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老鄧和果果
大家好!在去年我在張大媽原創發表了一篇5000元以下顯示器選購推薦文章,謝謝大家點讚評論支持,文章被張大媽推到首頁也轉載知乎。那篇文章雖然推薦的是去年年中的產品,對於2020年中來說產品已經略顯過時,但在顯示器尺寸、桌面大小、選購需求思路方面現在依然值得一看,有興趣可以點擊
這個連結看那篇文章《2019年中顯示器全攻略:5000元以內顯示器推薦》。
去年到現在發布了很多不錯的顯示器新品,有小米帶著那塊32寸曲面屏加入顯示器市場,今年火熱的nano IPS產品,我也淘汰了2塊屏幕換了3塊屏幕(老婆沒看出來,因為我沒買曲面,而且上了顯示器支架)。。。
現在書房雙人吃雞位在用的兩塊27寸顯示器
本文依舊依價格為基礎,按照價格從0-5000元進行推薦,並對京東銷量排行前10顯示器和搭配筆記本、搭配蘋果產品進行簡短分析。本文中所有推薦產品,帶有作者個人使用經驗和品牌傾向,較主觀。
一、你需要什麼樣的顯示器?
顯示器的需求不像電腦硬體那樣,越貴越高端就意味著越好。顯示器選購中滿足個人需求更為重要一些,建議花費一點時間在分析自己需求,這樣能買到滿足需求的顯示器,且不用花過多的金錢。
1.1 顯示器尺寸大小推薦
桌面空間充裕(桌面長度足夠放下顯示器的話)建議27寸;
單屏的話27寸我個人認為是現階段的黃金尺寸;
不推薦買27寸曲面,沒啥沉浸感;
曲面屏幕建議31.5寸起(40+曲面除非是有專業軟體需求用戶,我不是很推薦普通用戶使用);
學生宿舍及桌面緊湊用戶建議考慮24-27寸之間,電腦機箱之類建議放桌下,儘量把每一寸利用起來;
一般標準書桌桌面寬度(深度)為60cm;
桌面寬度(深度)40-53cm 建議顯示器24寸左右;
桌面寬度(深度)53-67cm 建議顯示器27寸左右;
桌面寬度(深度)65cm 以上建議顯示器32寸及以上;
4k屏幕的建議尺寸為27、32寸;
插播一下,2020年了買電視機儘量往 70寸及往上,電視機越大越好。
1.2 解析度推薦
顯示器主要作用只要不是打遊戲 4k
>2k>1080P;
4K解析度顯示細膩、用戶體驗好、4k面板大多素質都不差……總之各種好,就是遊戲不友好;
曲面屏幕正確的解析度是XXX0×1440(或者更高),不推薦買
XXX0 ×1080(顆粒解析度);
高解析度顯示器請正確使用win10、MacOS縮放功能;
顯示器解析度與顯卡匹配度大遊戲(僅供參考,以實際玩的遊戲為準):
1080p 60hz 需要GTX1050Ti
1080p 144hz 中效 需要GTX1070、
GTX1660Ti
2k 60hz 低效 需要GTX1060、GTX1650
2k 60hz 高效 需要GTX1070、GTX1660Ti
2k 144hz 低效 需要GTX1070Ti、RTX2060
2k 144hz 高效 需要GTX1080Ti、RTX2070s
4k 60hz 中高效 需要RTX 2080s
4k 144hz 中高效 需要RTX 2080Ti
兼顧遊戲對畫面又有要求,2k 144hz IPS 大小金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3 使用場景和一些碎碎念
買曲面屏玩LOL視野從外塔看到中塔,但是玩起來移動屏幕和操作的時候就體驗不一樣的酸爽;
曲面屏還是雙屏、三屏組合好?這個各有優劣,真心看用戶需求。
顯示器自帶的音響一般都不超過5W的功率,就是聽個響的效果,但沒有的話有時候會有點麻煩;
