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鬼」文化源於中國,日本人卻說日本的「鬼」和中國不一樣

2020-12-22 值得易讀

去年,宮崎駿大師的作品《千與千尋》上映並且再次引起了很大反響,小編就想寫一篇文章,聊一聊日本的鬼文化。然而一直未曾動筆,那麼今天就來一起看看中國、日本和西方的各種"鬼"吧!

日本的"鬼"是妖怪的一種

大家應該還記得,電影中千尋的父母突然失蹤,而千尋在黃昏的廢棄遊樂場內看到了接踵而來的鬼神的身影。

其中有一群,就是以普通器物形象出場的"鬼",有的看似木桶,有的看似木碗,有的則是燈籠、雨傘等等。這些就是日本鬼文化當中的"付喪神":民間傳說裡,如果普通的器物被自己的主人一直束之高閣、放置不理,那麼這件器物就會產生怨念,進而吸收天地靈氣,最後變為妖怪,為害一方。而"鬼"在日本,是妖怪的一種。

在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裡,就體現了類似的文化淵源:"魅,老精物也。"意思就是說,物件年頭久了,棄置不用,就會變成"精",比如《封神榜》裡的琵琶精,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這個概念在日本,發展成為了很有意思的妖怪器物文化。

實際上,宮崎駿的很多作品裡,都體現了日本的"鬼文化"或者說"妖怪文化"。比如《幽靈公主》裡那個人面鹿身、鳥足獸尾的山獸神;《龍貓》裡膽怯畏人的古宅精靈"煤煤蟲"等等。

簡而言之,日本文化裡"鬼"的形象,跟"鬼門的方位有關"。而在中國古代典籍《山海經》中,東北方向是眾鬼出沒的地方,也就是"鬼門"。而在日本平安時代(約為中國的唐朝時期),中國和日本兩國有了文化層面的種種交流,日本人民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對我國流傳過去的《山海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編,逐步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日本"妖怪文化"。

制出了《怪奇鳥獸圖卷》,其中的七十多種怪異的鳥獸也都是出自於《山海經》。

"狐文化"的淵源

前一段時間,國漫《百妖譜》前兩集剛剛播出,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過的朋友應該都還記得其中那個情深義重、冒著生命危險自斷尾巴去拯救兒時夥伴的灰狐。狐文化在中國文學裡可謂是非常獨特的一個元素,最早的狐狸傳說也出現在《山海經》當中:"又東三百裡,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在其他典籍裡也出現過關於九尾狐的記載,比如東漢《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以及明朝永樂年間的《瑞應圖譜》等等。

而日本的妖怪文化當中,在平安時代的晚期,京都曾出現過一名非常漂亮的女子,叫做"玉藻前",她不僅擁有絕世的美貌,還擁有不凡的才華,因此被譽為當時日本的第一才女。日本的鳥羽天皇非常寵愛和信任玉藻前,然而不久以後他得了怪病,臥床不起。後來日本著名的陰陽師安倍晴明通過佔卜得知,原來玉藻前實際上是九尾狐變化而來的。玉藻前暴露了真面目後,只能逃離京都,去遠方避難了。

值得一提的是,"九尾狐"在中國古代文化當中,曾經與麒麟、龍、鳳凰並稱祥瑞。

「九尾狐」因為其強大的繁衍能力而地位尊崇,其中塗山氏就以「九尾狐」作為圖騰,象徵著子孫昌盛。大禹妻子女嬌屬於塗山氏,她是上古第一個狐妖。

《孝經》裡就曾有記載:"德至鳥獸,則九尾狐。" 而《宋書·符瑞志》裡也說:"白狐,王者仁智則至。" 後來,帶了唐朝不滿武則天把持朝政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徐敬業邀請駱賓王寫了《討武檄文》把武則天寫成魅惑人心的狐狸精,到了明代《封神演義》的九尾狐就徹底淪為妖媚禍主的代表。隨著歷代小說家的不斷杜撰和點綴,"狐"慢慢沾上了"妖怪"的氣息。

河童還是河伯?

