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是人還是鬼?!

2021-02-22 老有所好

于建嶸,知名學者。湖南衡陽人,2001年7月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曾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進行過學術交流。已發表和出版過《中國工人階級狀況:安源實錄》、《抗爭性政治:中國政治社會學基本問題》等大量著述。2010年12月,被30多萬網民公推為與郎鹹平、戴旭、郭亦平、張宏良等人並列的「中國網際網路九大風雲人物」之一,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

于建嶸:李嘉是人還是鬼?

廣東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李嘉落馬,近日被判刑13年。得知這個消息,雖然早就預料,但還是有了許些感概,甚至為又一位高級官員將成為腐敗分子而有些痛心。

我與李嘉是有過交往的。那是幾年以前了。當時,他還是梅州巿委書記。廣東省某單位在梅州的著名景區搞活動,我受邀發表演講。聽眾就有李嘉。演講後,李嘉以老鄉的名義請我喝茶。其間,他告訴我,他是中山大學的工科學士、經濟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從學校團委到省團委然後到梅州來任職的。他說,在梅州這樣的以農業為主的地方,要特別注意三農問題。因此,我有關三農方面的書和文章他基本上都讀過。

這贏得了我的好感。因為,象他這樣層次的官員能準確地說出你某一觀點的出處,還真是不多的。我感覺遇到了知音,盡情地向他傾訴我對農村存在環境汙染、土地流失、空心化及基層組織黑惡化等問題的擔憂。他很認真地聽著,時不時點頭讚許或直接質疑,並講述了他要打造綠色梅州的計劃。聊得很投機。他很真誠地邀請我擔任梅州巿發展顧問,我也很高興地答應了。

作為顧問,雖然沒有任何經濟報酬,我還是感到責任重大,需要認真履行職責。我曾就梅州市基層政權建設、梅州農村的環境保護以及生態農業等問題同李嘉通過電話等方式交流過意見,他都給予了熱情而恰當的回應。應該說,這時的雙方是有基本的尊重和信任的。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們這種關係。當時,梅州有一些農民,為不服強拆的事找我投訴。我就給李嘉打電話反映這些情況。李嘉強調有大項目落戶,農民不知全局利益的需要,只能強拆。快速發展經濟,是省委交給他的任務。他要對重用他的省委領導負責。我堅持執政者首要任務是保證國家的法律實施,應該對民眾負責。為大項目搞拆遷,應給予適當補助,不能為了政績和商家的利益而讓農民的合法權益受損。雙方發生了爭執,他非常不愉快地掛了電話。從此以後,我就再也沒有給他打過電話,對梅州發展也少了許多關注。

不久,他到珠海擔任書記。這期間,珠海市有關部門曾請我給珠海市黨政幹部講過課,但沒有見到過他。只是有一次,他的一位部下,轉達過他的問候,並希望我能理解他現在的工作壓力等等。我笑了笑,沒有說什麼,講完課很快離開了珠海。

現在他被判刑了。中紀委的刊物曾發文說,李嘉等人,臺上道貌岸然,臺下亂紀枉法;人前正襟危坐,人後驕奢淫逸。用百姓的話來說,點燈是人,熄燈是鬼。

我不知道李嘉到底是人還是鬼。我相信中紀委的刊物這樣說,應該是有相關證據的。可是,我在想,李嘉們生下來就是這樣的嗎?如果是,為什麼要將天生就在人鬼之間的李嘉們推到如此重要的領導崗位?如果不是,又是什麼樣的力量促使他們有如此改變?

從我與李嘉有限的接觸來看,他的智商和情商都是非常高的。他在名校受到過非常好的教育。如果不從政,他完全有可能成為工程師、著名教授甚至巨商。可他從政了。他們也許曾有通過自己的執政造福一方的政治理想。但在現實的政治邏輯中,他們獲得權力,由他們的上級決定;他們也只對上級負責,只接受上級的監督。這些不受民眾監督的權力,會使他變得不認識自己。在這個意義上,李嘉等人,是這個體制的受益人,又是這個體制的受害者。

