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陳琳君 李小輝)冬日清晨,天色微亮,鹽田海濱棧道海景公園就迎來了不少前來健身的居民,臨海一側的步道四周綠植蔥翠、海風悠悠,儼然一個天然健身房,每逢節假日,與之毗鄰的中央公園更是深受市民喜愛的打卡首選地,散步休閒賞景拍照的人流往來如梭,穿行在奼紫嫣紅的公園花海間,給人一種「人在花間走,如在畫中遊」的美妙體驗。
中央公園2020年,鹽田區因地制宜,大膽創新,按照建設公園式城區的理念,以「百園城區」為目標,著眼「系統化設計」,圍繞「山海城」三篇文章,結合半山公園帶建設和實施海岸線公園整體改造提升,對全區公園綠地一盤棋規劃、一體化建設、整體性提升,打造出具有鹽田特色「山海環城公園帶」,呈現給廣大市民一個景觀優美、內涵豐富、功能完善、生態良好的優質公園體系。
燈塔圖書館城市公園體系日臻完善
自然景觀與文旅產業互融共生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站在海濱棧道,循著燈塔圖書館入口長廊上的字望去,一座燈塔樣式的智慧圖書館映入眼帘,這間被譽為「深圳最美圖書館」的燈塔圖書館,坐落於鹽田區海景路海景公園觀海平臺東側,因其依山傍海的獨特地理位置及觀海聽濤的多感官體驗,這間離海最近的圖書館自開館以來廣受追捧,慕名前來體驗打卡的人絡繹不絕。
「我們在公園建設改造中,以滿足市民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力求為市民提供理想舒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休閒空間。」鹽田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打造綠色生態、主次分明、四季美觀的公園景觀、增加轄區居民「綠色福利」的同時,還在整體功能性上,引入智慧書房、設置兒童遊樂區域、配置成人健身設備、加入自然教育元素,通過建設高品位的公園文體設施來滿足市民交往、休憩、運動、文化、教育等不同需求。
市民在公園內晨練開闊平敞的草坪、活力現代的海浪木平臺、精緻靈動的水景區……改造後的鹽田中央公園,主要分為合家歡樂娛樂活動區、精緻生活濱水活動區兩大區域,寬敞的活動空間內布設有形態各異的雕塑藝術品和富有童趣的遊樂設施,增添了不少遊園趣味性,加上各類開花植物裝點其間,構建起一個色彩繽紛、季相交替的城市空間,引得不少孩童在公園內追逐嬉戲,或一家幾口在綠地上搭起帳篷享受溫馨時光。
燈塔圖書館內景在鹽田區,只要步行1.5公裡,就能遇見一個集科技、創意、文化、顏值於一身的閱讀空間。除了燈塔圖書館外,東和公園也在梳理綠化、開闊空間、營造花境、翻新設施的基礎上,引入了一間由貨櫃拼建而成的邂逅圖書館。此外,鹽田區還沿海岸布置了「悅海、聽海、觀海、望海」共4座海系列圖書館,這些智慧書房嵌於城園交融、人城和諧的共生圖景之中,為公園增添了別樣的文化氣息和豐富內涵,成為鹽田居民茶餘飯後休閒之地和各區市民慕名而來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邂逅圖書館如今的東和公園,在一系列富有美感的雕塑、造型、展示、裝飾等藝術視覺手法之下,原有的法治文化思想理念依託現有的公園環境綠化、設施等,實現了法治文化與園林景觀的有機結合,在老城區勾畫了一幅自然與人文相生、法治與民生並存的文明版圖。「提升改造後的公園綠化景觀有了根本性地提升,居民在漫步悠閒娛樂中,就能接受法治文化薰陶,增強法治意識,提升法律素養。」居民吳大爺每天早上都會來公園「遛彎兒」,手抄憲法已經成了他每日「必修課」之一。
大梅沙海濱公園特色主題公園通山達海
市民遊客共享「綠色生態福利」
記者了解到,在公園建設中,鹽田區還沿海岸為主線,打造了多個主題各異的臨海特色公園。其中,重建後的大梅沙海濱公園以其最美的濱海空中藝術廊橋、最自然的「海底魅影洞穴」功能空間、最豐富的多層次立體都市沙灘及最具生態和藝術特色的濱海植物景觀,描繪了一幅山海融城、藍綠交織的美麗畫卷,讓市民遊客在玩沙戲水之餘,暫離城市喧囂,暢享親近自然的歡樂。
大梅沙棧道海岸公園「這裡景致不錯,快來幫我拍個照!」在離大梅沙海濱公園不遠處的大梅沙棧道海岸公園,張女士一邊讚嘆著眼前美景,一邊邀請同行朋友為她拍照。該公園以「道法自然」為理念,在原有海岸景觀之上,通過增設「山竹記憶」、打造侏羅紀花園創意節點,保留下颱風「山竹」過境的痕跡,加強對侏羅紀海岸線的保護。同時,大梅沙驛站內的悅海圖書館,以及沿途鋪設的藍紫調花海浪漫氣息,無不將坐擁山海的原生態美景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這裡,不僅可全視角觀山閱海、徒步休閒,還可在書吧小憩間隙,享受沉浸書海的雅趣。
鹽田河公園去年以來,隨著公園提升改造項目的持續推進,社區公園也悄然發生著改變,新建的鹽田河公園打通原有的疏朗空間,因地制宜種植了大腹木棉、紅花玉蕊、黃花風鈴木等開花喬木植物,為鹽田河沿線增添一抹浪漫色彩,使之成為一個集生態環保、觀賞遊玩、休閒運動的綜合性濱水海綿公園。記者看到,公園沿河帶不僅增設了環湖跑道、下沉親水平臺、休憩亭,沿途還有兒童樂園及相關健身器械等,各類功能性智慧設施也是一應俱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休閒遊玩。「這裡原來比較髒亂殘破,總擔心孩子玩耍時跌倒受傷,現在好了,各項便民設施都很完備貼心,每天都會帶孩子過來耍耍。」附近居民王女士說。
鹽田河公園遊樂區據悉,在公園綠地改造過程中,鹽田區城市管理與綜合執法局堅持貫徹海綿設施設計理念,合理運用設置下沉綠地、雨水花園、生態樹池、採用透水材質鋪裝、調整微地形等海綿措施,將景觀和生態有機結合起來,詮釋海綿城市「滲、滯、蓄、淨、用、排」建設的六大要素,以景觀與城市的良性融合,構建生態優先的鹽田公園體系。不久前,鹽田河景觀綜合提升示範工程項目被認定為海綿城市建設典範項目。
悅海圖書館除了鹽田中央公園、海景公園、大梅沙海濱公園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熱門打卡點之外,說到鹽田主題公園,不得不提的還有鮮為人知的鹽運公園,作為半山公園帶重要的入口節點之一,位於中青路的鹽運公園在改造過程中融入當地「疍家文化」,利用公園現有區域,充分挖掘並提取海、鹽特點,使得周邊擋土牆「搖身一變」為一面極具地域特色的鹽運文化牆。此外,為滿足周邊居民對休閒活動空間的需求,該公園還增設了廣場,廊架,涼亭等設施,轉化為一個集文化展示、運動休閒為一體的景觀公園。「項目建成後,隨著地鐵8號線的開通及半山公園帶的貫通,這裡將成為市民遊客上山登高望海的入口之一,以及慢行過程中休憩的落腳點。」鹽田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人員表示。
聽海圖書館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