日本現代的動漫作品當中,經常會出現一個"小孩子"的形象:他大概四五歲的年紀,四肢如青蛙,身體似猴子,嘴巴似鳥喙,還背著一個烏龜的殼。在許多藝術作品中,河童喜歡惡作劇,會捉弄人類,偶爾會幫人類做些好事,但也可能襲擊跑到水邊玩耍的孩童。河童的力量是隨著水增多而提升的,一旦水變少了,河童的力量也就削弱了。

而中國文化自古就有"水崇拜"的淵源,比如大禹治水的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河精"的蹤影;《緯書·尚書中候》裡說:"伯禹曰,臣觀河伯,面長,人首負身,出曰,吾河精也。"《楚辭·九歌·河伯》裡也提到過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河伯:"馮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為河伯。"再看看南朝著名的志怪小說《幽明錄》裡曾經提到過的"水蟲",身形大小不一,"得水勇猛,失水則無勇力",這就基本吻合了日本河童的特徵。

中國的河伯在出現時間上遠早於日本的河童,大部分學者也認同:河童是河伯流傳到日本後而產生的"變形"。

窮奇和鐮鼬

在《山海經》裡記載過"四兇"之一的窮奇。傳說窮奇像是一隻長著翅膀的老虎,或者是看著像牛的動物,卻長著刺蝟一樣的毛髮。窮奇是一種食人的兇獸,還會鼓勵壞人多做壞事。因此,古人會把那些不重信義的人比喻為"窮奇"。

在日文裡,寫成"窮奇"的妖怪是鐮鼬。這是一種風妖,經常以旋風的姿態出現,爪子猶如鐮刀一般銳利。人如果被鐮鼬抓傷,不會覺得疼痛,然而低頭檢查時才發現傷口已經很長了。

動漫《滑頭鬼之孫》裡那個形似鼬鼠,擅長肉搏,速度極快的動畫形象,就是鐮鼬,也就是《山海經》裡窮奇的變體。

中國鬼怪和日本妖怪

儘管日本文化中很多"妖怪"的原形都起源於中國古代文化,但日本妖怪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同點。

我們在讀志怪小說時可能也留意到了:中國的"鬼"大部分是人逝去以後留下的靈魂,怕太陽,也怕人;而日本的"妖怪"則是"化成了人形",隨時隨地都會出現,既不怕陽光也不怕人。

正因為如此,中國的"鬼"其實跟人是處於兩個不同的世界,彼此之間並不能互通;而日本的"妖怪"則生活在人類的世界裡,甚至有可能跟人類和平共處,比如我們上文提到的動漫《滑頭鬼之孫》裡,男主角奴良陸生每天都要去人類的小學裡念書學習;而在另一部動漫《夏目友人帳》中,很多"妖怪"都是在白天跟主人公夏目打交道的。

