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過去,90後們還在拼命的加班。在我們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自然離不開顯示器設備,尤其是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顯示器本身的參數更是至關重要。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應該怎樣選擇一臺稱心如意的顯示器產品。
我們先拋開屏幕參數不談,先來談談外觀。
01 外觀選擇篇
屏幕尺寸
27英寸應該是顯示器選購的分水嶺,一般27英寸以下的顯示器比較適合遊戲辦公和日常使用。而27英寸以上的顯示器更適合觀影以及圖片處理。我們比較常見電競顯示器一般都為24英寸,這樣有利於玩家注意力的集中。而主機遊戲愛好者一般喜歡27及27英寸以上的顯示器,因為更大的屏幕能帶來更好的畫面效果,他們熱衷於享受遊戲而不是贏得遊戲。
電競玩家推薦尺寸:24英寸或者27英寸的顯示器
遊戲玩家推薦尺寸:27英寸及以上的顯示器
辦公家用推薦尺寸:24英寸或者27英寸的顯示器
製圖剪輯推薦尺寸:27英寸以上的顯示器
屏幕比例
所謂的屏幕比例也就是長寬比,我們經歷了4:3再到16:9的年代,到現在21:9及以上的顯示器層出不窮,只能說我們對於長的渴望不止在身高和美腿,屏幕也是一樣的。
即使是相同尺寸的顯示器大小,因為屏幕比例的不同,顯示器屏幕的形狀也會不同。長也有長的好處,可以讓你輕鬆實現一機兩用的功能,而且最關鍵的是,你在打某些遊戲的時候還能擁有更多視野,堪稱物理外掛。但是越長的屏幕顯示區域的面積就越小,而長寬比更接近的顯示器屏幕面積就越大!
儘管在遊戲中我們佔據了一定的視野優勢,但是不建議在競技類FPS遊戲中使用帶魚屏,因為左右兩邊的畫面快速運動容易讓你產生疲勞的視覺感受。但是對於視頻剪輯的工作人群和炒股人群來說,能一眼將時間軸和走勢盡收眼底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體驗。
遊戲玩家推薦:16:9的顯示器,三A大作玩家可以用21:9的帶魚屏顯示器
日常辦公推薦:21:9的帶魚屏顯示器分屏使用
視頻剪輯推薦:21:9的帶魚屏顯示器全屏使用
支架設計
顯示器調節功能對於用戶體驗來說有著比較深遠的影響,一般的顯示器產品都會支持高度調節,而有的顯示器產品還支持旋轉以及俯仰角度的調節。因為用戶的身高和使用習慣不同,所以出色的支架設計能讓消費者在產品到手後自己調節最舒適的使用角度。支架的調節功能就是那種你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市面上一些顯示器產品出於設計成本和安裝難度的考慮會閹割掉一部分支架的調節功能。對於這些產品,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也需要考量一下自己的桌面高度是否合適。
遊戲娛樂推薦功能:支持高低調節的顯示器
製圖剪輯推薦功能:支持高低調節及旋轉的顯示器
雙屏辦公推薦功能:支持高低調節及旋轉的顯示器
其它設計
相同屏幕規格參數的顯示器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差距不是很大,所以顯示器的外觀和附加設計也讓產品更有競爭力。比如高端的材質或是增加燈效功能,用戶在購買的時候也應該考慮長期使用的桌面美觀度。
02 顯示器面板參數選擇
如果一臺尺寸合適,比例適用,外觀你也覺得非常不錯的顯示器選擇好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一下顯示器的屏幕參數。
面板類型
面板類型關係著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色彩、可視角度、對比度這些重要因素。液晶顯示器的常用面板有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轉換型)、VA(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三種類型,前兩種相對常見。
TN屏就是較早前常見的軟屏,用手能按出水波紋,這是最早使用的LCD面板之一,目前也在大量使用,因為它的技術最成熟,成本最低。
TN面板透光、不透光狀態示意圖
TN屏響應速度快,最快可以達到1ms,不會出現殘影。使用這種材質的屏幕通常用來作為職業電競屏,通過快速響應時間,TN屏可以無損呈現高速變化的場景細節。TN面板的缺陷也很明顯,輸出灰階少,原生只有6bit色彩,畫面色彩偏白、可視角度小,顯示效果一般,通過不同角度觀看會出現偏色和亮度差別。因此,如果你從事設計、影視後期相關工作或在觀影娛樂時對屏幕色彩有較高要求,不建議買這種屏幕。
IPS面板工作原理示意圖
