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智能與清華大學蘇研院籤戰略合作 成立車路協同聯合實驗室

2020-12-11 京方

2020年12月10日,黑芝麻智能科技與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籤訂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深化人工智慧技術合作關係,不斷加深在汽車前沿技術本地化應用和創新、產業生態建設推廣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應用落地。

左: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成波

右:黑芝麻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OO劉衛紅

從左到右: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成波,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車路協同中心主任李家文,黑芝麻智能市場拓展總監金雷,黑芝麻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OO劉衛紅

作為清華大學第一所面向產業應用的專業化派出研究院,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致力於汽車應用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工程技術服務,在智能網聯、新能源、節能減排、輕量化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已成為我國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平臺。而黑芝麻作為全球智能駕駛計算平臺領導者,憑藉在嵌入式圖像和計算機視覺領域擁有多年的研發經驗和技術積累,能夠為客戶提供基於圖像處理、計算圖像以及人工智慧的嵌入式視覺感知晶片計算平臺,為ADAS、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領域提供完整的商業落地方案。根據協議,雙方將成立車路協同聯合實驗室,基於黑芝麻華山系列人工智慧晶片及平臺,開展車路協同路側計算;圍繞人工智慧視覺感知算法軟體和圖像數據集展開合作,加速中國特色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應用和創新。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成波對此次合作給予了高度重視,他表示:「黑芝麻智能科技是國內領先的智能駕駛晶片企業的代表,希望此次合作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探索在中國特色的智能網聯汽車解決方案領域開展合作的各種可能。」

黑芝麻智能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OO劉衛紅表示:「汽車產業正在加速變革,黑芝麻智能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的核心IP技術和晶片計算平臺,已與多家主機廠和一級零部件供應商達成合作。此次與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強強聯合,希望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加速智能駕駛晶片技術在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應用和落地。」

目前,汽車智能駕駛產業正處於史無前例的變革時期,車路協同或將成為中國在自動駕駛這條賽道上彎道超車的重要機會。晶片是智能汽車的電子架構核心,為智能駕駛提供算力,很多軟體系統、算法體系需要在晶片上建立。而車路協同作為雲邊端一體化整體的解決方案,邊緣側、路側需要大算力低功耗的計算平臺提供路端感知。黑芝麻智能科技現已推出兩代車規級自動駕駛計算晶片華山一號A500、華山二號A1000和A1000L,通過單顆晶片及多晶片互聯的不同方案,能夠支持從L2到L4級別的自動駕駛需求。基於華山二號A1000晶片雙芯級聯方案打造的FAD(Full Autonomous Driving)全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算力最高可達140TOPS,性能支持L2+/L3級別自動駕駛場景。後續黑芝麻智能還將為客戶提供四晶片組合的方案,算力將達到280TOPS,覆蓋L4級別的自動駕駛需求。未來,黑芝麻智能科技將與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攜手同行,幫助智能汽車更好地實現自動駕駛功能,促進包含車路協同在內的智能駕駛領域的生態創新,加速智能駕駛產業轉型。

