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子眩暈後突發中風 身體這些信號要當心!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近日,90後女子小葉遭遇麻煩:眩暈症發作後突發中風,因送醫時間太晚,可能會引發全身癱瘓。記者從醫院了解到,近期眩暈門診的患者明顯增多,身體遇到相關信號要注意。

飲酒後眩暈引發中風

前幾日晚上,小葉和朋友聚會時喝了二兩白酒。次日凌晨3點左右,起床上廁所時,她突然感覺眩暈,以為喝多了,醉酒導致。她立刻躺回床上繼續睡覺。可到了下午,小葉整個人都處於半昏迷狀態,家人趕緊撥打120將她送到了揚大附院東區醫院。

經急診科醫生及神經內科醫生診斷發現,小葉是眩暈症後突發中風,需要立刻進行手術。「小葉比較可惜,剛滿30歲,但中風已好多個小時了,錯過了靜脈溶栓的時間。」最後,神經內科醫生為其動脈取栓。

目前,小葉因就醫晚了恢復不太好,有全身癱瘓的可能。

眩暈真不是小毛病

該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唐鐵鈺介紹,近期眩暈門診的患者明顯增多,每天能有8-10個。眩暈有很多種類型,比較常見的有耳石症等,這與精神緊張及缺少運動有一定關係。但是,90%的耳石症患者可通過手法復位,屬於比較良性的眩暈。

判斷眩暈的原因,首先要了解眩暈的類型。大部分單純的眩暈症都是躺著不動時不暈,一動就天旋地轉,這種情況叫做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症,簡稱良性動暈症,這種眩暈症最常見,大多是病毒感染傷到內耳的前庭神經,再加上睡眠不好引起的。

這種類型的眩暈比較單純,治療效果很好,服用止暈藥(抗組胺)加上鎮定劑幫助睡眠就能改善。如果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就要至神經內科檢查,排除腦神經系統或腦中風的問題,這類眩暈十分危險。

這三大信號要小心

醫生提醒,惡性眩暈通常指危及生命或嚴重致殘性的眩暈。如眩暈時,身體出現三大信號,一定要格外小心,要第一時間就醫。

1.躺著也暈

如果患者躺著也暈、一動更暈,不管任何姿勢都會眩暈,吃了止暈藥也沒有改善,就要趕快就醫,很有可能是腦神經系統或腦中風的問題。

2.老人、三高患者

如果是老人家,或是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的人,突發眩暈時,也要注意。

3.手腳無力、血壓上升

如果發生手腳無力等神經學症狀,或血壓突然飆升,就要趕快就醫檢查。 記者 陸康潔

90後女子眩暈後突發中風身體這些信號要當心!判斷眩暈的原因,首先要了解眩暈的類型。大部分單純的眩暈症都是躺著不動時不暈,一動就天旋地轉,這種情況叫做良性陣發性姿態性眩暈症,簡稱良性動暈症,這種眩暈症最常見,大多是病毒感染傷到內耳的前庭神經,再加上睡眠不好引起的。醫生提醒,惡性眩暈通常指危及生命或嚴重致殘性的眩暈。如果發生手腳無力等神經學症狀,或血壓突然飆升,就要趕快就醫檢查。

90後女子眩暈後突發中風身體這些信號要當心!判斷...