我們對鬼怪的解讀注重因果報應,而日本的妖怪時常反應現實中人們內心的恐懼,而這些恐懼的來源就是人們生活中強大的壓力與衝突。所以就連美國人也承認日本恐怖片真是很恐怖。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的抗戰,抗的不是日本,而是鬼!
    日本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極大,在唐朝時達到文化傳播的高峰。後來中國政權更迭,軍事實力下降,宋朝到元朝這個時期,日本與中國的關係越來越差。到了明朝,日本人直接明目張胆地渡海來燒殺搶掠。著名的「戚繼光抗倭」,就發生在明朝。在當時,無論是中國的軍隊還是百姓,都稱日本人為「倭寇」。 到了清朝,清政府的軍事實力遠不如明朝,一度被英國、法國、美國等西方國家打得割地賠款,毫無還手之力。
  • 日本「鬼瓦」是個什麼鬼?並不驚悚還很精美
    「世界文化遺產」姬路城,是日本國寶級文物,是江戶時代的古城堡,城堡建築的精緻和戰略防禦技能得以集中體現。在這裡,筆者接觸到了「鬼瓦」這一概念和實物。公認說法是,鬼瓦的原型是中國南北朝至隋唐的獸面瓦當。但與那些金銀玉器瓷器等文物寶貝相比,陶泥製作的瓦當不大引人關注。鬼瓦是日本古建築房頂的一種陶製構件,是房脊的端頭,疊瓦的收束封口部位。圖為波紋鬼瓦。建築史家認為日本鬼瓦是從中國傳去的。但在中國古建築建材裡,其名稱叫「獸面脊頭瓦」,不會稱為「鬼瓦」,因為帶「鬼」字太不吉利。民俗認為「鬼」是人死後變成的,鬼神是需要敬畏的,不敢得罪的,更休提用「鬼」的形象做看家護院工具了。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但即使是這樣,日本還是全世界妖怪文化最出名的國家,就比如在中國,很多小孩知道日本的妖怪,卻說不出幾個中國妖怪的故事,或者知道一些中國妖怪的名字,卻認為是日本的妖怪。因此,在很多中國人眼中,中國的妖怪文化是比不過日本的。
  • 帶你認識一下日本文化中的「鬼」
    在我們東方文化中都有「怨靈」這個概念,俗稱為鬼。尤其在中國,鬼大致形容一些人死後意識不滅而凝聚成的一種超自然存在,形象極其恐怖,按生前的仇恨怨念而報復還在世的生人。當然誰也沒有見過鬼長啥樣!其實和我們一海之隔的日本,鬼是另外一種存在。
  • 日本酒,究竟什麼鬼?
    霓虹金(日本人)提到霓虹休(日本酒)時指的就是清酒,別無他意!就像法國人一樣,日本人也稱清酒為「上帝的恩賜」,足以看出清酒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在繩文時代後期,水稻從中國引入日本,即開啟了日本以米釀酒的歷史,彼時的人們將煮熟的米飯含在口裡咀嚼,以唾液將米飯中的澱粉糖化,然後吐出加水,讓野生酵母自然附著發酵,變成酒精,俗稱「口嚼法」。日本酒的另一個劃時代的轉變同樣源於中國。在「口嚼法」流行於日本後不久,中國的秦氏一族為避戰禍而移居日本。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03、中國鬼怪和日本妖怪的異同雖然,日本妖怪大部分是由中國傳入的。但是,經過西方思想的融入和日本本土特有的文化,日本妖怪和中國的鬼怪有著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最後,中國的鬼怪和人類並不是處於同一個世界,而日本的妖怪則可以和人類和平共處中國人認為,人類死後就不可以和活著的人類處於同一個世界了。比如,中國的鬼怪是人類看不見摸不著的。而中國的鬼,也會進入人類所不知道的另一個地方。因此,總結來說,鬼和人類是處在兩個不可以互通的世界裡。
  • 被山寨的日本動漫,《鬼殺之劍》我忍了,《禁基的巨人》是什麼鬼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視機裡的日本動漫也慢慢被許多優秀的國產動畫所取代,《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和《豬豬俠》等少兒國漫也漸漸陪伴了另一代人的童年。因為在日本大部分動漫都是給成人看的,而在中國說起動漫在大人眼裡那就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這也導致很多日漫不能在中國的電視臺上播放。但是,受高人氣的日漫影響,不少國產動漫為了提高自身「知名度」,不惜抄襲日漫的劇情和人物!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老一輩的人信仰和敬畏妖怪鬼神,尤其體現在傳統節日和民俗文化中,如清明節、中元節和喪葬文化等。清明節要祭奠先祖,其中便有人們需要遵守的習俗和不能觸碰的忌諱。中元節,又名鬼節,顯然和妖怪文化脫不了干係。而喪葬文化和妖怪、鬼神有關的習俗就更多,這都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節日文化。
  • 日本動畫中「妖怪」的區域性來自中國的《山海經》
    在這個時代京都,到夜幕降臨,會有許多形狀奇怪的怪物,就像參加廟會一樣,穿著兇猛的面具,晚上成群結隊地在街上遊蕩,被稱為「百鬼夜行」。如果你晚上出來不小心看到這一幕,據說這個人會被詛咒,親戚朋友會無緣無故死去。還有中國傳說,如果你在這一天出門,很容易遇到危險。
