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地鐵仔
有關618的顯示器清單,各位看官想必已經看了不少,這裡我也不想太囉嗦,直接上本次要說的重點吧。本次推薦僅針對三種顯示器需求有用戶——追求色彩的、高刷新率的和千元以下水桶機的。假如你有其他需求,不妨在評論區留言,看到後會及早回復。
本文不做太多燒腦的科普和知識點講解,僅舉例子說明一些必要的知識點,想更深入了解的參看其他科普文。
一、追求色彩用戶顯示器推薦;
色彩是一個很廣泛的詞,顯示器中的色彩更多指的是色深,色域與色準。有關色深,色域與色準的科普文實在太多,有興趣深入了解的小夥伴請自行搜索,這裡簡單說說三者概念。
色深就是指色彩顏色的延展度。色域是指一塊顯示器所能顯示到的色彩空間,這也是很多顯示器宣傳中最常見的,一般色域包括sRGB、Adobe RGB、DCI-P3、NTSC四種標準色域。色準指的是屏幕顏色的準確程度,一般用△E數值代表色準程度,數字越低色準越準確。
與我們日常使用關係最密切的當屬色域,這裡稍微囉嗦一下。目前的色域包括sRGB、Adobe RGB、DCI-P3、NTSC,而一些比較新的顯示器已經有BT.709/BT.2020色域認證。
sRGB是最早期的色域標準之一,由當時兩大巨頭微軟和惠普共同定製於1996年。由於制定時間太早,因此sRGB對於綠色部分色域覆蓋非常少,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印刷輸出綠色相片時與顯示器圖片色差很明顯。由於該色域制定時間較早,目前大部分顯示器都可以輕鬆實現100% sRGB。假如顯示器sRGB低於90%,那這款顯示器並不值得選購。
Adobe RGB可以看成是加強版sRGB。解決了sRGB色域不能覆蓋綠色色域問題,因此更高Adobe RGB覆蓋的顯示器更受攝影師、後期圖像處理用戶的青睞。
NTSC是用於電視機色域顯示的,NTSC是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因此NTSC色彩空間更多被運用在電視行業。但為什麼很多顯示器會用上NTSC呢?顯示器用上這種色域,這種顯示器還能買嗎?
先來看看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NTSC覆蓋的色域與Adobe RGB或sRGB都有所不同,顯示器廠商在宣傳中宣稱該款顯示器可以支持72% NTSC色域,很可能是這款顯示器在青色覆蓋上比sRGB色域要多。但遺憾的是,72% NTSC色域並沒明確指出是覆蓋了哪一部分,如果簡單將72% NTSC=100% sRGB這並不嚴謹。
NTSC並不能完全覆蓋住sRGB!sRGB中的有些紫色部分反而沒有被NTSC所覆蓋。所以嚴格上說,sRGB是不能換算成NTSC的,反之亦然。同理,不可以將100% Adobe RGB看成是95% NTSC。那問題來了,顯示器廠商宣傳的72% NTSC,這樣有什麼意義呢?上面都說了,這更多是一種宣傳策略,或許這款顯示器某部分色域更優,但如果按照sRGB,也許只可以達到90%,因此就用NTSC來表示。
DCI-P3:一種應用於數字影院的比較新的色彩標準,以人類視覺體驗為主,儘可能匹配電影中能展現的全部色彩要求,換句話來說可以稱之為電影級色域標準。上面的色域圖可以看到,DCI-P3擁有更廣闊的紅色/綠色系色彩範圍。也就說,符合DCI-P3規範的顯示器,更適合電影。如果DCI-P3色域達到90%,那看電影會比其他色域的顯示器要爽。
因此,只要你選的顯示器能達到100%sRGB/72%NTSC 以上色域的屏幕,是不錯的屏幕;90%AdobeRGB/90%NTSC 以上的屏幕,是非常優秀的屏幕。
如果對色準和色域不是有太苛刻的追求,而且又是對遊戲比較熱愛(很多設計師都是遊戲玩家~~),優派 黑豹27寸顯示器比較適合他們。在色域方面,支持98% DCI-P3,玩家實測發現該顯示器Delta E
除了擁有更廣的色域,Delta E
內置CAD/CAM模式,用戶可以輕鬆地辨識和區別3D產品模型線條,更有利於室內建築、工程類設計的用戶使用。