相關焦點

  • 90後女子喝了二兩酒後天旋地轉,竟引發全身癱瘓
    近日,在揚定居的雲南90後女子小葉遭遇了人生巨變:事發前一晚,她外出參加聚會喝了二兩酒,隨後她便回家休息,事發當日凌晨三點,她起床上了個廁所,此時她突然有一種天旋地轉的眩暈感,以為是喝醉酒了休息一下就沒事。
  • 熬夜族莫名眩暈要當心耳石脫落
    熬夜族莫名眩暈要當心耳石脫落髮布時間:2021年01月13日 10:46 來源:楚天都市報   知名藝人突發耳石症引關注 專家稱年輕人已成此病的高發群體  熬夜族莫名眩暈要當心耳石脫落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趙林
  • 經常這樣打哈欠,可能是要中風!90後的年輕人也逃不過!
    如果年輕人在經過充足的睡眠後仍然哈欠連天,也要警惕。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25歲以上的人群中,1/4有中風風險,而中國人風險最高,高達39%。這意味著,90後也有可能會患中風,而中風也不再是「老年病」了。
  • 中風猝死前的死亡信號,身體出現4個徵兆要小心,或可救人命
    「血栓」,中風也會因此找上自己。若不及時進行治療,腦組織處於缺血氧狀態下,就會壞死或軟化,而當發生出血後,更是會造成大腦組織的嚴重損傷,從而增加猝死風險。雖說腦中風是突然性的,但在中風發作前,身體也並非是毫無徵兆,以下四個症狀出現,就可能是腦卒中發出的信號:突然出現的劇烈眩暈或頭痛高血壓和高血脂患者,對於頭痛或頭暈應該都不陌生,但是當中風發作前,這種情況就會有些許變化。
  • 50歲男子患高血壓多年,突發中風,4類頭暈可能是信號,別忽視
    而高於140/90毫米汞柱則可能要進行藥物的幹預,嚴重的甚至需要住院治療。為什麼高血壓會導致中風發作呢?別以為頭暈沒事,4類頭暈症狀可能是中風信號了解了高血壓和中風的關係,我們就能明白付先生出現中風的原因了,其實他當時出現的頭暈就是高血壓誘發的中風出現的症狀。
  • 中風的前兆,千萬要重視!
    為什麼要重視這些中風的前兆?如果出現中風的前兆,後來很快又能完全恢復,這時仍然視而不見,或者心存僥倖,不作任何檢查與重視,可能就會出現災亂性惡果,那簡直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因為小中風的發生可能提醒患者身體內已經存在一定的病理基礎,而如果不作處理,這些病理基礎可能還會持續存在或加重,並引發再一次中風。
  • 近期突然出現以下四個症狀,當心是中風來報導的信號,及時檢查
    按照這一數據來看,每年我國新發的中風患者,就達到了近250萬人,而因中風死亡的人,則達到了160萬人。即便是經過科學治療後,中風患者也有近50%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比如偏癱、失語、痴呆等!中風在臨床上分為出血、缺血兩大類,出血性腦卒中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腦溢血,該疾病出現的機率要比缺血性腦卒中(腦梗)低得多,僅僅佔據了全部患者的15%左右。但無論是哪一種類的中風,都存在高致殘性、高死亡率、高復發率的特點。
  • 腦梗並非毫無徵兆,這4個症狀來報導時,當心腦梗已經敲響警鐘
    不過,腦梗雖然是突發性疾病,但在腦梗發作前,也並不是毫無蹤跡可尋,如果近期有以下幾個症狀報導,當心就是腦梗已經敲響了警鐘:1、晨起頭腦不清醒、一天都昏昏沉沉人需要通過睡眠休息和調整,與成年人來說,每日睡眠時間應保持在6-8小時。
  • 中風後長期臥床,當心多種併發症
    □記者 孫倩文  中風又稱腦卒中,是由於腦部動、靜脈的破裂或阻塞,造成急驟發展的腦部血液循環和功能的障礙。中風患者可出現眩暈、昏迷、失語、口舌歪斜、飲水嗆咳、肢體偏癱等。與其他疾病不同的是,即使在搶救成功者中,因中風致殘的比例也高達86.5%,無論是給患者本人、家庭還是社會都增加了巨大的負擔,而正確、及時的康復治療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    康復治療需早介入  《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中提到:腦卒中康復是降低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但在中風後的康復道路上,有很多人走了彎路。有些人認為中風後保持病情穩定的最佳途徑是臥床休息、嚴格制動。
  • 天旋地轉噁心嘔吐 當心攤上頸性眩暈
