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用彤書院是由北京市文化局主管,經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遵照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國學大師湯一介先生生前遺願發起創立的。
湯用彤書院秉承民國學衡派的學術傳統,以「昌明國故,融會新知」為院訓,梳理中華傳統文化,旨在復興中華傳統文化,打造國學教育體系,培養融會中西印、通經致用、德智體美勞兼備、通專一體、明體達用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書院自建立以來,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學術活動豐富,定期舉辦「學衡講堂」、「錫予講壇」,還有一年一度的「湯用彤學術獎、國學獎、中小學教育獎、優秀論文獎」評審與頒獎活動。目前已成功舉辦數屆「海峽兩岸鄉村建設論壇」、「海峽兩岸應用國學論壇」、「海峽兩岸岐伯中醫藥文化論壇」、「海峽兩岸應用國學論壇」、「海峽兩岸青少年國學教育論壇」等大型學術活動。此外,湯用彤書院在湖北黃梅設有「湯用彤紀念館」(館名饒宗頤題寫),四川綿陽有「湯用彤國學院」(樓宇烈先生題寫、本科學歷),成都建有「錫予園」(啟驤先生題寫),佔地五十畝,這裡「晴耕雨讀」,自給自足。在安徽江蘇浙江三省交匯處的廣德建有AAA級的遊學基地,這裡設有「一介講壇」,「鄉村建設公益講壇」,與農民共建的「自然經濟合作社」等,湯用彤書院還在全國與諸多中小學、中專、大學建立了「湯用彤國學實驗班」、「湯用彤儒學教育示範基地」、「湯用彤國學教育實驗基地」,還在河南沁陽、北京密雲、四川成都、陝西鹹陽等地建立了「農耕文化實驗村」、「農耕文化示範村」等,為學子加強社會實踐提供了方便。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進一步推動新形勢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北京湯用彤書院決定在京開設「五經博士弟子班」,面向全國招生,旨在培養通經致用,德才能藝兼備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人才。
【主辦單位】
北京湯用彤書院
【學術支持】
湯用彤學術獎評審委員會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湯用彤國學院
【教育目標】
以復興傳統文化為己任,充分發揮湯用彤書院教育與社會資源優勢,為讀經的學子完成後續教育並與社會接軌服務,堅持因材施教的方針,根據學子的具體情況,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尋求多渠道、多方式、多專業的途徑,既求其「實」,又賦之以社會認可的「名」,名實相符,更好地發揮潛質,將自己所學貢獻給社會。
【招生對象】
十五歲左右,具有三年讀經教育經歷,有學堂推薦者優先。具有初中、高中學歷的優先。每年春秋兩季入學。
【培養目標】
通經致用、德才能藝兼備的全面發展之才
【學制學分】
八年學制,分三個階段累計學分;原則上3年可獲得大專學歷,5年獲得本科學歷,優秀者可以獲得學士學位,8年可以獲得碩士學位。
【費用及獎學金】
學費每年5萬元(含食宿),特殊情況者另議。品學兼優者,家境困難者,可以通過助學、獎學獎斟情減免。
【課程設置】
課程分通識課、專業課、技藝課、實踐課與選修課。
通識課:
1、解經課 2、經史百家雜抄 3、寫作課 4、中醫藥原理與技藝 5、天工開物6、農政與國防論7、鄉村建設8、中國學通論 9、太極拳10、藝術鑑賞
專業課、技藝課、實踐課與選修課,書院以因材施教為原則,根據學生興趣與需要進行安排。
【導師制】
書院承繼宋明以來以人物為中心的教育精神,兼容西方以課程為中心之傳統,採用導師制,即學子在拜師之外,在校期間可以各自認定一至二位導師,使自己在學習之餘,在生活上能密切聯繫,在精神上相互勉勵,在專業技藝上能得到心傳身授,為學生走出校園、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資深教授導師團】排名不分先後
樓宇列、張世英、張豈之、王蒙、俞夢孫、黃心川、樂黛雲、
楊辛、金春峰、牟鍾鑑、錢耕森、陳來、許抗生、張立文、
啟驤、陳鼓應、馮天瑜、李致重、李中華、郭齊家、郭齊勇、
張希清、劉大鈞、張其成、程鬱綴、李零、朱孝遠、錢乘旦、
嶽慶平、張耀南、洪修平、張廣保、張學智、橋本修美、
鄧新文、馮治庫、李良松、劉墨、喬清舉、高強、王寧寧、
沈洪兵、黃夏年、任大援、王魯湘、顧秀林、王成全、徐勇、
薛國安、於希賢、張登本、戴旭、孟憲傑、詹石窗、冀衛東、
張天榮、鄭黎、閻鋼軍、吳國保、徐寒、黃德海、戴大明、
陳炳球、蘇珣、釋金富、凌文超、莊小霞、秦春燕、馬飛驤、
苗浩、方放、潘雪梅、雷原
【授課教師與課程】
編號
課程名稱
師資
備註
1
《周易》
李定
雷原
2
《詩經》
馬飛驤
秦春燕
王寧寧
3
《儀禮》《禮記》
戴大明
東橋修美
4
《春秋三傳》
劉墨
莊小霞
5
《尚書》
雷原
凌文超
6
《四書》
任大援
鄧新文
7
《經史百家雜抄》
張耀南
秦春燕
雷原
毋永利
苗浩
8
寫作
詹石窗
劉墨
徐寒
9
書法
啟驤
吳國保
劉光學
10
《天工開物》
潘雪梅
歐陽銘駿
鄒靚
11
《鄉村建設》
黃德海
雷原
高強
12
《中國學通論》
雷原
張宏韜
13
太極拳
馮治庫
孫建雲
14
藝術鑑賞
殷克
戴大明
韓傑
15
《農政與國防論》
張天榮
鄭黎
張宏韜
16
中醫藥概論與技藝
李致重
趙鴻明
寧雲峰
鄭禮敬
丁學聰
蘇珣
麻凱文
【講座教授】
為配合課程教育在學衡講堂設立的名師講座
樓宇烈、牟鍾鑑、陳 來、俞夢孫、王 蒙、陳鼓應、
李中華、劉大鈞、張曉彤、顧植山、郭齊勇、張立文、
張其成、嶽慶平、戴旭、黃夏年、朱孝遠、雷 原
【指導委員會委員】
雷原 程雲楓 潘雪梅 李浩 李勇 虞紀勤
孟春豔 梁心兒
【執行委員會委員】
潘雪梅 李平 蘇珣 李勇 張宏韜
【學規】(嶽麓書院學規十八條略有改動)
時常省問父母 朔望恭謁聖賢
習氣各矯偏處 舉止整齊嚴肅
行坐必依齒序 痛戒訐短毀長
損人必須拒絕 服食宜從儉素
網淫必須戒惕 不可閒談廢時
日講經書三起 日看綱目數頁
通曉時務事理 參讀古文詩賦
讀書必須過筆 會課按刻早完
夜讀仍戒晏起 疑誤定要力爭
【招生與諮詢】
潘老師13708075084
北京湯用彤書院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