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酒,究竟什麼鬼?
提到日本酒,很多人概念比較模糊,有的認為是清酒,還有的認為是梅酒,更有甚者說是燒酒(杜氏們早已哭死在酒桶旁……)。
那到底日本酒是什麼鬼?!貓叔(非著名清酒磚家)今天就徹底的把脈絡理清,不再讓大家迷茫。 日本酒(Japanese Sake),日語發音【nihonsyu】尼哄修 日本酒就是日本清酒! 日本酒就是日本清酒! 日本酒就是日本清酒! 重要的話說三遍!
霓虹金(日本人)提到霓虹休(日本酒)時指的就是清酒,別無他意!就像法國人一樣,日本人也稱清酒為「上帝的恩賜」,足以看出清酒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一段尷尬經歷
記得當初貓叔還是小白時也沒把這個概念搞清楚,有一次做日航的飛機,看到日本空姐妹子推著的飲料車裡有清酒提供,於是很裝逼的告訴她:Give me a cup of sake, please! 結果竟然給我倒了一杯燒酎,立刻感覺到周圍人異樣的眼光,此時叔一定被大家看做是酒鬼了,連坐飛機都要來點兒烈酒壓壓驚。
從此,我清楚的記住了只有Japanese Sake才是專指清酒,Sake單說指的是酒類的泛稱,只要是1度以上的含酒精飲料都可以這樣叫,默認就是燒酒,這個大家要注意。
日本焼酎(燒酒)可不是日本酒
▲霓虹金喝焼酎時都要通過加冰、加水、茶等...來降度,不會直接淨飲
有的童鞋看到日劇裡加冰喝燒酒的情景,以為是清酒加冰,這就大錯特錯了!
焼酒日本人喝的非常多,而且一定會加冰、加水、烏龍茶等等...兌著喝的(國人喝烈酒的豪爽世界少有),準確叫法是「焼酎(zhou 四聲)"。這東西其實是蒸餾酒,跟中國的白酒、俄國的伏特加、蘇格蘭的威士忌是一種釀造方法,烈酒都這麼做。焼酎根據其原料不同而不同:米焼酎,麥焼酎,芋焼酎,黑糖焼酎,慄焼酎等等等等.....
相對於清酒來說焼酎價格便宜,口味也更多,所以自古是日本的大眾酒。經過稀釋一瓶可以喝很久,對於天天要下館子的日本人來說是個「會過日子」的表現。雖然焼酎大部分也都是漢字起名,但他可不能代表日本酒。
清酒是發酵酒
▲Koji(米曲),大米蒸製後繁殖曲菌後的樣子
清酒與啤酒、葡萄酒同屬發酵酒類別,簡單說就是大米和水一起經過自然的發酵產生酒精的過程,也是唯一一種經過2次發酵產生的佳釀(大米->糖->酒精)。2000多年前由中國經朝鮮傳入,被一代一代杜氏(釀酒師)傳承、發展、創新,延續至今成為日本最具代表的國粹。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騰飛時,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精米機、遠心分離等現代釀造工藝,杜氏們終於釀出了可以和葡萄酒媲美的,清酒的巔峰之作「純米大吟醸」,將清酒這個日本國粹成功打造成了世界名酒,華麗的果香、花香也被西方世界所接受。
那麼,接下來大家一定最為想了解的問題是,清酒好喝嗎? 別急,耐心看!
失敗的初體驗!
我想大多數童鞋跟貓叔有著同樣的經歷,與清酒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在日式自助餐,原因很簡單因為----清酒隨便喝!誰沒年輕過,10年前的我吃一次自助餐都是很奢侈的事,更別說喝「酒」了(PS:引號特指真正的酒,工業啤酒,勾兌白酒這些還是喝得起的)。
那些被燙好的一壺一壺清酒,送到食客面前被暢飲,給了我第一次的失敗印象「這不就是白酒兌水嘛!」 多年後才了解到,那些裝在漂亮酒壺中的清酒確實「水份很大」,都是一些上不了臺面的散裝酒
▲記得第一次品紅葡萄酒,又酸又澀還有酒精味,怎麼品都跟醋加了酒精似的,哪有優雅的感覺!囧~
重新認識清酒(洗白白)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有了苦澀的「第一次」,之後的日子凡是有朋友說起清酒的話題,我都是當仁不讓的主觀表達對清酒的印象,那就是「白酒加水」。吃日料的時候,也不會再喝清酒,取而代之的是啤酒。
直到有一回,朋友邀請我一起參加在萬豪酒店舉行的「清酒品鑑會」,當時也是衝著5星級酒店和美食才去的,清酒真的沒有多大吸引力。然而之後的所見所聞卻給了我對清酒的顛覆性認識,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清酒。
▲清酒中高級別吟醸酒,冰喝才能更高的感受其香氣和韻味
用葡萄酒杯喝清酒
印象中要熱著喝清酒,卻被放在了「冰桶裡」。侍酒師在介紹每一款酒時,還說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名稱「本釀造」、「大吟醸」、「生酒」!真是完全不懂。接著是品鑑的環節,一杯杯用標準葡萄酒杯盛著的酒被送到了客人面前。(你也想了解更多關於清酒的事?那就關注貓叔唄!)
