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豬能夠適應一定範圍內溫溼度的變化,但如果豬舍內環境超過了這個範圍,豬自身不能維持體熱平衡,導致代謝發生障礙,從而直接影響豬的健康和生產性能。
所以在豬場日常管理中,豬舍內的溫度、溼度、氨氣等含量也是需要重點管控的!
一、溫度監測
據數據統計顯示,豬只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在這個範圍內,豬只飼料利用率高,生長發育快。不同生長階段的豬只對環境的要求也不同!
初生仔豬最適宜生長溫度為32-35℃,需要注意的是初生仔豬對外界溫度非常敏感,剛出生的仔豬被毛稀疏,皮膚脂肪層薄,體內能量儲存有限。如果所處的環境溫度過低,容易失溫死亡,即使勉強存活也極易形成弱仔。
因此在仔豬哺乳期要注意仔豬的保暖工作,在仔豬斷奶後溫度可以調整到26-28℃,每周降低2-3℃,直至降到豬正常生長溫度範圍15-25℃。
空懷母豬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8℃左右,妊娠母豬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5℃左右,產後哺乳期母豬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8℃左右,而成年公豬最適宜生長溫度在15℃左右。
二、溼度監測
豬只對所生長環境的溼度有一定的適應範圍,最適宜溼度為60%-80%(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豬舍內溼度不在此範圍內將會對豬群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豬舍內的空氣粉塵易附著大量的病原體,通過呼吸道進入豬的體內,如果豬舍內溼度過低,空氣粉塵含量就會增加,更加大豬患病的風險。
豬舍內溼度過大同樣危害豬只的健康,如果豬舍溫度較低,在高溼低溫的環境下,潮溼的空氣會加快豬只體內熱量的流失,致使豬只消耗掉本該用於生長的能量來抵禦寒冷,從而阻礙豬群正常生長。反之則會產生應激反應!
三、氨氣、二氧化碳等含量的管控
氨氣和化肥的氣味很類似,如果人長期處於其中會引起頭痛和嘔吐,同時會危害豬的進食育肥和抵禦病毒的能力,影響生產性能,誘發疾病!
豬舍內應及時清理糞尿、汙水等廢棄物,保證舍內清潔。同時還應全面檢查、衝洗的飲水系統,保證水流通暢,無滴水、漏水現象,保持乾燥。
同時,還可以在豬舍內安裝氨氣報警器,24小時對豬場全程監控,當氨氣的濃度過高時,立即通過系統預警。
不僅有效預防豬場環境安全隱患的同時,還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真正做到降本增效,讓豬場管理更加智能化和專業化。
環境控制智能化
豬場環境控制需要依靠多種設備共同完成,其主要包括:通風降溫系統、供暖系統、環境指標控制系統等。
環境控制智能化能把各孤立的環控設備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統一進行管控。
智能環控系統,包含智能控制器和環境傳感器。通過智能控制器連接豬場現有自動化環控設備如風機、水簾等,環境傳感器24小時採集環境指標,根據系統內置程序,自動控制環控設備啟停,保障豬場環境。
安裝環控實現的目標
實現伺服器對舍內環境全天監控,智能化控制,24小時無人值守。
實現通過本地大屏幕或手機即可遠程操作,無需現場設置。
實現溫度自動化控制,內設保護措施,避免災難性事故的發生。
實現隨時查看圈舍環境和歷史數據,養殖環境一手掌握。
實現舍內環境數據異常進行電話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