如果不差那100元差價,顯示器還是選帶可調節支架的好;
顯示器支架是挺好,節約桌面空間,解鎖姿勢任意,但是得多花錢;
遊戲主機能接電視玩還是接電視玩吧;
4k屏幕最好用HDMI2.0線,HDMI1.4隻能跑30FPS;
4k 144hz配上2080ti很多遊戲跑得了144hz;
小米去年的兩款產品,尤其是32曲面賣得很好,今年有可靠消息會推出幾款新品,我覺得值得等;
今年的Nano IPS已經是對高刷新率有需求用戶的首推產品;
今年給朋友裝機試用過兩臺nano ips,憑我個人觀感分辯不出和家裡那塊1ms 144hz TN屏延遲上差別,倒是色彩方面差距太大;
在去年我不推薦買27寸1080p屏幕,但在公司新裝了塊dell 27寸1080p屏幕,我用了半年,因為桌子很大,顯示器距離眼睛足夠遠,看不出顆粒感,工作長期使用excel,給同事看屏幕一起討論數據時候居然效果不錯。。。
只要你的眼睛距離顯示器足夠遠,就看不出顆粒感,同樣27寸配1080P是可以的
買面板自己diy 4k屏幕是省錢,但是需要時間精力和承擔品控風險,普通用戶就不要折騰了;
原生10bit屏幕太太太貴了;
對大部分人用戶來說比較具體面板型號廠家性能,不如比較價格來的實在;
2020年中了,B站全面開放4k畫質,有條件的話買塊27、32寸4k屏算與時俱進吧;
拋開價格談產品,都是耍流氓。
二、京東銷量前十顯示器
本來是計劃和去年一樣按照銷量展開講,但是jd奇怪的算法,讓我覺得這個數據不真實,感覺利用了我的網頁和手機瀏覽記錄,給了我一個奇怪的排行榜。(數據日期2020年6月6日)
我的默認銷量前10
這個數據排名第四的dell這款按照總銷量不可能進入前十,因為畢竟4000+的顯示器,你說他銷量單體能進前十我不信。大家姑且看一眼
綜合前10
我的綜合前十數據也有問題,LG 27GL850雖然很火但是綜合熱度絕對比不過AOC和小米百元顯示器,後面九個排名我覺得還算比較正常。按照熱度簡單分析:
大眾的普遍接受價格在2000元以內;
800元價位,24寸 1080P IPS的顯示器是銷量大頭;
電競顯示器熱度蠻高;
解析度1080P是主流,能用上2k就很不錯了;
AOC作為國產平價品牌佔據了半壁江山;
3款27寸、1款34寸帶魚屏入圍說明大家對尺寸需求日漸增加
三、1000元以下推薦
價位推薦以官方原價為準,推薦產品優惠價格我會在介紹上著名,如果2200元經常優惠到1999元,我會把它歸類到2000價位。這個價位23-24寸,1080p,6bit抖8bit 1080p,各家節約成本在這個價位廝殺,薄利多銷吧。補充一下這個價位也有幾款27寸產品,我不是很喜歡,不如多加幾百塊到1000預算等好價。
2.1 小米23.8英寸IPS
這款去年推出之後賣得不錯,雖然熱度沒有小米家哪款常常優惠好價的34寸2K曲面,微邊框,IPS屏幕,經典的23.8寸1080P,你可以理解為和隔壁走性價比AOC I2490VXH/BS,差不多優化了外觀,黑色設計更加簡潔。但是注意只有一根HDMI線,老電腦注意是否還用的老舊VGA沒有HMDI口。同時顯示器支架不可以調節,沒有音響。
Redmi 紅米 1A 23.8英寸IPS顯示器(1080P、60Hz)599元
實時價格4小時前已更新
去購買
補充一下JD小米家出了redmi新品,活動可以做到499價格,這款有VGA接口,但是普遍反映底座螺絲擰緊後左右高低不平,可能是品控問題,暫時不推薦購買。
2.2 AOC 23.8英寸 I2490VXH/BS