▲朝香 純米大吟醸 精米步合39% (貓叔清酒之初戀)
當時喝是朝香純米大吟醸,首先鼻子湊到杯口可以聞到青蘋果、水梨的新鮮水果香,接著清涼的酒液進入口腔,口感如絲綢般順滑,伴著空氣的酒液在舌尖略作翻滾後送入喉嚨,瞬間爆發出華麗的吟醸香(類似甜瓜、哈密瓜的香甜)瞬間徵服了我的味覺,並徹底洗刷了清酒糟糕的印象,特別是搭配生魚片一起享用,美味極了!自此,貓叔便開始踏上了漫漫品酒之路。
那麼,清酒到底好喝嗎?
貓叔的故事說完了,那清酒到底好喝嗎?現在問我,還是沒有簡單的答案給你,因為品酒是很主觀的事,眾口難調。但是,我會告訴你一些關於清酒的基礎知識,教你如何區分種類繁多的清酒類型,然後你自己去品嘗、去感受,最終自己得出好不好喝,喜不喜歡的結論。自己探索清酒的世界才會更有趣,人生不也如此,這應該才是正確的答案吧!
日本酒源自中國?
▲日本人結婚禮儀中喝清酒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口水釀造法
日本人引以為豪的清酒,在誕生之初,是「口水釀的酒」。在繩文時代後期,水稻從中國引入日本,即開啟了日本以米釀酒的歷史,彼時的人們將煮熟的米飯含在口裡咀嚼,以唾液將米飯中的澱粉糖化,然後吐出加水,讓野生酵母自然附著發酵,變成酒精,俗稱「口嚼法」。
日本酒的另一個劃時代的轉變同樣源於中國。在「口嚼法」流行於日本後不久,中國的秦氏一族為避戰禍而移居日本。據考證,該族基本都是秦始皇長子扶蘇及秦二世胡亥的後人,他們或避宮廷鬥爭、或避兵禍,在不同時期流亡到海外,把當時中國先進的米曲釀酒法帶到日本,才結束了日本「口水釀酒」的歷史。公元 5 世紀中期,秦氏的一位族人秦酒公更因為釀酒技術出色而被天皇重用,還被提拔為財政長官。
「杜氏」就是首席釀酒師
由於日本秦氏奉松尾之神為本族守護神,後來全日本的「藏人」(即在酒廠工作的人)均尊松尾之神為酒神,還定下不成文規矩:每年釀酒季伊始,每個酒廠的藏人必須全體一起拜祭酒神,祈求今年釀出好酒。日本酒從原料到釀造技術均源自中國,文化上也一脈相承。
在日本酒廠裡,藏人團隊的領導者被尊稱為「杜氏」,就是為了紀念中國酒神杜康。光這名字,就醞釀著一股濃濃的純米甘香,比起從英語硬翻譯過來半鹹不淡的「首席釀酒師」和「釀酒總監」,有神韻得多了。
▲杜氏與藏人 ,有一部3集短片《魔鬼釀酒師》,不僅是一部了解清酒釀造的好電影,在表演、故事、拍攝上也堪稱經典。
清酒中濃濃的中國文化
日本清酒不僅源自中國,還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傳承,不信?看一下酒名就自然明白,什麼獺祭、黑松白鹿、松竹梅、李白、上善如水、朝香...很多日本酒廠喜歡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取材,為自家品牌命名。
「白鹿」,來源於一個古老的中國傳說,一隻千年白鹿闖入唐玄宗的宮中,唐玄宗以此為象徵長壽和富足的祥瑞之兆。
「松竹梅」就是把我們「歲寒三友」之深意融入日本傳統迎接元旦的門前、玄關裝飾的喜慶之意中而定下的酒名。
日本還有一種清酒叫「上善若水」,取自《道德經》,只是酒名就已經令我輩躍躍欲試細品之了。
以酒仙來定位日本酒最徹底的當屬島根縣的李白酒造了,廠名就直接「李白」了。而且非止於此,日本人意猶未盡的又以李白新婚時在白兆山桃花巖度過的那段美滿生活原型,釀出了名為「桃花仙人」的清酒來。
經過大概的了解,你是否也對清酒(日本人為中國傳承的國粹)感興趣了呢?那麼面對成千上萬的清酒品牌及產品,該如何入門並享受她的美味呢?別急,貓叔已經在為大家梳理一步一步入門清酒的步驟了,關注吧!
淘寶搜索:朝香の本鋪
帶你認知清酒的世界
作者:醉貓
生活不止苟且,還有肉和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