二、追求HDR用戶顯示器推薦
有關HDR顯示器,有相關科普性文章做了介紹,有興趣的小夥伴自行搜索,我這裡歸納總結一下吧。
目前已知顯示器有關HDR宣傳,都是這種畫風——HDR+、HDR技術、HDR 10、HDR 400.....如此眼花繚亂的HDR著實讓人看迷了。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HDR呢?這就要從HDR技術的制定組織VESA說起(沒看錯,就是那個搞出顯示器掛牆標準的VESA組織)。
顯示器HDR準確來說是DisplayHDR,這個DisplayHDR是由VESA為顯示器及電視制定的一個HDR認證制度。跟我們熟悉的防水等級,80Plus認證、TCO認證一樣。符合HDR認證的顯示器應該經過DisplayHDR認證,想知道產品是否經過,點擊這裡可以查詢——
CertifiedProducts-VESACertifiedDisplayHDRdisplayhdr.org去看看
但符合CTS 1.1也不能算是真正的HDR,我們理解的HDR應該是「黑的地方越黑,白的地方越白」,這裡就需要顯示器支持局部調光。
根據DisplayHDR標準,DisplayHDR 400僅可以實現全屏調光(Screen-level),DisplayHDR 500及以上可以局部調光(Zone-level)。
DisplayHDR 400的顯示器顯示HDR內容時,顯示器是會讓屏幕的所有背光同時調亮或者變暗,因此不能表現出黑的地方更黑白的地方更白。DisplayHDR 400如上圖所示,開啟後畫面反而比開啟前要差。因此,DisplayHDR 500以上的顯示器才是我們需要的HDR顯示器。
但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除了硬體支持,你還得有HDR的資源。就好比WiFi 6,路由支持WiFi 6但你缺少WiFi 6設備,也是白搭~~~~~
量子點顯示器優勢是色彩更豐富,因此該顯示器色域可以達到125% sRGB。顯示器支持HDR 600,但亮度不太高,僅為350 cd/m2,低於DisplayHDR 400要求的600 cd/m2。後來查閱了Display有關DisplayHDR 600認證發現,三星的CHG70顯示器確實經過DisplayHDR 600認證,而京東在售的這款型號為C27HG70QQC,型號不同但參數基本一致。估計是三星將CHG70顯示器送測,然後以送測CHG70顯示器為基準衍變出多個不同的版本。
相比起三星的投機取巧,宏碁這款有誠意多了。用戶可以在DisplayHDR 600查到該款顯示器型號,經過DisplayHDR 600認證的是ET322QK,而零售的則是ET322QK C,這估計是銷售地區不同,所以產品後綴有不同,但兩者是同一款產品。宏碁這款顯示器主打色彩,顯示器支持95% NTSC色域,4K解析度+31.5英寸大屏,觀影效果很棒。
DELL S2719DC經過DisplayHDR 600認證,亮度方面最高可達600cd/m2,畫面顯示更有優勢。
該款顯示器接口非常豐富,HDMI+USB-C+USB 3.0接口一應俱全。由於這是一款主打觀影的顯示器,因此遊戲屬性並不十分突出。
三、高刷新率顯示器推薦(75Hz或以上刷新率)
高刷新率有什麼好?只能說用過高刷新率之後,再也回不去了。這裡借用一個動圖看一看。
點擊播放 GIF 0.0M
現在大家都知道高刷新率確實有很多好處,這裡也不做太多科普性講解,但並不推薦75Hz和100Hz刷新率,為何?畢竟60Hz與75Hz差距甚少,使用體驗時基本上沒太大差距,與其花多錢買提升那麼一點兒的顯示器,倒不如不買。至於100Hz,可供選擇產品不多,價格相比120Hz以上顯示器沒優勢,因此不推薦75Hz和100Hz刷新率顯示器。至於120Hz,基本上都是電視級別,顯示器已經很少有120Hz刷新率規格。因此,高刷新率顯示器直接從144Hz起步。好吧,直接推薦吧~~~~~
曲面屏使用體驗與平面屏幕有所區別,初次使用可能會不太習慣,還需稍加時間適應。VA面板相比IPS面板色彩稍弱一些,但不太影響日常使用。而這款顯示器最大優勢就是性價比,不足千元就可以入手144Hz曲面屏,這性價比還真的太香了。