IPS屏面板較硬,用手指輕觸屏幕,畫面不會變形。IPS屏在色彩顯示、可視角度等方面比TN面板好上不少,對於色彩的呈現範圍與準確性也都有亮眼的表現,廣視角是IPS面板的原生優勢,不論哪個角度觀看都不會產生色偏。目前跟影像處理有關的專業屏幕大多採用IPS面板。蘋果也一直與IPS屏捆綁宣傳,對於偏愛Mac的用戶,IPS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儘管在響應時間上IPS屏比TN屏稍遜一籌,但得益於IPS屏出色的色彩表現,對於兼有辦公、娛樂需求的普通遊戲玩家來說,IPS屏仍然值得考慮。受制於IPS屏需要更多背光燈來提高亮度的局限性,控制不好就會漏光是IPS屏的通病。不過專業的屏幕生產廠商在應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有更規範的把控機制,更值得信賴。
PVA面板工作原理示意圖
VA類面板也屬於軟屏,只要用手指輕觸面板,顯現梅花紋的就是VA面板,出現水波紋的則是TN面板。VA面板是在中高端液晶顯示器中應用比較多的面板類型,富士通、三星、奇美電子、友達光電等面板企業均採用了這項面板技術。VA屏的特點是寬容度和對比度都更高,可以達到3000:1的高對比度,畫面中黑色和白色都更加純淨,且不會出現漏光等問題。VA面板的缺陷主要體現在響應時間方面,好在現在VA面板的響應時間已經大幅改善,足夠正常使用。
再講一講最近比較受歡迎的Nano IPS和FastIPS。
Nano IPS相較於傳統IPS增加了新型的納米顆粒,能夠吸收過量的光波,改進顯示光輸出的純度與強度,提升屏幕色彩精度,並提供更加通暢、豐富、真實的畫面效果。而且擁有1ms的GTG響應時間(見下文),非常值得電競玩家購買。
FastIPS色彩表現不及Nano IPS,但是正如字面上的意思,顯示器的響應時間非常快,還擁有極高的刷新率。這種顯示器應該非常受FPS玩家的歡迎。
曲率
曲面屏幕更舒適
就是顯示器的彎曲程度,屏幕的彎曲程度我們用曲率(R)表示,曲率是針對曲線上某個點的切線方向角對弧長的轉動率,也就是彎曲屏幕的半徑數值。比如市面上常見的1800R顯示器也就是半徑1.8米的圓的彎曲程度,因此曲率越小彎曲程度也就越大。
曲面顯示器能帶來更好的觀看沉浸感,也可以利用更小的空間呈現出更大的視野範圍。當然曲面顯示器還是有一定弊端的,那就是漏光問題,在顯示器左右兩側觀察會有明顯的漏光。一般市面上的曲面顯示器大都採用VA面板,對比度和顏色足以應對日常使用。
解析度
遊戲玩家在選擇顯示器的時候解析度是考慮的關鍵,因為遊戲幀數會隨著解析度的提高而下降。在遊戲硬體有瓶頸的情況下選擇解析度更低的顯示器產品就能獲得更加流暢的體驗。雖然現在4K顯示器已經普及,但是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最常見的其實還是1080p和2K解析度。不信的話看看電商的顯示器銷量自然一目了然。而對於非遊戲愛好者來說最好還是選擇4K解析度的顯示器產品,無論是在日常觀影還是工作,更高的解析度能保證更好的畫面細節,尤其是對於圖像影音工作者,細節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遊戲玩家推薦:1080p以及2K的電競顯示器
日常辦公推薦:2K以及4K的顯示器
刷新率
刷新率其實應該理解為「顯示器每秒顯示的幀數」,當顯示器刷新率為60Hz時,代表的是顯示器支持每秒60幀的畫面,每幀時長大約為16ms,以此類推,顯示器刷新率為144Hz時,代表的是顯示器支持每秒144幀的畫面,每幀時長大約為7ms,幀數越高表示的就是每秒輸出的圖像越多,畫面當然也更加的流暢。
左邊60Hz明顯卡頓拖影更嚴重(慢動作回放)
一般我們日常使用的刷新率都為60Hz,不過人們很快就發現這樣的刷新率在面對遊戲的時候表現不盡如人意。到了畫面變動快速的FPS遊戲或者賽車遊戲,刷新率過低造成的後果就是畫面的卡頓和不流暢。當然如果我們不玩遊戲的時候刷新率的選擇優先度應當放在解析度後面,畢竟畫面精細度才是畫質黨的勝利。
遊戲玩家推薦:144Hz刷新率及以上的電競顯示器
日常辦公推薦:60Hz及以上的高解析度顯示器
響應時間
不是遊戲玩家大可不必在意這一條,如果你是遊戲玩家,你要記住這個響應時間一般指的都是灰階切換的響應時間,由於液晶分子的轉動,LCD屏幕上每個點由前一種色彩過渡到後一種色彩的變化,會有一個時間過程,也叫做GTG(Grey To Grey)響應時間。
拖影
如果響應時間比較低,那就有可能產生拖影等現象,市面上電競顯示器常見的MPRT(Moving Picture Response Time運動圖像響應時間)響應時間只是一種降低畫面模糊的技術手段,和GTG(Grey To Grey)相比還有不少的缺點,所以喜歡FPS的玩家一定要注意。
遊戲玩家推薦:官方標稱1msGTG響應時間的電競顯示器(實際上為加壓峰值)
日常辦公推薦:沒啥要求,能亮就行。
色域色彩表現
色域,也就是所謂色彩空間,它代表了一個色彩影像所能表現色彩的具體情況。色域越廣能顯示的顏色也就越多,人眼看到的畫面也會越豐富越真實!