去年我也推薦這款,23.8寸IPS窄邊框1080P,比小米那款多了升降支架(可垂直)和VGA口、音頻輸出口。特別優惠的好價在700元以下。
三、1000-2000元以下推薦
按照價格從低到高推薦。高刷新率遊戲顯示器可以選24寸144hz nano ips ,TN屏我就不推薦了。
3.1 華碩TUF Gaming VG259Q 24.5英寸顯示器 電腦顯示器 電競顯示器 144Hz顯示器IPS ELMB 旋轉升降 自帶音響
華碩還有一款尺寸23.8寸,比這個小一點,618價格在1149,都是算是fps愛好者入門不錯的選擇。如果是fps重度愛好者,看中相應時間可以找明基的1ms TN屏。但對普通大眾來說色彩更好日常使用更多。如果還想降低預算可以選AOC 23.8英寸 IPS 144Hz那款24G2,優惠價999-1099之間。
不止電腦硬體,顯示器帶了這個眼睛也得漲價
華碩ASUS PG279Q 27寸 2K 165hz IPS 大金剛
3.2 AOC 27英寸 2K高清 升級HDR Type-C接口 IPS微框 廣色域 電腦辦公 低藍光旋轉升降PS4液晶顯示器 Q2790PC
這款產品Type-C,DP,HDMI接口齊全,27寸2K,微邊框,△E
3.3 戴爾(DELL)U2417H 23.8英寸 IPS 廣色域 旋轉升降 四邊微邊框 出廠色彩校準 個人商務 電腦顯示器
dell u系列,出廠校色,三年質保,窄邊框,外觀設計簡潔美觀,4個usb口,1080p ips屏。經典款買了這麼久這麼火,雖然在這個價位可以入到很多低端2k屏,再加點錢上4k看個b站4k視頻當然高解析度更爽,糾結很久還要不要推薦,最後決定還是放上來,作為1080p ips 24寸 60hz普通用戶的究極產品(當然更好更貴的1080p也有,大部分人用不著)。
3.4 AOC 27英寸 4K高清 IPS廣視角 微框 99% sRGB 商用辦公節能 低藍光不閃旋轉升降PS4液晶顯示器 U2790PQU
1999價格體驗4k,618活只要1699。這個價位體驗4k的性價比之選,當然對他期待也不能太高,想好點加錢可以上aocAOC 羅亞爾系列 LV273HUPX 。
四、2000-3000元以下推薦
這個價位遊戲玩家可以體驗小金剛或者34寸高刷新率曲面,大品牌27寸在2k解析度,性價比產品已經可以入4k。我講一些我喜歡的產品,重點推薦下usb-c口筆記本外界顯示器。
4.1 小米 曲面顯示器 34英寸 WQHD曲面屏 廣視角 144Hz高刷新率 低藍光模式
2499標價,今年618活動到1999。可以說這款產品去年出來拉低了整個34寸曲面門檻,雖然這塊屏幕有著拖影較嚴重的問題,其他方面尤其是性價比方面沒得說,桌面足夠大想體驗曲面屏,這是一個不錯選擇。
4.2 AOC 27英寸 2K IPS 廣色域 155Hz 1ms響應 10.7億色 HDR技術 電競小鋼炮 升降支架 遊戲電競顯示器 Q27G2S
去年幾家的27寸 155hz nanoips產品都不錯,aoc這款最便宜,原價2299,jd活動也可以到1999。華碩金剛vg27aqe活動也可以到1999。去年給朋友裝機體驗過兩臺新款小金剛,感覺不錯,雖然大金剛屏幕素質更好一點還有g-sync,我覺得新款已經小金剛足夠滿足大部分遊戲用戶需求。
4.3 明基(BenQ)27英寸IPS屏2K解析度100%sRGB 四邊窄邊 專業設計電腦顯示器(type-c拓展塢) PD2710QC