相關焦點

  • 獨家對話 | 統一石化CEO李嘉:沒人規定全中國只能用一種潤滑油
    原標題:獨家對話 | 統一石化CEO李嘉:沒人規定全中國只能用一種潤滑油 前言 AC汽車獨家採訪統一石化CEO李嘉,從渠道開發、市場戰略、終端賦能三個層面解析企業的未來戰略布局
  • 被WBC拳王揭露劍術造假後,陳師行依舊嘴硬:李嘉拳腳可能不如我
    只要是人,他就會有弱點,陳師行道長也沒能逃脫世俗,儘管他還是個武當弟子。可能是由於紅得太快,陳師行道長自己也有點飄了,竟然在直播間裡聲稱目前武當山是國內唯一還保留踢館這一習俗的門派,如果有人對他的功夫有質疑,歡迎前來踢館。而且江湖傳言,陳師行的師傅鍾雲龍道長就曾經因為一個前來踢館的人打擾了他的午睡,將踢館者打吐血的故事。
  • 「文華獎」得主:李嘉教授聲樂工作室落戶盛京皇城藝術館
    2020年12月,文化部文華獎得主、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嘉教授聲樂工作室落戶盛京皇城藝術館。李嘉,旅美抒情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聲樂家協會會員;遼寧音樂家協會會員;遼寧省音樂表演藝術委員會委員;遼寧省僑聯委員;省華僑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退休前任瀋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瀋陽師範大學僑聯副秘書長。曾任遼寧歌劇院、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主要演員;美國休斯頓大歌劇院籤約演員。
  • 揭秘網曝女孩墳地遇鬼事件真相:鬼怕人還是人怕鬼?
    揭秘網曝女孩墳地遇鬼事件真相:鬼怕人還是人怕鬼?在此我們先不論所謂的「搜鬼」軟體其實是一個手機遊戲,用一個遊戲軟體「搜索」到鬼魂肯定是不可能的,也不論新聞中毫無根據就否定鬼魂存在的事實,小編今天主要說的是,既然佛教認為鬼肯定是存在的,那麼鬼的世界到到底是什麼樣的?鬼與人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人會在什麼狀態下可以看到鬼?是人怕鬼還是鬼怕人?
  • 哭聲:電影中的日本老人究竟是人還是鬼?
    以下內容為電影影評,將有劇透看完整部電影,沸點認為影片中的日本老人究竟是人還是鬼,劇情無法自圓其說,但是卻有兩種分析。日本人似聖經中的耶穌電影一開場則用聖經中的一段話作標杆,而這段話背景是:耶穌被自己的門徒出賣,被當時的猶太人認為是顛覆上帝信仰的惡魔,猶太人要求用耶穌的命來換一個真正的殺人犯的命,於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了。但耶穌其實才是真正的拯救者,三天後他復活了,但沒有人認識他,他們以為他死了,人死後只能是鬼。
  • 是不負責任還是開放性?
    曾舜晞在《使徒行者3》的角色比較特別,似乎是一個雙面人角色,但終歸不是主角。藉此,我們來說一說曾舜晞主演的另一部作品《我在香港遇見他》。不管是伯莎還是李嘉,對陳教授而言都只是實驗對象而已。在知道李嘉臨近24歲生日時卻沒有出現任何前兆,加上李嘉擅自去找林禾做心理治療,陳教授取消了李嘉的獎學金和國際論壇的參加資格。
  • 該說人話還是鬼話,決定於對方是人還是鬼!(句句精闢)
    我相信有相當的人把這句話作為人生哲學而在指導著自己的言行。在與人溝通中真的不必太在意對方是人是鬼,面對執念的人,你更無須用自己的執念去對抗他,讓他聽懂你的話。對牛彈琴就說的是這個意思,知道怎麼回事就行了。生活告訴我們,對自己要認真,對別人不用那麼認真。否則痛苦的是自己。
  • 科學的解釋人為什麼怕「鬼」
    鬼是什麼?一種超自然現象。科學界普遍認為「鬼」其實是一種磁場,是一種信息,可能會以磁場幹擾的方式來影響人的大腦使人產生幻覺,幻聽。然後你就見鬼了。想一想,從古至今,人類的死亡數永遠大於存活數,如果人死後會變成鬼,那麼這個世界根本裝不下。再說一說「鬼」這個磁場,它並不是實質的物體,是一種微弱的能量波動,它承載著一些信息,他沒有身體,久而久之它的能量也會被周圍的環境稀釋,它也沒有操控實物的能力,因為所有實質的物體對他而言都沒有受力點。
  • 鬼節話「鬼」,鬼中有「鬼」
    人為陽,鬼為陰,人在日間活動,鬼在夜間出沒,各行其道,各得其所。以前看鬼片,劇中一臨近天快亮,鬼就急著要走,又戀戀不捨,實在是難捨難分。每到此時,心裡也為鬼暗暗著急,怎麼還不走啊,不然魂魄一見陽光就該散了。當然,鬼跟人同,分好鬼壞鬼,還有不好不壞的鬼。鬼若好,做人時又是苦難纏身,你就不那麼怕鬼,對這些好鬼就多份同情。
  • 人鬼大戰:佛家如何對治「邪祟」鬼病
    當鬼「附身」於人後所呈現的「症狀」就名為「邪祟」或「鬼病、邪鬼」,如果以《四庫全書》所收的醫書為例,輸入「邪祟」、「鬼邪」或「鬼病」檢索所得出的書目與條目都比「祟病」(注1)這二個字詞多出很多,「邪祟」二字在明清的醫書裡也是很常見的「疾病分類」術語,「祟」字指「被鬼神禍害」意思,或指鬼對人的作用而導致人的「魂魄」暫時離去。那鬼神為何會「幹擾」人?或者「附身」於人呢?
