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他是我國遙感界泰鬥,卻曾被保安當作農民擋在門外。
他原本不為人知,卻因為媒體的報導走入了很多人的視線。
可以說最為惹眼的有2次。其中,一次是因為他低調不修邊幅,光腳穿布鞋的「掃地僧」的形象;另一次則是華為這樣的民族企業將他作為了企業的形象代言人。
他,就是被很多網友稱為北師大「布鞋院士」的李小文。
如果沒有人知道李小文院士的身份,瞧著他腳下穿的是千層底布鞋,估計許多人怎麼也不會聯繫到這樣一位穿著不起眼的人物,會是國家的脊梁之一。
在許多人看來,人靠衣裝,馬靠鞍。要是沒有一身價值不菲的行頭,走到路上會被別人瞧不起。可是,這位李院士卻偏偏愛好樸素的衣服,不追求什麼名牌,什麼奢侈品,就是喜歡中國製造的千層底。倒不是李院士沒有錢,如果他願意覺得可以穿得起名牌,但是他更願意將穿衣打扮的精力花費到科研攻關和育人上。
如今,我們國家,許多領域不斷地突破,甚至有些領域達到了引領尖端科技的顯赫地位。這些成績都來自像李院士一樣的科研人員,然而他們有些人卻因為工作性質,甘願默默無聞。
而李院士當初能夠被網友所認識,並非是因為科研,而是因為2014年的一張照片。
照片中,一個不修邊幅的老人,坐在中科院大學的講臺前,低著頭,似乎在講著什麼。他樸素的衣著和赤腳的黑布鞋,引起了網友的注意。
如果不是有人認出了李院士,恐怕有網友會認為是中科院大學請了一位農民老大爺給學生們講田間的一些知識。然而,實際上,這位「老大爺」卻是我國遙感領域的泰鬥級人物,是享受副部級待遇的「國寶級科學家」。
或許,就是因為衣著和身份的鮮明對比,讓網友一下子對李院士來了興趣,而且也顛覆了許多人腦海中院士的形象。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網友稱李院士為「布鞋院士」。
最為有意思的是,別看李院士穿著不是那麼「洋氣」,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留過洋的學生。李院士在1968年,從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如今的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然後進入中科院攻讀碩士學位,接著在1979年赴美留學。
就這樣,腳穿布鞋、躬耕科研的李院士,先後獲得了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地理學碩士、地理學博士和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由此看來,李院士當初是多麼優秀,也絕對懂得時尚,但是他並不追求年輕人眼中的「時尚」。
有人可能很難理解李院士。
但實際上,他不愧是一位讀書人,既有骨氣,也有自己的「清高」。
在李院士那個年代,中國可以說還是一窮二白,而美國則高度發達。可是他卻在學業有成之後,沒有留在美國,而是於1986年回到了自己的祖國,這或許就是李院士。過去如此,一直如此!
不得不說,如今中國的一些領域充滿了浮躁,科研論文剽竊之風不息。然而,在浮躁的氛圍之下,李院士卻一直沉下心思投入科研之中。這或許就是他一直穿著樸素的衣服,腳下踩著中國造的千層底的原因之一。
儘管李院士穿著簡樸,但是在科研教育方面卻從不含糊,在努力攀登科技巔峰下,終究成為了國家的脊梁,成為了遙感基礎研究領域頂尖科學家。李院士無論是衣品,還是人品,都是值得稱讚的。他沒有穿著名牌的衣服,但是他自己就是一張科研的「名牌」。他為祖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為中國遙感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
讓人遺憾的是,這位「布鞋院士」在2015年1月10日13時05分,逝世於北京,享年也僅僅只有68歲。
儘管李院士已經離去,但是他對待科研的態度,依然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