相關焦點

  • 黑芝麻智能與清華大學蘇研院籤署戰略合作,成立車路協同聯合實驗室
    快訊 | 詳情 黑芝麻智能與清華大學蘇研院籤署戰略合作,成立車路協同聯合實驗室 2020年12月10日,黑芝麻智能科技與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籤訂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
  • 黑芝麻智能與清華大學蘇研院籤署戰略合作 成立車路協同聯合實驗室
    從左到右: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成波,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車路協同中心主任李家文,黑芝麻智能市場拓展總監金雷,黑芝麻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OO劉衛紅作為清華大學第一所面向產業應用的專業化派出研究院,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致力於汽車應用技術研發
  • 清華大學成立車輛與運載學院
    「四所」分別為車輛動力工程研究所、汽車工程研究所、智能出行研究所和特種車輛與動力研究所。「四所」覆蓋了新能源汽車、新型動力、內燃動力、交通能源、汽車設計、汽車動力學、汽車安全、產業戰略、智能汽車、車路協同、智慧信號、智能出行、特種車輛、特種動力、新型裝備等學科方向。
  • 清華大學成立兩交叉學科實驗室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孫琪)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15日成立。清華大學希望通過提供學科交叉平臺,集合多個學科資源,促進產生更多創新成果。  腦與智能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小勤說,實驗室未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開發新型的腦活動測量、解決腦疾病、攻關類腦技術、推動通用人工智慧系統研究等。
  • 清華成立兩交叉學科實驗室: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
    清華成立兩交叉學科實驗室: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  12月15日下午,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成立儀式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行。
  • 清華大學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聯合舉行戰略合作匯報會
    清華大學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聯合舉行戰略合作匯報會清華新聞網9月11日電  9月8日上午,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工字廳會見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楊傑,共同聽取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與應用聯合實驗室、智慧校園建設等戰略合作工作匯報。副校長尤政、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陳忠嶽等參加會見。
  • 大唐高鴻與RoboSense達成戰略合作,助推車路協同商用規模化落地
    12月15日,大唐高鴻與RoboSense(速騰聚創)聯合宣布,基於在路側感知、智能網聯、智慧交通、車路協同等領域的共同技術願景和領先優勢,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將共享技術優勢和實施經驗,共同推動包括智能網聯、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的商業應用及大規模落地,攜手為我國「交通強國」戰略籤標智慧交通新標杆。
  • 深圳先進院-廣東車盾一卡通「車聯網創新智慧出行」聯合實驗室揭牌
    「車聯網創新智慧出行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並舉行揭牌儀式。深圳先進院副院長許建國表示,深圳先進院定位於工業研究院,前沿技術需要用於產業,此次合作是技術應用的新領域,希望雙方合作長期發展。與會人員還與企業就智能管理系統、數據採集等技術進行了深入交流。  聯合實驗室將致力於城市級智慧停車平臺相關技術的研發工作,開展基於車聯網加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智慧出行服務的合作,並在山西省推廣應用,在產業應用和創新上有較大發展空間。
  • 西電廣研院-廣哈通信共建「智能通信軟體聯合研究中心」
    12月7日,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與廣州廣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創新研究實驗室——「智能通信軟體聯合研究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舉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學科負責人、西安市智能軟體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青山教授任研究中心主任,廣州廣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業全任中心聯合主任。本次儀式由廣研院執行院長沈八中主持。
  • 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DataFountain聯合實驗室的成立
    而數研院本次攜手北京數聯眾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聯合實驗室,旨在大力培養大數據工程師、分析師、數據科學家等大數據核心人才,進一步完善大數據教學、培訓的良性生態系統,建設教學、真實數據和應用場景相統一的「大數據教學、實驗、實訓、科研」的一體化環境,並系統化、規範化地推進大數據教學體系和標準化教材落地。
  • 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成立
    2020年11月22日上午,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成立儀式在懷柔隆重舉行。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懷柔區委書記戴彬彬、市科委副主任劉暉、市經信局副局長姜廣智、中關村管委會二級巡視員劉航等委辦局領導出席了成立儀式。  成立儀式由懷柔區委副書記彭立峰主持,區委書記戴彬彬首先致辭。
  • 「黑科技」亮相博研院新戰略發展規劃發布會
    8月29日下午,江蘇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南京白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江蘇博子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BrainCo、江蘇腦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博研院(2020-2024戰略發展規劃)發布暨腦機接口技術研討會在江蘇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舉辦。
  • 清華大學成立腦與智能實驗室和未來實驗室,是國內高校探索學科交叉...
    清華大學成立腦與智能實驗室和未來實驗室,是國內高校探索學科交叉的縮影學科越交融 科學越開闊來源:《人民日報》2017-12-20 趙婀娜打破學科界面、推動學科交叉、促進科研創新,在國內,像清華大學這樣的探索不在少數。
  • 中國移動三方面布局5G自動駕駛,啟動DICT合作夥伴招募
    今年2月,工信部、自然資源部、住建部等11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要「開展車路交互、車用無線網絡、高精定位時空服務、雲控基礎平臺等關鍵技術研究」,明確車路協同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3月,工信部接連發文,提出建設驗證C-V2X規模示範網絡,促進「5G+車聯網」協同發展,推動將車聯網納入國家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8月,交通運輸部在交通新基建指導意見中,將車路協同建設納入主要任務。
  • 博瑞彤芸與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博瑞彤芸董事長李響出席研討會並代表公司與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籤訂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合作備忘錄。本次研討會面向國際化製造技術前沿,探討產學研結合的數位化製造創新模式,為中國數位化製造的發展出謀劃策,解決工業轉型和升級的核心問題,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數位化製造之路。
  • 清華大學舉辦首屆學術產業合作論壇
    論壇現場本屆論壇充分展示了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成立兩年以來的階段性成果,反映了學校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的情況,同時聚焦跨界創新,深入探討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有效合作模式。邱勇表示,兩年前的今天,清華大學正式成立腦與智能實驗室與未來實驗室,旨在進行突破性創新、原始性創新、前沿式創新及顛覆性創新,其成立反映了學校對創新的進一步思考與追求。邱勇指出,推動創新的關鍵在於學科交叉和跨界合作,跨界融合是大學和企業創新的新模式。
  • 清華大學聯合螞蟻金服,成立國內首個金融科技實驗室
    今日,清華大學與螞蟻金服宣布成立校級聯合實驗室,未來5年內將在金融安全、區塊鏈技術、人工智慧、智能投顧等前沿科技領域開展應用研究。這是中國第一個金融科技實驗室。據了解,「清華大學-螞蟻金服數字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設在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院長姚期智同時兼任實驗室負責人。姚期智早年在史丹福大學指教,是「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也是中國計算機領域的最頂級學者。
  • 清華美院聯合共建的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成立
    清華美院聯合共建的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成立 2016年04月21日 15:00 來源:清華大學宣傳部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2016年4月19日下午,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TULLL
  • 阿里巴巴和清華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 推動人機互動研發 |新京報財訊
    4月3日,阿里巴巴和清華大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清華大學-阿里巴巴自然交互體驗聯合實驗室(下稱」聯合實驗室」),共同探索人機互動的未來。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表示,自然交互體驗研究人與機器之間的無縫交流與溝通,賦予機器以智能,使機器成為能理解人類意圖的智能設備。
  • 中國一汽—電子科大汽車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成立
    李駿對聯合實驗室的成立表示祝賀,對為此付出辛勤努力的同仁表示感謝。他說,中國一汽和電子科大有著共同的創新價值觀,雙方攜手合作有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聯合實驗室的揭牌標誌著雙方合作邁出了更加堅定的一步。智能網聯汽車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我國也十分重視,校企共建的聯合實驗室是國內的一個創舉,對我國汽車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