    原標題:天旋地轉當心攤上頸性眩暈   35歲的柳女士最近老是感覺頭暈,伴隨頸肩酸痛,活動脖子時眩暈加劇,剛開始沒太在意,直到感覺噁心、嘔吐才請假來醫院就診。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溫世鋒主任醫師介紹說,經過進一步檢查,柳女士是犯了頸椎病,產生了頸性眩暈。「我聽說過貧血頭暈、中風頭暈之類,還是第一次聽說頸性眩暈。」
  • 男子運動後衝冷水澡導致「中風」,只因1個疏忽!千萬要警惕
    並且,中風天冷時高發,天熱時也不少見。這不,前些天,就有人跑步後突發中風了——跑完步衝涼睡覺,醒來突發腦梗死正值三伏,天氣悶熱難耐,浙江杭州的王先生於是想著運動運動出下汗,去外面跑了幾圈。回到家,汗流浹背,他直接衝了涼水澡,打開空調睡了。
  • 起床後身體出現這6個感覺,暗示血管可能堵塞了!要當心
    如果血管堵住了,血液就不能暢通地流向各個臟器,輕則會引起身體各種不適,重則會危及生命。所以,如果能早期發現血管堵塞的信號,採取及時的必要措施,對於挽救生命是非常重要。早上起床後,身體出現6個信號,說明血管可能已經開始堵塞了。
  • 中風發作並非是靜悄悄?醫生叮囑:這5種跡象,要當心
    其實,中風在發生之前並非毫無徵兆,但大多患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相反的,如果患者可以把握住中風的信號,及時處理,結果會大不一樣。 1、短暫性失明 中風發作前,不少患者會有一瞬間眼前一黑的症狀,覺得眼前十分模糊,甚至完全失明,但幾秒後可恢復正常,這一症狀可能只出現在單側眼睛,也可能雙眼同時發生。
  • 40歲以上人群一定要當心這些信號
    &nbsp&nbsp&nbsp&nbsp身體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可能是各個器官的呼救信號!&nbsp&nbsp&nbsp&nbsp1.
  • 若身體出現這6個異常,或是中風來臨前的徵兆,不要忽視
    卒中發病後,存活下來的患者大多會有不同程度的殘疾,給家庭、社會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很多人都覺得中風後遺症很難根治,或者無需治療,其實並非如此,很多患者只要及時發現疾病並且經過專業治療後都能得到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識別中風前兆非常重要。中風並非突然而來!若身體出現這6個異常,或是中風來臨前的徵兆,不要忽視!
  • 心梗患者,要警惕這4個症狀,或是中風前的「警報」信號!
    其中心梗發生後的第一個月,引起中風的概率大概是2.7倍,等到第三個月的時候發生中風的機率就會降到1.6倍。若是心梗患者,在這三個月之內沒有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就會有極大的可能性發生中風。之所以心梗患者容易出現中風的情況是因為心梗患者的血液裡面仍然存在血栓,這些血栓會隨著血液的流動進入人體的大腦部位,若是大腦裡面的血管被堵塞,引起中風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 患有三高的人,若是身體有這7個表現,或是中風發出的「信號」
    所以,對於長期患有三高的高危人群來說,應時刻觀察身體變化,若是有以下7個表現,就可能是中風發出的信號:1、面癱:中風在發作時,患者會突然的出現面癱症狀,臨床將其稱為中樞性面癱,是由於中樞神經受損,無法支配面部神經活動導致的。
  • 腦梗並非靜悄悄,身體發出的3個信號,早已提醒你,別再拖了
    在臨床看來,腦梗發作前其實都有跡可循,許多人會出現部分小中風症狀,也就是臨床所說的暫時性缺血中風,它多出現在中風的前幾個月或幾天內。如果這類症狀一直都沒有引起重視,三個月內中風機率就能達到30~50%左右!
  • 32歲IT男按摩頸部後突發中風!身體出現這些情況千萬別等等看
    前幾天,加班後肩頸又疼痛難忍,他就去推拿一番,想緩解一下。按摩師按到脖子時,還幫忙扭了扭,當時李先生沒感到異常。可第二天一早,他突發噁心嘔吐,全身冒汗,休息後緩解了。以為是頸椎病發作,李先生並未在意。當天下午,他再次出現大汗淋漓,並伴有噁心、視物模糊,後來更是出現一側肢體偏癱,走路不穩,最後連話也說不清楚了。家人這才趕緊送醫。
  • 身體出現這5個症狀,是中風前的最後的警告,抓住了還有得救!
    妙姐有個朋友已經是56歲的人了,早些年不聽勸,愛吸菸愛酗酒,十幾年積下來的結果就是突發的腦中風,身體一側偏癱,嘴臉歪斜。治療了十幾天,人是救回來了,但在醫院床上躺著,甚至連自己的口水都控制不住,整天淌溼了衣領,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所以,年紀越大,越要注重保護心血管,預防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