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嶸,知名學者。湖南衡陽人,2001年7月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曾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進行過學術交流。已發表和出版過《中國工人階級狀況:安源實錄》、《抗爭性政治:中國政治社會學基本問題》等大量著述。2010年12月,被30多萬網民公推為與郎鹹平、戴旭、郭亦平、張宏良等人並列的「中國網際網路九大風雲人物」之一,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
于建嶸:李嘉是人還是鬼?
廣東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李嘉落馬,近日被判刑13年。得知這個消息,雖然早就預料,但還是有了許些感概,甚至為又一位高級官員將成為腐敗分子而有些痛心。
我與李嘉是有過交往的。那是幾年以前了。當時,他還是梅州巿委書記。廣東省某單位在梅州的著名景區搞活動,我受邀發表演講。聽眾就有李嘉。演講後,李嘉以老鄉的名義請我喝茶。其間,他告訴我,他是中山大學的工科學士、經濟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從學校團委到省團委然後到梅州來任職的。他說,在梅州這樣的以農業為主的地方,要特別注意三農問題。因此,我有關三農方面的書和文章他基本上都讀過。
這贏得了我的好感。因為,象他這樣層次的官員能準確地說出你某一觀點的出處,還真是不多的。我感覺遇到了知音,盡情地向他傾訴我對農村存在環境汙染、土地流失、空心化及基層組織黑惡化等問題的擔憂。他很認真地聽著,時不時點頭讚許或直接質疑,並講述了他要打造綠色梅州的計劃。聊得很投機。他很真誠地邀請我擔任梅州巿發展顧問,我也很高興地答應了。
作為顧問,雖然沒有任何經濟報酬,我還是感到責任重大,需要認真履行職責。我曾就梅州市基層政權建設、梅州農村的環境保護以及生態農業等問題同李嘉通過電話等方式交流過意見,他都給予了熱情而恰當的回應。應該說,這時的雙方是有基本的尊重和信任的。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們這種關係。當時,梅州有一些農民,為不服強拆的事找我投訴。我就給李嘉打電話反映這些情況。李嘉強調有大項目落戶,農民不知全局利益的需要,只能強拆。快速發展經濟,是省委交給他的任務。他要對重用他的省委領導負責。我堅持執政者首要任務是保證國家的法律實施,應該對民眾負責。為大項目搞拆遷,應給予適當補助,不能為了政績和商家的利益而讓農民的合法權益受損。雙方發生了爭執,他非常不愉快地掛了電話。從此以後,我就再也沒有給他打過電話,對梅州發展也少了許多關注。
不久,他到珠海擔任書記。這期間,珠海市有關部門曾請我給珠海市黨政幹部講過課,但沒有見到過他。只是有一次,他的一位部下,轉達過他的問候,並希望我能理解他現在的工作壓力等等。我笑了笑,沒有說什麼,講完課很快離開了珠海。
現在他被判刑了。中紀委的刊物曾發文說,李嘉等人,臺上道貌岸然,臺下亂紀枉法;人前正襟危坐,人後驕奢淫逸。用百姓的話來說,點燈是人,熄燈是鬼。
我不知道李嘉到底是人還是鬼。我相信中紀委的刊物這樣說,應該是有相關證據的。可是,我在想,李嘉們生下來就是這樣的嗎?如果是,為什麼要將天生就在人鬼之間的李嘉們推到如此重要的領導崗位?如果不是,又是什麼樣的力量促使他們有如此改變?
從我與李嘉有限的接觸來看,他的智商和情商都是非常高的。他在名校受到過非常好的教育。如果不從政,他完全有可能成為工程師、著名教授甚至巨商。可他從政了。他們也許曾有通過自己的執政造福一方的政治理想。但在現實的政治邏輯中,他們獲得權力,由他們的上級決定;他們也只對上級負責,只接受上級的監督。這些不受民眾監督的權力,會使他變得不認識自己。在這個意義上,李嘉等人,是這個體制的受益人,又是這個體制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