  • 《畫皮》:世上本沒有鬼,虧心的人多了,便都成了鬼
    《畫皮》的本意是告誡男士不要被美色所迷惑,美色的皮囊下,可能藏著可以吃人的惡鬼。不知道蒲先生的情感經歷怎麼樣,為何對女色抱有如此大的偏見?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蒲松齡明面在寫惡鬼,實則在寫人性的險惡,人性的卑劣面就是無常的惡鬼。正所謂世上本沒有鬼,只是虧心的人多了,變成了鬼。這個世界上,到底有鬼怪存在嗎?如果存在,他們又藏在哪裡呢,為何平日看不見呢?
  • 夜晚,牆面上的影子,是鬼,還是人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市區近郊的一個村裡,的確發生了一件離奇的事件,但最終的定性,出乎多數人的意料。而看過人影的人,也是多加炫耀,一副獨領風騷似的,神奇的色彩,長滿整個臉面。在那個年代,晚上除非去影院看電影,幾乎沒有什麼夜間的精神享受,而牆面出現了人影,不亞於放映著一部大片。跑幾裡路,又不掏錢,又能看稀罕,這等好事,有誰願意耽誤呢?!
  • 讀這首鬼詩就懂了,看似寫鬼其實寫人
    雖然李賀筆下的鬼詩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但他也是通過寫鬼來寫人,寫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情感,所以字面上來看是在寫鬼,其實還是在寫人的遭遇,還有人生的五味雜陳,以這首《蘇小小墓》來說寫就是很有趣,通篇給人一種孤獨之感,還有對於現實的感知
  • 搞什麼鬼?鬼的形象變遷史
    還是帶著恐懼和好奇繼續觀看順便引出那聲期待已久的尖叫?方才描述的那些場景,早已成為恐怖電影百用不爽的俗濫橋段,從《畫皮》到《回魂夜》,從《山村老屍》到《陰陽路》,再到如今被譽為懷舊神作的《殭屍》,這些經典恐怖片中鬼的形象可以說主宰了80後到00後三代人內心最深的恐懼。
  • 鬼的初始含義並不是人死之後變成鬼,它的初始含義原來是這樣的
    在文化中「鬼」有著重要的含義,他象徵的死者死後靈魂所變成的便是鬼,中國對鬼神也是十分的敬畏的,其中的清明節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中國的鬼節也不僅僅只有清明節這一個節日,還有中元節,上巳節和寒食節,其中為我們所熟知的節日有兩個,一個是清明節,人們在這一天祭祀祖先的同時還會出去踏青,因為這一天不僅僅是對死者的敬畏
  • 怕鬼?鬼是個什麼東西?
    三天時間,在幾張紙上寫寫畫畫,時間過得飛快,考完一門,人就鬆一口氣,這是放下擔子的過程,不但不可怕,還應該很高興才對呀!可是,在成績揭曉之前,沒有哪一個人不是惴惴不安,深陷恐懼,如遇鬼魅。那人們怕的是什麼呢?他怕是的另外的,不確定的東西:能否考上?落榜?
  • 日本的「鬼」文化源於中國,日本人卻說日本的「鬼」和中國不一樣
    實際上,宮崎駿的很多作品裡,都體現了日本的"鬼文化"或者說"妖怪文化"。比如《幽靈公主》裡那個人面鹿身、鳥足獸尾的山獸神;《龍貓》裡膽怯畏人的古宅精靈"煤煤蟲"等等。簡而言之,日本文化裡"鬼"的形象,跟"鬼門的方位有關"。而在中國古代典籍《山海經》中,東北方向是眾鬼出沒的地方,也就是"鬼門"。
  • 鬼扯,銷售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誰鬼話
    說話輕聲一點,語氣柔和一點,只說一遍,消費者是人,不是鬼放屁,銷售的最高境界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消費者首先是人,不是鬼,搞清楚好嗎?對顧客說鬼話的銷售員才是鬼,即使是鬼,也會被人話感化,今天有個幹銷售培訓的老師跟我聊起銷售,我問他,銷售最高境界是什麼?
  • 大神耳根的神魔妖鬼仙,新作《一念永恆》白小純究竟是鬼還是仙?
    其實,他的作品一直都是很火的,從《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到《一念永恆》從沒讓人失望過,關於他作品的討論也一直很是火熱。在早些時候他就說過他要塑造「神、魔、妖、鬼、仙」五個人物,其中「神、魔、妖」已經在他前面的作品中出現,那麼現在的《一念永恆》白小純究竟是鬼還是仙?
  • 為什麼鬼不會攻擊躲在被子裡的人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小時候怕鬼的經歷。尤其是到了晚上,大夏天的也要把全身緊緊裹進被子裡,只留一個小縫呼吸。仿佛這樣,外面的那些妖魔鬼怪就都能被這床小小的被子擋在外面。而在「鬼界」,似乎也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不能嚇躲在被子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