最常見的就是sRGB色域。sRGB代表了紅綠藍三種基本色素,當sRGB色域值為100%時表明該顯示器能夠顯示全部sRGB色彩,在上圖可以看到取值範圍很小,很多優秀的顯示器能達到120%以上的sRGB,同理sRGB的值越小顯示能力越差。市面上的顯示器很多都超過了100%的sRGB,這些顯示器對於普通用戶日常使用來說表現都非常的不錯。Adobe RGB色域、DCI-P3色域同理,只是色彩的另外一個標準範圍。
顯示器色域選擇當然是越大越好,色域越大證明顯示器的能顯示的顏色越多,圖片、視頻能展現出來的顏色越豐富,更加討好人眼。
色彩的話我們都看顯示器的色準表現,一般顯示器色彩的平均△E值小於2,一般人就分辨不出色彩差異了,也可以看作是色域色彩表現優秀。專業的顯示器一般都是要求這個值小於1。
其他方面的選擇
至於亮度、對比度、屏幕色彩均勻性這些參數,其實對我們的日常使用影響並不是非常大,一般來說只要選擇正規廠商的顯示器產品,基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我們也許更應該關心顯示器接口方便的問題,在購買顯示器的時候先去詳情頁看看是否有設備支持的顯示器接口。目前最常見的就是HDMI和DP接口,也有部分顯示器支持Type-C接口。像是VGA等接口現在新出的顯示器已經很少能見到了,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03 小結推薦
如果你是日常家用顯示器的用戶,你只需要在意顯示器的解析度、顯示器尺寸大小、屏幕的面板類型就可以了,一般來說我們選擇2K或者4K解析度,27英寸的顯示器就可以了,畢竟有日常觀影的需求,1080p屬實有點拉跨。
如果你是辦公類用戶,建議使用寬屏的特殊比例顯示器分屏使用。這樣無論處理表格還是熟練的運用ctrl+CV大法都會變得更加高效。不過寬屏顯示器的解析度對電腦性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至少需要兩個視頻接口才能使用。
如果你是專業視頻或者設計工作者,建議使用解析度更高的顯示器產品。比如4K的IPS屏幕,在保證色彩的同時才能把握畫面的細節。當然如果你從事視頻剪輯工作也可以使用寬屏產品來減少時間軸的縮放。
如果你是遊戲愛好者,結合自己的硬體性能和遊戲來選擇,你可以考慮1080p或者2K解析度的高刷新電競顯示器產品。這邊比較推薦Nano IPS和FastIPS的面板類型,因為兩者都有很高的響應時間(加壓下可以達到1ms),可以保證你的遊戲體驗更加暢快。主機大作玩家可以考慮27英寸及以上的VA曲屏,遊戲更加沉浸,體驗也會更加真實。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2021年顯示器選購指南:這幾個參數你看懂了嗎?http://diy.zol.com.cn/760/7604193.html
http://diy.zol.com.cn/760/7604193.html diy.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diy.zol.com.cn/760/7604193.html report 8949 2020年已經過去,90後們還在拼命的加班。在我們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自然離不開顯示器設備,尤其是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顯示器本身的參數更是至關重要。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應該怎樣選擇一臺稱心如意的顯示器產品。我們先拋開屏幕參數不談,先來談談外觀。01 外觀選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