  • 日本的這些鬼怪,原來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在日本民俗文化中,「鬼文化」佔據了重要地位。日本的「鬼」原本只看不見的的惡靈或不散的陰靈。室町時代以後,出現了束著虎皮兜襠布,面目猙獰,頭上長角,膚色發紅或發青,肌肉強壯的鬼形象,通過繪畫和書籍流傳,成為鬼的代表形象。
  • 哭聲:電影中的日本老人究竟是人還是鬼?
    以下內容為電影影評,將有劇透看完整部電影,沸點認為影片中的日本老人究竟是人還是鬼,劇情無法自圓其說,但是卻有兩種分析。但耶穌說:我不是鬼,你們摸我,我有血有肉,我是真的復活了。對於基督徒來說,有一個根本的原則就是:聖經上的每一個字都是真實可信的,如果聖經的話有謬誤,基督教的信仰也就不存在了。有這個原則,那麼這部電影就有一個憑據,只要在片中找那個有血有肉的活人,他就是耶穌,也就是拯救者。
  • 日本鬼屋人與「鬼」需保持社交距離 設計師:會讓人更害怕
    海外網6月8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8日報導,日本大阪市內的主題公園——日本環球影城當天重新開放,為了降低感染風險,鬼屋內扮演鬼的工作人員將與遊客保持社交距離,設計師表示鬼屋內空曠的氛圍會讓遊客「更加絕望和無助」。
  • 黑白濾鏡下的《對馬島之鬼》,就是一部現成的日本劍戟片
    除此之外,普通遊戲玩家,或者是日本古典文化的愛好者可能對這樣一款「歐洲人做的日本遊戲」為噱頭的遊戲內容本身更感興趣,尤其是演示片中幾個經典日式場景和武士決鬥時刀劍相撞的細節都還原的相當到位。想到這裡,肯定有一些人會因此而聯想到上世紀日本經典的劍戟片。當時就有人感嘆,《對馬島之鬼》要是黑白畫風的就更加傳神了。
  • 貞子、河童...日本鬼怪,原來都是中國的 | 意外
    日本Vs中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鬼一般指人死後的靈魂,而萬物修煉成的精靈,則用妖精、妖怪等詞來形容。日本學者馬場明子在《鬼的研究》中提到:日本鬼的形象,與鬼門的方位有關。在中國的《山海經》中,東北方向(醜寅之間)為眾鬼出沒之所,即鬼門。醜和寅,分別對應著牛與虎。日本鬼頭上生牛角,嘴中長虎牙的形象,正是引經據典而來。
  • 日本最厲害的5大鬼,日本第一大魔王僅排第二,第一名亦真亦假
    5、殺戮鬼:在殺戮中瘋狂,爆發,和喪屍一般的人,傳說曾經殺死數萬妖怪的鬼,稱謂殺戮鬼,又稱謂妖怪的「死神」。屬於比較好的一種,專殺妖魔鬼怪!酒吞童子是鬼族首領,一個有著英俊少年外表的妖怪。傳說居住在丹波國大江山上的酒吞童子糾集了一夥惡鬼,他們無惡不作:私自修建了鐵鑄的宮殿,晚上潛入富豪家中偷竊財寶,並且擄走婦女和兒童作為他們的口中食糧。
  • 日本的水和泰國的鬼
    通過各類基金、NGO組織的融合浸透,一度的百度貼吧等被精日、哈日完全佔領。熟悉網絡的人都很清楚,美化日本侵略、替日本軍國主義張目、在抗日紀念場所大搞逆向行為藝術等,在過去乃至現在仍然普遍存在。這個大本營就是貼吧。隱性的投資中國社交媒體平臺、支持知識付費機構、包裝意見領袖和學界代表,曾經公開的政府年度預算數額不小。
  • 百鬼夜行——日本的鬼怪文化
    日本的「鬼怪」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鬼」一詞在日本的概念非常寬泛,從最初人人恐懼、唾棄的災厄、晦氣、疾病的象徵到如今已經發展為一種藝術形式,「鬼」在日本已經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奈良時代之前的「鬼」僅僅是一種低層次的神靈,直到奈良之後,隨著唐朝文化的引入及佛教的傳播,中國和印度的鬼「來到」日本,日本人「鬼」的隊伍才得以壯大起來。
  • 日本文化:陰陽師與百鬼夜行
    相信很多人玩過同名遊戲,看過《夏目友人帳》《犬夜叉》,今天,大鵝就來說說與之相關的陰陽師。陰陽師,乃通曉陰陽道之人,而日本的陰陽道,則源於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被傳入了日本後,結合日本的神道教,佛教以及中國傳來的儒學以及風水學,融合成為如今的陰陽道。
  • 中國叫侵略者「鬼子」?日本網友搞的「日本鬼子」會顛覆你三觀!
    從文字層面來看,日語中的「鬼」有三種釋義:勇猛的人,如「鬼將軍」;冷酷無情、不講情面的人,如「鬼檢事」(鐵面無私的檢察官)、「債鬼」(討債的人);竭盡全力做某事的人,如「仕事の鬼」(工作狂)、「商賈の鬼」(生意狂)。
  • 了解一下日本百鬼夜行的由來,怕鬼的人進來看看就不會再怕啦!
    大家好,小編又來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日本的百鬼夜行,看看那個鬼是最厲害的,膽小的人就不要進來看啦,雖然並不恐怖的說,其實百鬼夜行最早還是在中國,早在商朝、周朝的時候,沒有佛教宣傳輪迴轉世這種說法,但是卻讓人們卻產生了永遠不死的這種概念,這些人們認為人死亡會以靈體的形式繼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