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老鄭出現便血已經整整三個月了,但他卻始終認為自己得了痔瘡,到藥店裡購買了很多痔瘡藥,一直塞肛用,遺憾的是,老鄭的症狀並沒有緩解,在家人的勸阻下,老鄭同意到醫院檢查,通過檢查,醫生發現導致老鄭便血的原因根本不是痔瘡,而是直腸癌。
更糟糕的是,由於一拖再拖,醫生發現直腸癌已經發生了遠處轉移。
手術機會是沒有了,只能進行放化療。醫生說,像老鄭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很多人把腸癌當成痔瘡,一拖再拖,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細胞發生廣泛轉移,這個時候再想治療,往往為時已晚。
作為腫瘤科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腸癌很容易被誤診為痔瘡,大便出現四個特徵的時候,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
第一,便血,出現便血,很多人都誤認為是痔瘡,其實並不一定,直腸癌和痔瘡有時在症狀上就很難鑑別,直腸癌引起的便血,往往是鮮血與大便混在一起,而痔瘡引起的便血,往往是便後滴血,或擦拭的時候廁紙上有血漬。
第二,大便突然變細,正常人的大便形狀是圓柱形,如果突然出現大便變細,一根一根的像是被擠過的牙膏,也要警惕是大腸癌。
第三,排便習慣改變,排便突然變得毫無規律,有時一天很多次,而且沒有固定的時間,有時好多天才一次,這些也要警惕可能是腸癌「找上門。
第四,大便呈稀糊樣或稀水樣,大便次數增多,同樣要警惕大腸癌。
要想及時發現大腸癌,最佳的檢查方式是腸鏡檢查,如果是直腸癌,還可使用直腸指檢的方式,很多人認為有沒有腸癌,檢測個大便就可以了,這其實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