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我國中老年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有數據調查表明,該疾病正在以每年8.7%的速度迅速增長,且逐漸出現了年輕化趨勢,青中年人群也同樣可能會出現中風!
按照這一數據來看,每年我國新發的中風患者,就達到了近250萬人,而因中風死亡的人,則達到了160萬人。
即便是經過科學治療後,中風患者也有近50%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比如偏癱、失語、痴呆等!該疾病已經一躍成為我國成年人,第一大致死、致殘因素!
中風在臨床上分為出血、缺血兩大類,出血性腦卒中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腦溢血,該疾病出現的機率要比缺血性腦卒中(腦梗)低得多,僅僅佔據了全部患者的15%左右。但無論是哪一種類的中風,都存在高致殘性、高死亡率、高復發率的特點。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以下四個症狀,當心就是中風來報導的信號:
1、哈欠不斷:打哈欠在大家看來,就是困意到來的表現。當大腦處於睏倦、缺氧狀態時,就會對呼吸中樞產生刺激,通過打哈欠的方式吸入更多氧氣,以此來提高大腦細胞活性。
但是,在腦中風病發前的一段時間,患者大腦血管已經出現了堵塞、病變,所以腦組織供氧也會出現障礙,患者也因此有哈欠不斷、嗜睡等表現,特別是在病發前的一周症狀尤為明顯;
2、劇烈頭痛:無論是出血或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前期都可能出現頭痛症狀。最開始僅僅是間斷性頭部悶痛。
但在中風病發前幾天,這種症狀就可發生改變,比如患者會瞬間感覺頭部劇烈疼痛,但這種症狀卻並不會持續多長時間,這其實就是「一過性腦缺血」造成的大腦組織痙攣。
而如果突然間出現了爆炸性頭痛、難以忍受,這往往就是腦出血的信號;
3、劇烈眩暈:該症狀多是出現在早期時,患者會突然感覺天旋地轉、無法站立,甚至是猛然摔倒在地,但是短短幾十秒、幾分鐘內,症狀又會消失。
這主要是因為,早上的6-10點本身就是血壓高峰期,再受到腦血管病變的影響,大腦會瞬間缺氧,出現一過性腦缺血。
如果一天內反覆多次出現,持續兩天以上也沒有緩解,這往往就是中風到來的表現;
4、小中風症狀:小中風包括了多個表現,比如口眼歪斜、舌根發麻、吐字不清等,這說明你的大腦中樞已經受到了損傷。
當腦血管被堵塞或發生破裂之後,就會影響到腦組織正常供血,從而導致腦組織異常軟化和壞死,當影響到語言神經中樞時,會出現失語表現。
而當累及運動神經中樞時,又會有偏癱、面癱等多個症狀,這也是患者最容易留下的後遺症。
以上四個症狀到來,很可能是中風敲響的警鐘。從臨床角度來看,中風的搶救時間尤為重要,越是儘早治療,中風的恢復效果也就會越好,特別是急性腦出血,需第一時間就醫,一旦延誤病情治療,不僅患者會留下極嚴重的後遺症,甚至是因此而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