉患者應及時處理,並定期隨訪。
  • 出現便血,是腸癌還是痔瘡?3方面能判斷,其實很簡單
    便血,顧名思義是指糞便中帶有血液,在臨床上導致便血的最常見疾病是腸癌和痔瘡。由於這兩種疾病在發生時,便血難以分辨,容易導致疾病忽略,在出現時會讓患者焦慮萬分。其實腸癌和痔瘡除了出現便血,還有一些其他不同症狀,正確辨別就能判斷。
  • 留心:長期出現這種腹瀉,腸癌可能潛伏在你周圍
    腸癌引發的「拉肚子」,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腹瀉與便秘交替著出現,這是由於腸腔中的腫瘤變得很大時,它就會堵死腸腔中的管腔,所以會產生排便不順的症狀;而當腫瘤脫落時,患者就可能出現腹瀉。 除此以外,腸癌有哪些症狀?
  • 別把腸癌當成痔瘡!大便出現四個特徵,可能是腸癌「找上門」
    ,醫生發現導致老鄭便血的原因根本不是痔瘡,而是直腸癌。醫生說,像老鄭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很多人把腸癌當成痔瘡,一拖再拖,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細胞發生廣泛轉移,這個時候再想治療,往往為時已晚。
  • 反覆便血是上火,痔瘡還是腸癌,教你區分
    在上廁所的問題裡面,反覆的出現便血問題是最常見的,而且這種症狀也容易讓人感覺擔心,生怕是什麼疾病的問題,那麼如果出現反覆便血的話,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有的人覺得反覆便血是否是因為身體上火的原因,其實身體上火併不會導致反覆便血的問題,如果身體有上火問題的話它的症狀則是喉嚨嘶啞疼痛、舌頭泛紅等症狀,嚴重的話還會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如果身體出現上火問題,那麼它導致的主要就是身體內部的變化,並不會出現在反覆便血的症狀上。
  • 哪種大便預示腸癌?常肚子疼便血需細查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副主任醫師盧震海介紹,腸癌主要有如下五大表現:腸刺激症狀和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腸梗阻,腹部腫塊,貧血、消瘦、發熱、無力等全身中毒症狀。「如果發現大便習慣或性狀改變,比如突然一天幾次或有血,無論是鮮紅的血還是濃黑色的血,都應該警惕。」盧震海說,如果經常肚子脹痛,也可能是腸癌引起的腸梗阻。此外,腸癌病人一般便血比較厲害,經常臉色蒼白,大多會貧血。
  • 39歲,便血,硬把腸癌拖成晚期,悔不當初
    39歲,便血,硬把腸癌拖成晚期,悔不當初 2020-08-20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忠告:這幾個症狀可能是腸癌早期!
    症狀一: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如果原來規律的排便習慣發生了改變,經常排便次數增多或者便秘,甚至有時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就一定要警惕腸癌了。  症狀二:出現血便  便血是腸癌早期最明顯的症狀,便血量一般不多,主要呈暗紅色。可與大便同時出現或在便後出現,同時伴有黏液。
  • 總是腹瀉可能是腸癌惹禍?自查3個症狀,沒有大可放心
    但是,有部分人經常腹瀉,而引發腹瀉的疾病多種多樣,需要了解病因再採取合理的治療措施,腸道功能保持正常,容易腹瀉這種情況才會改善。部分人腹瀉頻率高,擔心患上了腸癌,這種擔憂有必要嗎?發現自己經常腹瀉,確實可能是腸癌引起。因為腸道惡性腫瘤出現,在發展時腸道功能降低,身體消化出現異常,在影響下會有腹瀉的表現。如果擔心患上了腸癌,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
  • 28歲小夥腸癌晚期,你還以為便血就是痔瘡?醫生教4招自測
    (原標題:28歲小夥腸癌晚期,你還以為便血就是痔瘡?直到得知自己患上腸癌,才後悔莫及。 重口味成腸癌高發病因 腸癌越來越年輕化,很多年輕人確診後都會問:「為什麼我會得癌症」? 二附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楊剛介紹,腸癌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 便血不一定是痔瘡,更不一定是腸癌,崔醫生告訴你便血的4點原因
    大夫,我便血了,你看看是咋回事啊,會不會是腸癌呢。經常會遇到患者或者是粉絲朋友這樣問,確實有便血的人是很常見的,但是你不要直接就想到是腸癌,畢竟這不是常見的原因,你起碼應該先往痔瘡方面考慮還有情可原,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便血的4點原因。
  • 出現便血,是痔瘡還是腸癌?告訴你結腸癌與痔瘡的區別
    在腫瘤科有很多腸癌患者,都是由於出現大便出血的情況之後,才到醫院裡邊進行檢查發現是得了腸癌。那麼事實上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痔瘡、肛漏、息肉、肛裂、直腸癌等等都會出現出血的現象。並不是說所有的出血現象都是直腸癌而引起的。
  • 錯把腸癌當成痔瘡,才38歲!便血是痔、是癌如何區分?
    大約在半年前,朱警官開始有便血出現,一直當痔瘡治療,甚至還做了痔瘡手術。 (這裡插一句:這很能麻痺人,因為很多人都會有痔瘡,一旦便血,就會想到痔瘡;實際上:萬一直腸癌與痔瘡同時存在呢??) 但是,此後,還是稍不注意還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