如果覺得曲面屏不太合適,飛利浦242M8也許更是你的菜。125%sRGB廣色域保證了顯示器色彩足夠豐富,面板採用IPS面板,響應時間最高為1ms。此外還搭載了圖片增強技術SmartImage game技術,提升圖像顯示效果。
27寸+2K+IPS屏+144Hz,小金剛級別配置。Adaptive sync防撕裂技術雖然不是G-sync,但Adaptive sync防撕裂技術通用性更強,就算是A卡都可以使用。95% DCI-P3搭配130% sRGB廣色域使顯示畫面具有更豐富的色彩和生動的細節表現力。
只不過,這款顯示器底座偏大,整機看起來偏笨重。安裝時需要使用工具安裝,如果換成免工具安裝就更好了。
這款顯示器勝在便宜。1K4就可以買到165Hz 1080P顯示器,而且接口超多,包括了HDMI、DP、USB。只不過這款顯示器的色域為90% DCI-P3,TN面板,這多少有點遺憾。這款顯示器雖然支持HDR技術,但實用性不大,頂多就是錦上添花罷了,別指望在觀感使用中有太多提升。
選購240Hz刷新率的顯示器時,用戶會發現有廠商宣稱自己的屏幕是原生240Hz。原生240Hz屏幕比非原生240Hz有何不同?實際上,原生240Hz指的是屏幕刷新率默認是240Hz,如此高的默認刷新率目前僅限TN面板。非TN面板要實現240Hz,也只能通過面板超頻。
IPS面板+240Hz,十有八九都是刷新率超頻實現的
一提起超頻,各位小夥伴就擔心超頻後的屏幕是不是老化更快。試問一下,那些預設超頻的顯卡,是不是比非預設超頻的顯卡提前報廢呢?那肯定不會。首先,超頻後的顯示器必須經過廠家嚴格測試才上市銷售,其次廠家對面板超頻後的顯示器提供保修,就算真的壞了也能享受保修。最後,在合理幅度的超頻並不會降低顯示器使用壽命。
並不是IPS或VA面板不想實現原生240Hz,而是實力不允許。TN面板最大優勢就是延遲低,要做到原生240Hz挺容易的。IPS或VA面板要想在延遲時間戰勝TN是不可能的。240Hz的顯示器有一個硬傷,那就是解析度。大部分240Hz顯示器都是1080P,極少部分可以實現2K 240Hz。但2K 240Hz顯示器又太貴,因此選購240Hz顯示器請不要太介意解析度。
卓威奇亞XL2540採用TN面板,刷新率達到240Hz,而且還包含了很多針對電競設計的元素,例如屏幕角度可調、高度可調、底座可旋轉。最具特色的當屬自帶S-Switch外接控制器,可以快速調整參數。遮光罩設計可以減少兩側光線投射到屏幕,影響使用。
四、千元級別,能看又能「打」顯示器推薦(無明顯槽點的水桶型顯示器)
水桶機,顧名思義就是全能型機型。能做到「能打遊戲、能看視頻、能P圖,還得性價比高、該有的接口都有」千元以下的水桶機並不多。
這款顯示採用了23.8英寸IPS屏,最高刷新了也能達到165Hz(超頻),但並非所有接口都可以實現165Hz,只能接DP接口才可以實現刷新率超頻。該顯示器還支持Adaptive-sync。美中不足的是解析度僅為1080P。
點擊播放 GIF 0.0M
目前該顯示器售價為999元(粉絲價),如果在618期間,相信價格會更超值。
AOC這款顯示器面板採用新一代PAT技術的全高清解析度IPS面板,相比優派那款,價格稍貴了點,而且刷新率最高僅為144Hz。這款顯示器的亮點在於支持126%sRGB和110% NTSC色域,色彩更出色。背部是紅黑配色,遊戲感十足。
在軟體方面,AOC還加入了HDR Effect技術,可以實現模擬HDR的效果。此外,G-Menu調節軟體還可以導入職業戰隊遊戲參數設置。
把這兩款699元顯示器放一起,主要是有很多米粉。如果從最優選擇,個人更推薦AOC的24B2XH。硬體參數方面與小米的基本一致,但接口比小米的多出一個VGA接口(小米的I/O接口僅為HDMI+電源接口)。兩款顯示器都是不足700元售價,IPS面板+1080P+三年質保,如此低價只能說真香~~~~如果不是小米信仰,AOC的24B2XH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