筆記本用戶(usb-c筆記本)用戶連接電腦強烈推薦,我非常喜歡這款拓展塢設計, 放下15寸MacBook沒有問題,其他13寸輕薄本更加不在話下。同價位dell家U2520DR 2k 25寸略小,27寸4k usb-c基本都在3000+
aoc U2790PC這款雖然2499優惠價格可以到1899,但是usb-c不能給筆記本反充電。
五、3000-4000元以下推薦
這個價位可以選擇大牌27、32寸4k屏,這個價位用戶大概都足夠有錢了吧。。
5.1 戴爾(DELL)27英寸4K超清 IPS Type-C 90W反向充電 HDR400 旋轉升降 四邊微邊框 電腦顯示器 U2720QM
這款和下面27UL850-W(我現在Mac mini接的屏幕)都是27寸 4k ips usb-c可充電,搭配usbc設備使用更佳。dell 略貴,設計更好,LG的支架我覺得太腦殘了,佔地方更大,不過UL850 618活動到2999好價。
今年Macmini用的就是UL850,平時自己的筆記本帶回家要用也外接它。
推薦大家一個有線鍵盤變無線藍牙鍵盤小配件,阿米洛鍵盤藍牙適配裝置。我在腳下PC和Mac mini 、筆記本之間切換都靠他,很方便,最多可以四個設備切換。
5.2 LG 27英寸 NanoIPS屏 1ms(GTG) 2K高分 G-Sync兼容 144Hz HDR 原廠IPS 豐富接口 遊戲電競顯示器 27GL850-B
這個價位可以入大金剛,今年大金剛都更新了。大金剛是什麼?可以關注我查看去年2019年推薦,比較詳細的介紹了四款大金剛顯示器。但是我不是很推薦,我更加推薦這款lg 27GL850-B nano ips產品,算是今年明星產品。
5.3 明基(BenQ)24英寸16:10 IPS 10bit 99% AdobeRGB廣色域△E≤2硬體校準可校色窄邊專業攝影電腦顯示器 SW240
這款3499元,活動優惠在3099元。攝影師1080P我覺得不是很夠用,購買用戶普遍反映四角發黃,這裡我更加推薦多花點錢買SW2700PT 2K 5299元,超過本文推薦價格,不過618活動到4999元。
六、4000-5000元以下推薦
這個價位其實都不是絕大多數用戶購買範疇,預算到這個價位的基本也不差錢,更多專業需求也不大需要看我推薦。我又只是一個臭打遊戲的,所以只推薦一款我感興趣產品。
6.1 宏碁(Acer)XV273K P 27英寸 4K高分 IPS 120Hz HDR 90%DCIP3 FreeSync專業電競顯示器(帶遮光罩)暢玩吃雞
我做一個人肉驗證,RTX 2080ti帶這塊屏幕,英雄聯盟、dota2、彩虹六號、csgo、魔獸世界、守望先鋒、戰艦世界、坦克世界(這兩個遊戲鎖76幀)可以跑到4k 120hz。大概就是這塊屏幕最大的意義。
總結
本文帶有作者明顯的主觀臆斷和品牌喜好,但是一些經驗觀點值得分享。有一些去年推薦的產品比如明基BenQ 2700u 27寸4k顯示器今年沒有推薦,不代表產品不好,主要是今年更關注在nanoips產品、usb-c口普及、小米進軍顯示器產品熱門方面。還有很多朋友去年問我遊戲機主機買哪款顯示器玩比較好,我個人體驗是接家裡電視機體驗最好。。。
如果在兩款產品之間無法抉擇,我建議你直接都JD下單,拿回家用三天親自比對下,不要的哪款就七天嘛。顯示器因為運輸和良品率(壞點抽獎),建議走JD買,退換售後方便
steam上的wallpaper engine是個好軟體
最後,希望本文對你的618選購有所幫助。碼字不易,如果幫助到你今年顯示器的選購不妨「一鍵三連」支持一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